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会议透露,预计本市生产总值(GDP)将增长约5%,标志着上海经济规模迈入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
这个城市日均GDP高达1300亿元,凭借五个中心的城市定位,其经济实力超越北京和深圳,成为我国首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
为维持上海的经济增长势头,中央政府曾对上海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批复将围绕上海建设七个副中心城市,致力于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雄踞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东望东海,南濒杭州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锋城市。这座城市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下辖16个区,人口超过2487万。
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的金融、制造和服务业高度发达,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颇具盛誉。作为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在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和价值链整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不仅自身实力雄厚,上海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以上海为中心,半径1.5小时的交通圈内形成的大都市圈,涵盖了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通,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等14个城市。
这一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规模最庞大的区域之一,GDP总量高达18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全球第七大经济体的规模。
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通过发挥上海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结合区域内各城市的特色产业,形成紧密的产业生态链和顺畅的合作关系,引领和推动周边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建设7大副中心
在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都市的过程中,上海致力于强化其强大的辐射力,并巧妙地规划了7个副中心城市。这7个副中心城市分别是宝山吴淞、江湾五角场、金桥、花木、川沙、莘庄和真如。
宝山-吴淞,作为上海核心区域,曾为上海郊区。吴淞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的吴淞口,是水路进出上海市区的要道。宝山区以钢铁和化工产业为优势,是上海重要工业大区。
凭借优越地理位置和雄厚工业基础,宝山-吴淞将继续以工业和物流中心为重点,推动上海全面发展。
江湾-五角场位于上海东北部杨浦区,是上海知名的文化、教育和商业中心。以江湾-五角场为城市副中心,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地块。
北部为高端知识商务中心,汇聚众多世界级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知名公司总部及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中部为知识创新中央社区,南侧则是上海十大市级商业中心之一,科教商务优势显著。
花木-龙阳路、金桥、川沙则均位于浦东新区,该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十分发达,科创环境也非常优越,并形成了多元产业结构,是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具有极强的理念领先、科技领先、产业领先、平台领先等“四先”优势。
而花木是浦东新区的金融和商务中心、金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十分突出、川沙则是浦东的新兴居住和商业区,潜力巨大,未来将围绕上海核心区,积极发挥城市副中心的重要作用。
莘庄镇,坐落于上海闵行,是上海西南地区的关键交通枢纽。莘庄工业发展迅速,是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尤其在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对上海的产业布局具有显著意义。
真如地区位于普陀区,地处沪宁发展轴的重要一极,是普陀区的核心区域。这里交通便利,内外环之间仅需5分钟车程,是上海西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同时,真如拥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上海市重要的文化中心。
上海精心规划的七大副中心城市各具特色,相互协作,有效提升了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了区域间的紧密联系与发展。这些举措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