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块石头,揭开地球形成之谜?

文摘   2024-12-08 21:05   北京  

岩石,从来都是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时间长河的幸存者,每一块岩石上都记载着很多故事——

一块富含碳的泥岩。图/《读懂岩石》

关于微生物的诞生,关于水的运输,关于植物的大爆发,关于海洋的灾难,关于宇宙行星的撞击,关于冰河时代,关于极地记录……

想要了解这么多隐藏在岩石里的神秘故事,《读懂岩石》是首选。

作为一本地质学入门指南,由英国权威地质学教授扬·扎拉斯维奇撰写,国内知名译者董汉文翻译,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

岩石是时间机器,也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

阅读《读懂岩石》,就像在进行一次地质实地考察,作者带我们穿越地球上令人难以置信的岩层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教我们破译身边的岩石——

从后院的石头到山脉,并逐层追溯地球的历史。

岩石的魅力,绝不仅仅如此

地球,是一颗由热量驱动的岩石动力行星,板块构造是岩石诞生的驱动力,在这种动荡中,岩石始终处于形成、衰变、更新的无尽循环中。

岩石承载了恐龙时代的地貌景观和消失的海洋的记忆,展示了地球绿化和自然力量影响的证据,并传达了有关气候和能源消耗的线索。

岩石中蕴藏着无穷的故事,只要你肯花一些时间,带着好奇心去破解岩石表面的线索,我相信你也可以发现它们、读懂它们。

岩石循环,这些转变在地球的岩石地壳中不断发生,这是由地球表面的风化和侵蚀以及地下深处的热量和压力所驱动的。图/《读懂岩石》

比如,人们对岩石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非常坚硬,会用“坚如磐石”这样的成语来形容不可动摇的人和事物。

但是我们都知道,沙滩上松散的沙粒与极其坚硬的古老砂岩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对于后者需要使用铁锤才能将其敲碎。

科罗拉多高原发现的纳瓦霍砂岩。图/《读懂岩石》

当然了,古老的岩石不一定就更坚硬,你甚至可以用手指就能捏碎一些风化的砂岩,而现代海滩的沙子也可以快速自然地粘合成坚硬的海滩岩。

而且你会发现,海滩岩常常能将废弃的饮料瓶和薯片袋等包裹起来,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科技化石”。

礁灰岩。图/《读懂岩石》

因此,在解读岩石时,最好的故事既可以通过观察古老砂岩获得,又可以在现代海滩和河流中的沙子上找寻,并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同一个宏大故事的组成部分,建立这些联系是我们理解过去的关键。

为了寻找岩石,人类才有了“十八般武器”

我们试图利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将岩石中记录的信息与现代同类事物进行类比,以此来还原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的故事。

比如海滩和河流里的沙子,还有火山喷发事件及其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老的火山岩。

南美洲的火地岛上的火山岩。图/《读懂岩石》

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现代动植物及其形成的生态系统,来理解从岩石中发现的化石。事实上,我们熟知的地理学和生物学的很多内容都与对岩石的解读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探究岩石,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

也正因如此,岩石充当了我们人类理解地球上不为人知事物的桥梁,也是促成进一步探究和探索的催化剂。

例如,地球上的大多数沉积岩都形成于海底,那里是我们人类无法轻易到达的环境。但为了探索古海洋地层的现近出露特征,科学家开始探索海底,他们在浅水中穿戴水肺和潜水服,在黑暗的深海中使用深潜探测器。

为了模拟岩石形成的极端环境,科学家付出了更大的努力,他们利用特制的熔炉来研究岩石是如何熔化、岩浆是如何结晶的;他们还利用小但强大的压砧,重现钻石等矿物在地下数百千米处形成时的超高压力。

岩石开采。图/《读懂岩石》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来理解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岩石,帮助我们构建它们所代表的景观,如海底地貌和地球深部结构等。

构造岩石褶皱。图/《读懂岩石》

此外,岩石还可以帮助我们展望地球的未来,正所谓“过去是预测未来的钥匙”。我们正在共同塑造地质学的未来,尤其是通过制造越来越广泛的合成岩石和矿物,这正是我们将要探索的。

以上这些,只是《读懂岩石》这本书的冰山一角,全书还有30余幅透视图,可视化展现岩石形成与演变过程,230幅摄影图片,呈现多种多样的岩石之美。

史前地球大陆板块的移动,到当代人类的影响,再到太空探索的未来表面,《读懂岩石》这本书涉及了一系列非凡的主题——

包括钻石火山,古老的海岸线、河流、沙漠和珊瑚礁,动物如何改变岩石,泥浆的制作,城市岩层,人造岩石和矿物,当前的石灰岩危机以及技术化石等。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岩石,而人们总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反复爱上岩石。

《读懂岩石》,也是在读懂我们生存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图片来源:《读懂岩石》和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地球杂志
自然资源文化与地球科学传播融媒体

此为地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所有原创文章皆由“地球杂志”编辑推送

欢迎转发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  往期精彩回顾  
水母——5亿多岁的神仙
上天入地 大显神通    ——为妖“镍”正名
海底三宝 未来可期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地球杂志
《地球》是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科普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05X,国内统一刊号:CN 11-1467/P,邮发代号:2-253。欢迎订阅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