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机器人行业动态 | 多维周刊NO.53

文摘   财经   2025-01-13 08:01   上海  

点击上方 多维资本 →右上角···键→设为星标⭐

InvesTarget

多维周刊
全新栏目「多维周刊」以周为单位,旨在为您汇聚每周垂直行业动态信息,分为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与军工、生命科学与大健康、半导体与汽车、新能源与新材料、兼并收购动态等几个方向,为您提供每周一期的行业动态及资本投融资监测,一起探索多维世界的♾️️可能。
InvesTarget
2024.12.11-2025.1.10
PART 01
AI与机器人政策变化及行业大事件
  • Anthropic 公司的 CEO Dario Amodei 投下一颗想象力的 “重磅炸弹”。他预测,强大的 AI 将在 5 - 10 年内助力生物学与医学达成原本需 50 - 100 年的飞跃,迎来 “压缩的 21 世纪”。AI 会化身 “超级大脑”,深度参与药物研发,从靶点筛选到临床试验,全方位加速进程,大幅降低成本与周期;在疾病防治领域,AI 精准分析海量医疗数据,提前预警疾病风险,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决策支撑;甚至在神经科学层面,有望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等顽疾,拓展人类认知与心理自由边界,让 150 岁的寿命预期不再是科幻想象,而是可触及的未来。

  • 国资委官网1月8日发布消息称,1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出席在中国电信党校举办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结业式,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 马斯克宣布,xAI公司的下一代AI模型Grok 3即将推出。据悉,Grok 3已完成预训练,其计算量比前代Grok 2高出十倍。这一显著提升得益于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了超过10万块英伟达H100高性能芯片,使模型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数据集,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成能力。Grok 3的推出被视为全球AI领域的一次重要进展,有望对社交媒体和信息处理技术带来变革,同时也将面临着与市场上其他强大AI模型的竞争。

  • 我国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AI机器植入系统的落地应用。该系统在人工耳蜗手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能够以0.1毫米/秒的低速进行精准操作。这一突破得益于AI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细、安全。AI机器植入系统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听觉体验。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AI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为全球听障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该系统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类微创手术,推动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罗永浩旗下的Jarvis初创项目推出了名为“J1 Assistant”的AI助理。这款AI助理支持语音输入,能够与大模型进行高效互动。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快速获取答案、管理备忘录与清单等。J1 Assistant以其创新的语音交互功能和聚合式服务定位,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它的推出标志着Jarvis项目在AI市场的重要进展,展现了罗永浩团队在聚合服务和交互设计上的创新能力。

  • 硅谷知名企业家George Hotz在推特上发问:“为啥最强开源CPU是中国的?”此问题迅速引发科技圈热议,超过50万人在线围观。讨论的核心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香山处理器。香山处理器在RISC-V欧洲峰会上展现出卓越性能,其最新版本昆明湖架构在SPECint 2006测试中达到了与ARM Neoverse N2相媲美的分数。这一成就彰显了中国在开源硬件领域的强大潜力,也让全球网友看到了中国在核心工程能力上的不断突破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规模化交付。目前,该机器人已进入比亚迪等汽车工厂进行实训,并在实训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稳定性提升了30%。Walker S1身高172cm,体重76kg,负载行走可达15kg,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具备高级意图理解和细粒度任务规划能力,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

  • 2025年1月4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通义千问团队推出了全新的AI开发框架——Qwen-Agent。这一框架基于现有的Qwen语言模型,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AI智能体。Qwen-Agent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赋予了智能体多种高级功能,如指令遵循、工具使用、任务规划和对话记忆等。例如,智能体可以执行详细指令、操作现有工具、处理PDF文件以及进行数学推理。这些能力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更加智能化的应用程序,如浏览器助手、代码解释器和自定义助手等。为了降低开发门槛,阿里不仅通过DashScope云服务提供便捷的API接口,还大幅下调了API AI服务的价格,使更多开发者能够轻松接入。

  • 近日,谷歌 DeepMind等研究人员,推出了一款名为 CAT4D 的创新 AI 系统。这款系统能够将普通的二维视频转换为动态的三维场景,极大地降低了 3D 内容创作的门槛。传统上,要实现类似的效果需要多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录制,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而 CAT4D 只需一段普通视频,就能生成多视角的 3D 场景。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视频中的主体,仿佛置身其中。这一技术革新有望在游戏开发、电影制作和增强现实(AR)等多个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尽管目前生成的 3D 场景时长较短,但 CAT4D 的成像质量已经优于现有同类系统。未来,游戏开发者可以利用它创建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

  • 自回归文生图,迎来新王者——新开源模型Infinity,字节商业化技术团队出品,超越Diffusion Model。在预测下一级分辨率的基础上,Infinity用更加细粒度的bitwise tokenizer建模图像空间。同时他们将词表扩展到无穷大,增大了Image tokenizer的表示空间,大大提高了自回归文生图的上限。他们还将模型大小扩展到20B。结果,不仅在图像生成质量上直接击败了Stabel Diffusion3,在推理速度上,它完全继承了VAR的速度优势,2B模型上比同尺寸SD3快了3倍,比Flux dev快14倍,8B模型上比同尺寸的SD3.5快了7倍。

  • Snap Inc. 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 SnapGen 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专为高端手机设计,让用户在手机上也能轻松创作高分辨率图像。

    SnapGen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紧凑且高效的模型设计。它仅有3.79亿个参数,约为流行图像生成器 SDXL 参数量的七分之一。根据测试,SnapGen 在图像与文本描述匹配上的得分为0.66,超越了 SDXL 的0.55,显示了其在质量上的明显优势。在速度方面,SnapGen 表现尤为出色。在 iPhone 16 Pro Max 上,它能在约1.4秒内生成一幅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的高质量图像,几乎消除了用户创作过程中的延迟感。

  • 近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推出我国首个通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开源数据集。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数据集涵盖了279项不同任务,涉及61种不同的物体,适用于单臂、双臂及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的机器人本体。通过这些丰富的任务和场景,机器人能够学习并模仿人类的行为和习惯,实现更加自然和高效的交互。例如,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工程师们通过操作机械臂和穿着全身动捕服饰,成功教会了机器人如何进行抓取和动作模仿。创新中心还搭建了商业零售、工厂和居家环境等多种类型的机器人训练场,为机器人的日常学习和数据采集提供了真实且多样的环境。

  • 据报道,有消息人士称,比亚迪第十五事业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研发具身智能,事业部最高负责人罗忠良直接主管该项目。为更好地推进此项目,第十五事业部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其科技研究院的部分员工被独立出来,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后更名为未来实验室,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包括机器人的研发。目前,该实验室正在积极招募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

  • 1月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提到,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高效、规模化应用。

  • 追觅入局具身智能,扫地机+机械手设计震撼登场,据行业知情人透露,该产品是出自追觅科技正在研发的扫地机器人。而视频中展示的机械手项目在追觅科技内部2023年4月就已立项,至今为止经历了三次大方案重构。据追觅科技相关人士透露,该机械手搭载了先进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系统,这一系统赋予了扫地机超乎想象的“智慧中枢”。它能够像一个生活小管家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清洁任务及物品归位。例如,它可以识别出拖鞋并将其放到玄关处,将玩具收纳到玩具箱里,甚至可以根据物品的优先级和距离远近做出智能决策。
InvesTarget
2024.12.11-2025.1.10
PART 02
AI与机器人融资交易 
  • 「西湖机器人」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晶科集团旗下 CVC 金能基金、犇驰资本领投,广州诚信创投等多家机构参与跟投,天使轮股东天使湾创投持续加注。

行业视角:

西湖机器人(Westlake Robotics)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民用智能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机器人具身智能算法攻坚突破,主攻强化学习与大模型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器人通用智能创新路径。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与顶尖学术背景,西湖机器人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大模型算法、运动控制、机器人智能感知等综合领域方面具有卓越的领先地位。成立近一年来,西湖机器人自研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并开展了机器人本体的设计试产与模型部署,此轮融资将极大加速公司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进化及人形机器人产品的迭代,完成客户产品交付,实现商业化落地。

  • 傅立叶智能完成近8亿E轮融资

近日,傅利叶宣布已完成新⼀轮融资,E系列融资⾦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Prosperity7、钧⼭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

行业视角:

傅利叶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康复机器人研发商,集成了多种传感器、电机、高速数据采集芯片等,可以精确模拟出实际生活中的力学场景,为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体用多样的目标导向性训练,刺激大脑功能重组,进而恢复肢体功能。本轮融资将为傅利叶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注入强劲动力。这也标志着傅利叶战略布局的再度升级,进一步展现资本市场对傅利叶持续增长的信心与支持。

  • 「智平方」完成数亿元Pre-A轮战略融资

智平方近日官宣完成 Pre-A轮战略融资。该轮融资由达晨财智与敦鸿资产联合领投,基石资本跟投,其融资金额总计约数亿元。

行业视角:

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智平方,AI2Robotics)是成立于2023年4月的RoboService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通用智能具身终端,是全球最早提出并系统性研发物理世界AGI,把大模型从数字世界推广到物理世界的科技企业。智平方的核心产品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 Bot系列,搭载了全栈自研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I2R Brain,具备卓越的空间智能和强大的学习能力。作为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的首笔重大融资,该轮融资的完成不仅标志着智平方在智能机器人产业化上的重要突破,也为具身智能赛道的全面产业化吹响了号角。

  • 「乐享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

12月,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首轮融资,由IDG资本、经纬创投、真格基金和Monolith等出资。

行业视角:

乐享智能为追觅科技原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继于2024年12月19成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处于创业早期,后续产品定位为消费级机器人。

  • 「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智世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安徽省科创领投、老股东联创资本跟投。

行业视角:

智世机器人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四向穿梭车研发制造的仓储机器人公司。四向穿梭机器人目前仍是一个新兴技术,其可在货物密集的立体仓库中,利用托盘实现货物存取、理货,从而实现自动化立体存储,正广泛应用于电商、制造业、医药等多个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四向穿梭机器人正朝着更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对于本轮融资资金,智世机器人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

  • 「筑梦岛」完成新一轮千万美元融资

由阅文旗下的女频网文平台潇湘书院孵化的“筑梦岛”,近日已经正式开启独立运营。目前公司已完成新一轮融资,由商汤国香基金、阅文集团等战略投资方共同投资,融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

行业视角:

2023年8月,阅文旗下的潇湘书院App开放测试基于AI技术的网文场景功能 “筑梦岛”,定位为“新一代AI虚拟互动娱乐平台”,致力于为女性用户打造虚拟世界中的沉浸式陪伴。自开放测试以来,该平台迅速吸引了近五百万注册用户,并于2025年1月8日正式宣布开启独立运营。这次的融资标志着筑梦岛从阅文集团内部孵化项目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为平台带来了更自由的融资渠道和发展机遇,也为其进一步深耕女性虚拟互动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科加禾」完成数千万元Pre-A1轮融资

 近日,AI异构算力软件Infra供应商中科加禾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1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行业视角:

中科加禾成立于2023年,聚焦编译技术,为助推跨越生态鸿沟实现国产算力及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加快国产芯片服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打造通用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基础软件工具链。自成立以来,中科加禾已连续获得3轮融资,并且持续在产品、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得到核心产业伙伴、客户深度认可,保持并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 「小雨智造」完成亿元A轮融资

2024年12月,小米投资的首家大模型机器人公司——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独家投资。这是继天使轮获得小米集团、王田苗、北京智源研究院等亿元投资后,小雨智造再次获得亿元级别的融资。

行业视角:

小雨智造由小米集团的核心创始团队于2023年创立,专注于开发适用于工业领域的大模型机器人技术,为机器人打造能够适应各种任务的“通用大脑”。自2023年1月成立以来,小雨智造一直致力于研发“Xiaoyu Brain”通用机器人大脑,使机器人能够在工业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大模型解决方案,其主要特点是高精度、高鲁棒性和高泛化性。

  • 「中科方寸知微」完成 A 轮融资

近日,方寸知微完成 A 轮融资,投资方为同创伟业。

行业视角:

方寸知微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全栈自研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以轻量化人工智能(Tiny AI)技术为核心,聚焦边缘端AI计算需求。公司拥有从“AI 芯片-平台-算法”的全栈自研能力,致力于构建 AI 生产力底座,为各行业提供高效、创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方寸知微以 AI 赋能智慧电力、智能手机、智慧教育、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助力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与价值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与发展。

  • 「硅心科技」完成 B轮融资
近期,硅心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资本和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

行业视角:

北京硅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AI虚拟编程机器人研发商,核心产品是其自主研发的“aiXcoder智能编程机器人”。这款产品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能够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和编程语言,自动预测程序员的编程意图,并向用户推荐即将书写的下一段代码。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代码编写的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代码的质量和规范性。近年来,硅心科技在资本市场表现出色,成功完成了多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由彬复资本领投,清流资本、三七互娱跟投,融资金额达数千万元。近期,硅心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这些融资不仅为硅心科技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也进一步验证了其在自动写代码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 「无界矩阵」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扬州无界矩阵科技有限公司以亿级估值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力合金融领投。

行业视角:

无界矩阵是一家成立于2024年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创始人崔森本科就读于清华钱学森班,师从中科院院士郑泉水教授,在清华攻读博士期间一直深耕可信赖AI与大模型领域。公司的核心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集多模态技术、高效推理、可信赖与情感交互于一体的“AI导师”,不仅教授学生科技技能,更具备个性化的情感陪伴。目前无界矩阵的首款产品在研发当中,预计于2025年年中正式推出。

  • 「千诀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期,千诀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启迪之星创投、九尚资本、龚虹嘉先生家族办公室嘉道功程等共同投资。

行业视角:

千诀科技成立于2023年,由清华大学博士领衔,定位于具身大脑创新企业,致力于将“类脑”技术路线应用于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控制。公司通过借鉴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打造出能够全自主工作、动态应对环境变化的机器人,让通用机器人实现跨形态、跨环境、跨任务和跨对象的真正泛化。公司发布了国内目前唯一的产品级机器人感知与决策大模型,这一模型的先进性在于其能够实现机器人的全自主工作和环境适应性,拓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能力。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更为先进可靠的具身大脑解决方案。

  • 「桥介数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桥介数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桥介数物”、“桥介”)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正轩投资和复星创富共同领投。

行业视角:

桥介数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5 月诞生的初创企业,专注于攻克各类机器人控制难题,为机器人“量身定制”高效且灵活的控制方案。桥介数物自主研发的通用机器人“小脑”,有望成为众多行业应用型机器人公司,尤其是机器人自动化方案供应商的得力助手。此次天使轮融资将用于加快产品技术研发和商业拓展,帮助公司继续扩大领先优势,领航全球具身小脑行业发展。

  • 「智谱AI」完成新一轮三十亿元融资

近期,智谱宣布完成新一轮三十亿人民币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多家战投及国资,君联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智谱 GLM 大模型系列的进一步研发,从回答问题到解决复杂推理、多模态任务,更好地支撑行业生态发展。

行业视角:

智谱AI起步于清华大学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其创始团队由清华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核心成员组成,这种强大的学术基因赋予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优势。2020年,OpenAI推出GPT-3,引领了全球AI大模型浪潮。这一背景下,智谱AI也迅速调整战略,全力投入大模型的研发。2022年,智谱AI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GLM-130B,成为国产大模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后,智谱AI每年更新技术产品线,接连推出视频生成模型CogVideoX、多模态语音模型GLM-4-Voice,以及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Plus,逐步形成覆盖多模态与复杂推理能力的完整技术矩阵。

  • 「光羽芯辰」完成天使轮投资

11月13日,光羽芯辰宣布获得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讯飞创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端侧大模型芯片的研发,推动智能手机、PC、座舱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行业视角:

光羽芯辰主要研发端侧大模型芯片,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为智能设备提供高性能人工智能技术,其AI一体化解决方案具有成本效益和低功耗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 「魔法原子」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

具身智能公司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法原子”)近期宣布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翼朴基金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整机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行业视角:

魔法原子(MagicLab)成立于2024年1月,其产品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仿生四足机器人等,据介绍,魔法原子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发布新一代MagicBot人形机器人产品。同时预计于2025年交付数百台量产版MagicBot,2026年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

  • 「阶跃星辰」完成 B 轮数亿美元融资

近日,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企业阶跃星辰完成B轮数亿美元融资,联合领投方包括上海国投公司旗下国投孚腾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参与。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投入基础模型研发,强化多模态和复杂推理能力,并通过产品和生态加大覆盖C端应用场景,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

行业视角:

阶跃星辰作为上海市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自2023年成立以来,便以研发和应用大模型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公司汇聚了包括前微软全球副总裁姜大昕在内的顶尖技术团队,包含多位CV、NLP顶尖专家。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AI领域迅速崛起,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部分能力达国际一流水平。

  • 「爱诗科技」完成3亿元A+轮融资

“智能涌现”独家获悉,爱诗科技近期正式完成A2-A4轮融资,总额近3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国科投资及光源资本。

行业视角:

爱诗科技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AI视频大模型的研发与商业化,从2023年的天使轮融资到2024年的A4轮,其资本结构愈发稳固,逐步引入了包括达晨财智、蚂蚁集团在内的多家核心投资机构,对于投资方而言,AI视频生成,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领域的赛道,也可能是内容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2024年初,爱诗科技推出其核心产品PixVerse,上线首月便吸引了超过120万次访问。经过一年的发展,PixVerse的表现进一步攀升,全球用户数突破1200万,月活跃用户数接近600万。此外,团队已成功实现收入的规模化增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表现为其融资计划提供了数据支撑,也让资本方看到其在技术落地上的可能性。





END




部分交易

☍新能源新材料:精控能源众钠能源云路复材 | 拓烯科技 | 爱汇智 | 星辰新能 | 隆昇光电 | 众凌科技 | 智云谷 | 汇甬新材 | 道宜半导体 益佳通 


☍智能制造:T3出行飞步科技希迪智驾移芯通信超芯星中茵微利普思凌空天行氦星光联 | 拓攻机器人 | 禹点科技 赛那德 | 知策科技 | 飒智智能


☍医疗与生命科学:来凯医药斯微生物艾美斐 | 耀海生物|至本医疗|河络新图妙健康普利生医准智能|寻因生物|依科赛 | 美东汇成 | 洞察科技


☍前沿科技:慧策zilliz | WIZ holdings | 云帐房寻汇竹间 | UDESK |  擎创科技肯耐珂萨Cheese | 万物集 | 运去哪银基科技 


☍消费文娱:NEIWAI | 小红岛 | Chapter Home | 哆猫猫 | 小佩宠物USHOPAL | 万物心选 |  隅田川咖啡| 豌豆思维印象笔记



多维资本
和全球创业者一起从0到无限的产业投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