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韦世平(壮族)
读完黄贵方兄散文集《山谷笛声》,我感觉这既是他人生履历的轨迹,又是他心路历程的记载,更是他智慧生活的见证,处处闪烁着思想的火花。黄贵方兄是我的家乡人,我对他知根知底,他是个充满爱心的性情中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泛的知识素养,热爱生活,爱好广泛,善于思考,心胸开阔,为人坦荡,直来直去,乐于助人,真心实意。性格为人使然,《山谷笛声》从始至终贯穿作者一个“情”字,朴实无华的场景,曲折跌宕的细节,委婉动听的故事,令人遐想的意境,婉约细腻的笔触,使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国情油然而生,跃然纸上,流露指尖,是一本情深意浓、真情打动人心的温暖散文集。黄贵方是文山州屈指可数的瑶族作家,出生在“姑娘茶”之乡底圩那烘,先后在那烘村小学、广南县第一中学任教、广南县劳动人事局工作,历任麻栗坡县劳动人事局副局长,文山州劳动人事局副科长,文山州公安局纪委副书记,中共富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中共文山州纪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文山州药品监督局纪检组长,文山州供销社副主任、调研员等职务。从农村到城市,从基层到机关,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不管身处何方,无论位居何职,在繁忙公务、滚滚红尘间隙中始终坚持自己痴痴情深的文学创作爱好,犁笺爬格,勤于笔耕,勤敲键盘,养成作文纪事抒怀的高尚情趣,让缪斯一路跟随自己绽放迷人芬芳;他涉猎广泛,擅长多种文体,成果丰硕,迄今在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一百多篇,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言论等作品一百多篇,二十多万字,多次获得各类征文表彰奖励。生活的艰辛,经历的坎坷,成熟的思想,深厚的阅历,就是创作沃土。黄贵方自青春年少时就喜欢倾诉和表达,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倾洒在文字的空间里,记录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所写的作品,均为亲身亲历亲为,是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知感悟感想,凝聚着他的真情实感,反映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脉络,既有作者对祖国、家乡大好河山的礼赞,也有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更有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的依恋和感激,情真意长,是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丑、恶的鞭挞,揭示了社会真实现象,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产生心灵共鸣,引发思考。应该说,作者这些积极向上向善的文字,对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建设有着积极的裨益。《山谷笛声》收录作者1986年以来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的部分作品,全书分为三个篇章共49篇作品。作者以犀利的目光、深邃的立意为支点,用流畅的文笔、优美的言辞、美丽的意境去渲染,立足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思绪灵动、境界情感饱满深厚,反映社会现象、捕捉“热点”问题,文章短小、构思巧妙,题材广泛、风格清新,文字平易、自然、亲切、干净、练达、精美,给他人感动的同时也启发他人,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为人们奉献出丰美的精神食粮。第一编《景情》共十五篇作品,分别为《走进文山》《记忆中的古城》《坝美,神奇在山水间》《七都风韵》《陪同“老外”底圩行》《秋游中南海》《又见盘龙河水清》《飘香的底圩茶》《感受秋天》《老君山之景》《在普者黑赏荷 》《感受香格里拉》《梦中那一条河》《心中的故乡》《聆听雨声》。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以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千里边关的深情眷恋,对壮乡苗岭瑶家彝寨美景的无限热爱,对风土民情的至真敬仰,对故土故人的留恋与不舍,展示了作者柔软的乡情乡音和真诚的乡思乡愁。第二编《感情》共十六篇作品,分别为《母亲的爱》《怀念父亲》《母亲跟随我进城》《情在家乡》《继母》《偶然邂逅》《在并行的轨道上擦肩》《悄然变老》《哀牢山下有瑶家》《女儿的礼物》《一块棉被单》《似水年华》《心灵之约》《一朵无名花》《普汀河纪事》《滇南边境访瑶家》。作者围绕家人、亲人、情人的关系,以描写感情世事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亲情的歉疚,对友情的敬意,对世事的关注。当中,作者体会到了亲人的恩爱,品读到了亲情的厚重,感恩父母的养育,感谢亲朋好友的无私亲情、深厚友情,感谢领导、同事的关怀、支持、鼓励与帮助,感恩河山辽远壮阔拓展心胸,感恩昌盛强大祖国护佑,其情也真,其意也切。第三编《世情》共十八篇作品,分别为《读书感言》《善于放弃是宽容》《钓鱼感悟》《期待》《感怀“知天命”》《书是成长的阶梯》《爱情的门槛》《善待清贫》《告别喧嚣》《后悔我辈是男儿》《兼做家仆》《位卑未敢忘忧国——亲历乡村流通服务纪实》《交通与流通的异同》 《遗憾才美丽》《甘为平庸》《一颗平常心》《闲居不闲》《陋室铭》。作者以生活体验为背景,以反映世事更迭为主题,揭示了光怪陆离、纷繁复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现象,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分析、感悟与思考,回顾人生经历,总结经验得失,讴歌人间美好,鞭挞社会丑恶,弘扬正能量,读来荡气回肠,心胸充盈正气。散文集《山谷笛声》的书名也颇有一番来历,作者是瑶族后生,深山河谷是瑶家人的乐土,山间瑶寨竹林遍布密麻,用竹子制作民族乐器,是瑶家男儿的绝活,“瑶山村外潇潇竹,山间常闻竹笛声。”因此,散文集取名《山谷笛声》既是对故里的思念,也隐含着“瑶家后生的声音”的寓意,可谓另避蹊径,让人耳目一新。散文一般都是写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对生活作出某种评价或阐述某个深刻的道理。因此,作者只有对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深刻的感触,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有强烈的感情,才能写出优美的散文来。而散文也只有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有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力量。读罢《山谷笛声》,我深深感受到作者始终贴着自己的感情去写作,如《情在家乡》:“不分寒暑,不顾晨昏,祖母背着我,不避风雨,赤腿跣足,踏遍了东邻西村的纵横阡陌,跨过赵、钱、孙、李……家家户户的高低门槛,到处为我乞奶求食。多少个善良的婶婶、大妈、姑姑、姨姨,乃至姐姐都为我承担起‘母亲’的职责……我清楚地记得,多少个凄凉的夜晚,一盏裹满油腻尘灰的小油灯,闪射着昏黄而微弱的光,只能照亮一席之地,我依偎在祖母的怀里,卷缩在她的两膝之间,谛听着她给我讲述的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样的真情,没有谁人不感动涕零。如《七都风韵》:“七都,这个清逸、安祥的边城,因盛产名贵药材“三七”而得名。我在七都生活二十多年了,或许是固有的思维定势,或许是缺乏了灵性,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总是缺少洞察、麻木不仁。而那几位外地同学却能从细微见宏观,从起始见未来,他们的见解令人钦佩,也使我们得到了启示。”“三七”怎样才能更好发展,作为七乡人,值得我们深思。在《又见盘龙河水清》一文中,作者忧心忡忡:“居住在盘龙河畔四十余载,见证了这条河流的几度沧桑,每当看到河水由清变浊,或是发生其他变化,我们的心中就会有说不出的难言之隐,荡起无尽的波澜,激起难以名状的哀鸣!我们生活在盘龙河畔,沐浴在山与水的风光旖旎之中,既期待盘龙河水常年清澈,更期盼河堤两岸绿树长青,如此看来,保护‘母亲河’就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欲望不断增长,环境破坏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加。为了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事例层出不穷,很多地方出现边破坏边治理,或者破坏了,治理好,又再破坏的状况,这种行为致使环境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人类若为了自己私欲不断破坏生态,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样的事例已经频频发生。从作品的取材和主题来看,他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位卑未敢忘忧国》一文中,作者郑重写下:“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转眼即逝的一瞬间。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就必须付出毕生的精力。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我们心中装着民众,脑海里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血液里流淌着沸腾的民族自豪感,肩上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责任,就无愧于国家公务员的称号。”读来,一个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躬耕大地的公仆形象,栩栩如生出现在眼前。《山谷笛声》中的作品不仅只有“杏花春雨江南”的柔情与明媚、卿卿我我的“小我”亲情,更有“大我”的博爱、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作者关心家园生态,关注民生,观察发展,忧虑环保,无论叙事、状物、写景、议论,字里行间都充满大爱,流露出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真情真性,直抵人心,具有较强的思想感染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是人学,是社会的缩影,是生活的升华,是时代的记录。纵观成长经历,作者先读书再工作,再读书再工作,循规蹈矩、敬畏法律、敬畏民众,敬业守信、公平正义、甘为人梯,善于思考问题、关注民生疾苦,勤于捕捉生活细节、注重观察人情世故;坚守“对长以尊、对幼以善,对上以敬、待下以慈,做人以诚、做事以公”的原则;喜欢“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的名言;以“风雨中做事,阳光下做人”作为受益一生的座右铭。踏石留印,抓铁留痕,作品中的“我”,既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更是众多同龄人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写照,读来引起共鸣和感动,给读者以美的意境和感受,以心的清朗和愉悦,真是开卷有益,受益匪浅。人生总是要经历风风雨雨。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天辛勤的播种,才会有秋天的收获,祝愿黄贵方兄写出经历风雨过后的更多上好之作。【主编点评】韦世平老师对黄贵方散文集《山谷笛声》的评价深入且全面,精准地捕捉到了作品的核心特质与多元价值。他指出该散文集是黄贵方人生各方面的生动映照,从成长轨迹到心路历程皆有体现且蕴含思想光辉。黄贵方丰富经历与性格铸就其作品贯穿的 “情” 字,使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类情感真挚呈现,文字感染力强。韦世平阐述了黄贵方在多岗位转换间坚持创作的历程与成果,肯定其作品源于生活且能反映时代、引发共鸣与思考,对精神家园建设有积极意义。他对散文集的篇章结构剖析入微,各编主题清晰,无论是景情描绘、感情抒发还是世情洞察都独具匠心,文字风格兼具多种优点。对书名寓意的解读深刻独到,还强调黄贵方创作以真情为基,有 “小我” 情感与 “大我” 情怀,作品具思想感染力且能引发读者共鸣,高度评价中彰显出对黄贵方创作的深刻理解与由衷赞赏,也让读者能更全面深入地领略《山谷笛声》的魅力与价值。(李承骏)
作者简介:韦世平,男,壮族,云南广南县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文山州纪委州监委。1993年学生时代开始发表作品,散文、小说、评论等数百件作品散见于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特产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建设报》《秘书工作》《中国人才》《云南日报》、云南《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云岭先锋》《金色时光》《春城晚报》《广西日报》《贵州日报》《上海支部生活》上海《东方剑》、上海《现代领导》《辽宁青年》新疆《民族文汇》新疆《帕米尔》新疆《克州日报》《齐鲁文学》黑龙江《北极光》河南《新闻爱好者》《云南今日民族》《云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云南纪检监察》《文山日报》《含笑花》等100余种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