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不能乱用药
秋冬季是咳嗽多发的季节,以咳嗽剧烈、持续时间长为主要特点,往往短则一周,长者可达数月之久,而小孩,老人更易“中招”。患上咳嗽以后有的人不当回事,觉得几天就会好,还有些人会选择自己买点止咳药来解决。但其实咳嗽真不是小事,咳嗽也得重视,对于咳嗽存在一定的用药误区,许多人一开始咳嗽,就随便找一种镇咳药吃,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般情况下,轻度咳嗽无须服用镇咳药。如果咳嗽频繁、剧烈,影响了学习、工作或睡眠,才需要用药,并且不可以胡乱服用镇咳药,而是要根据无痰、有痰和痰液的状况用药。
一
用药误区
对于咳嗽存在一定的用药误区,大体分下以下三种情况:
1.见咳消炎
咳嗽就吃消炎药这一个普遍存在的意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做法。
一般像感冒后咳嗽大多数人都吃消炎药,有的人有效,但多数人却不见效。
这是由于咳嗽还得取决于是有菌炎症还是无菌炎症,有菌炎症吃消炎药有效,无菌咳嗽吃消炎药则无效。
有菌炎症咳嗽与无菌炎症咳嗽有很大区别,如有发烧、嗓子疼、扁桃体肿大、黄痰、血常规和中性细胞升高的症状,则可能是有菌炎症咳嗽,这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药,反之则不是。
2.用药用反
现在有很多止咳药,包括川贝枇杷膏、川贝枇杷露、止咳糖浆等,但是若不了解这些药的功效,用反的话会引发病症加重、咳嗽不止等现象。
以下列举些常见的咳嗽症状对应使用的药物:
如果出现发烧、咳嗽黄痰的症状,可以选择清热、清肺的中成药,例如羚羊清肺丸等;如果秋天有干咳、少痰、口干、咽干的症状,可以选择滋阴、润肺的中成药,例如川贝枇杷膏等;如果出现脾虚、痰多、胸闷、白痰、大便汤的症状,可以选择健脾化痰的中成药,例如二陈丸等;如果出现干咳、少痰、影响睡眠,想要缓解症状,可以含一到两片甘草片。
3.见咳镇咳
咳嗽就吃镇咳药物,这也是一种严重的误区。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的行为,如果人有感染,痰多,那么他就需要咳嗽,只有通过咳嗽才能把痰清出来,痰出来了对他身体的修复是有好处的。反之,如果你一咳嗽就用了镇咳药,不咳嗽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
不同的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应的不同环节,有的抑制咳嗽中枢,有的抑制末梢神经传入、传出,有的抑制感受器及效应器。比如,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对咳嗽中枢的抑制作用较强,立竿见影,适用于剧烈无痰干咳,不适用于脓痰咳嗽。有痰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可因咳嗽抑制导致痰液不能咳出而潴留体内,易导致支气管阻塞,引起呼吸困难。
二
中医用药治咳嗽
中医治咳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大批中成药。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大家应特别注意根据不同的咳嗽症状选用不同的中成药。
常常伴发于热伤风,特点是咳嗽频繁,喘气声音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上发热,鼻流黄浊涕,口渴等症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稀白,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和/或流清涕、舌质淡红、舌苔薄白等;宜选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荆防颗粒等。
消化不良的孩子容易得这种咳嗽,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吃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欲不佳、身体困重无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白易咳出、喘息胸闷,早晨咳痰尤甚,常伴有腹胀、食少、舌质胖淡、舌苔白腻等;宜选用降气化痰、温肾纳气的中成药,如苏子降气丸、橘红片等。
表现为咳嗽气粗、痰黄稠和/或咳痰不爽,常伴有鼻塞和/或流黄涕、口渴、咽喉燥痛、舌尖红、舌苔薄黄等;宜选用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的中成药,如养阴清肺膏、川贝清肺糖浆、止咳定喘口服液、银翘解毒片、维C银翘片等。
此类咳嗽在秋冬季节最多见。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口鼻咽干燥,常伴有舌红干、舌苔薄黄干等;宜选用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的中成药,如养阴清肺膏、百合固金丸等。
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黏且难以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肋胀满,常伴有面赤身热、舌质红、舌苔黄厚腻等;宜选用清肺化痰的中成药,如二母宁嗽丸、止嗽定喘口服液。
三
总结
大家在给治疗咳嗽时,要找出病因,选择恰当疗法,特别要注意咳嗽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日常起居,才让咳嗽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