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借调任性变味!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
文摘
职场
2024-06-26 08:06
广东
最近,中央一号文件和专项工作机制会议都明确提出:"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在基层政府部门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儿",我对此深有感触,也有些思考和建议想与大家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近年来,借调现象在基层十分普遍。动辄以"工作需要"的名义,把乡镇干部调到县里"帮忙",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不归。表面上为了缓解县级人手紧张,实际上却让基层雪上加霜。大家想啊,乡镇本就人少事多,抽调一个便少一个。剩下的人只能身兼数职,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5+2、白加黑那是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工作难免应付了事,积极性也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借来的人成了"主力军",而原单位的人反倒成了"甩手掌柜"。这种风气是不是有点不健康?对新录用的公务员来说,扎根基层锻炼几年是职业生涯的关键起点。基层工作复杂、矛盾多样,需要在一线去摸爬滚打,这样才能练就过硬本领,迅速成长。可一旦被借调,就失去了宝贵的历练机会。尤其一些借而不还、长期借调的情况,更容易让干部产生身份认同感的困惑,丧失干事创业的激情。所以我一直建议,新招录的乡镇公务员至少要在基层服务5年,这期间最好不要随意借调。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借调本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但绝不能成为一些领导"甩手掌柜"的托词。说白了,谁的人谁负责,谁的活谁干。随意从下面借人,无异于饮鸩止渴、缘木求鱼。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政绩观,多到基层调研、解难题,而不是一味索要人力。同时也要合理控制借调规模和频次,杜绝把下面当"人力储备库"的倾向。只有县乡联动、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从深层次讲,化解基层借调困境,还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发力。一方面要完善定编、定岗、定责,依据工作性质和任务强度,合理核定乡镇机关编制数量。县级层面也要统筹做好人员抽调,避免多头借调、反复借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借调干部管理制度。比如明确借调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合理使用借调干部,避免把他们当"廉价劳动力"。同时借调期间的考核、培训、待遇等也应有制度保障,调动借调干部积极性。顶层设计还要为基层减负赋能。比如完善"放管服"改革,减少对乡镇的考核评比;加强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乡镇留出更多自主权。久久为功,标本兼治,相信基层工作活力必将进一步激发。借调不是洪水猛兽,但也要防止矫枉过正、跑偏变味。各级干部要提高站位、把握大局,在制度的框架下开展借调工作。只有县乡同心、人尽其才,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才能不断提升,为党和国家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