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小宇不小心将牛奶洒在了桌子上,妈妈见状立刻提高了音量,严厉地批评小宇:“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做事总是毛手毛脚的。”
小宇委屈地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一旁的爸爸也忍不住开口说道:“你这么凶干嘛,孩子还小,不就是洒了点牛奶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妈妈不满地反驳道:“我这不是在教育他吗?从小不抓紧,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一家人就这样吵了起来,原本温馨的家庭氛围荡然无存。小宇更是被父母的争吵吓得直哆嗦,一句话也不敢说。
这一幕,相信很多家庭都曾经历过。父母在小事上对孩子的指责和抱怨,就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子,深深地刺伤着孩子的心灵。
一个家庭最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内耗;孩子最怕的也不是坎坷的道路,而是父母无时无刻的数落和打压。
人民日报发声,提醒所有父母:千万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无关紧要的事:不责备
现在的孩子总是生活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的。
孩子们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学校被约束不能跑跳,放学后也没有东游西逛、漫无目的跑来跑去的自由。
得到的关注太多太集中,一点点小事都会被反复提及“饭吃少了、字写乱了、衣服皱了、鞋子乱放……”
看过一位网友分享的在北医六院(精神科比较出名)挂号大厅待半天的所见所闻:
“你怎么不会插卡”(孩子正在插卡,机器显示读取成功)
“把钱拿出来”(正在拿)
“收据你折它干嘛”
“把衣服帽子扶正”
“都说了别……”
“你为什么不……”
他们的孩子每做一个动作,注意是毫不夸张的每一个,就会迎来一句“指导”。
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说,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无所谓、不分对错的小事。
大人挑的每一个错,甚至根本涉及不到对错的事情,也会反复唠叨很久,使得孩子的大脑和身体都得不到放松,一直绷着弦儿。
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曾经这样形容过被责备的孩子:
“那原本充满了歌声与欢笑的身体,突然之间就变得畏缩、紧张、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激动的脸上覆盖了阴霾。
闪闪发亮的眼神黯淡了,恍惚地看着家长的脸,等待暴风骤雨慢慢归于沉寂。”
孩子的成长过程,确实少不了父母的批评和指导,但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父母要有不追求完美的勇气,让孩子有自我生长的空间。
孩子能做的事:不控制
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十年后,你肯定不会记得你的孩子是否乖乖地吃完了那顿饭。
你的孩子却会清晰记得,在饭桌上的那次冲突中,她是如何被你愤怒地责骂。
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父母希望女儿多吃些肉,可能是认为其营养价值高,或是因为担心女儿吃得太少,但女儿坚决不愿吃。
于是,父母生气了,愤怒地把碗一摔,开始责骂孩子。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用所谓的经验之谈将自己的强势态度加到孩子身上,代替孩子思考,最终因为恼羞成怒而惩罚孩子的“不听话”。
这是多少父母曾经犯过的错,说到底,仅仅是因为一顿饭而已。
孩子对于“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等问题具备自主判断的能力,却往往被剥夺了决策权。
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父母以“为你好”的名义,将孩子贴上“叛逆”或“不听话”的标签。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其著作《原生家庭》中指出,适度的控制是满足孩子对保护和指导需求的必要手段。
然而,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过度的控制会阻碍其独立性的发展。
因此,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既给予充分的爱与支持。
又在适当的时候退后一步,尊重孩子的个人边界,以促进其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放手和信任。
让孩子能自主去经历,在挫折和欣喜中成长,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爱。
父母能做的事:放过自己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会经历不同的情绪周期。有时候,工作压力、家庭琐事或育儿的焦虑会让人心烦意乱,甚至出现情绪波动。
这种状态下,人会感到非常疲累,连最基本的活动都不愿意参与,只想瘫坐在沙发上,什么也不做。
然而,有时我们也会感到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极高,能妥善安排家庭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并对家人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
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变得乐观积极,看待事物也会更加顺眼,做事也更顺利。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能量层级理论。
他认为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行走的能量体,生活在不同的能量层级之中。
那些能量低的人常常感到精神萎靡,即使不干什么实际工作也会觉得疲惫不堪。
而能量高的人则显得精神抖擞,充满干劲,能够积极影响身边的人,带动他们一同积极向上。
在一个家庭环境中,孩子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情绪。
如果父母心情低落,孩子通常也不会表现出快乐;相反,如果父母保持积极的心态,孩子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变得更加快乐和满足。
父母应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避免在琐事上消耗精力,从而为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榜样。
人生充满挑战,需以豁达的心态应对,避免沉溺于困境,实现心灵的宽广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