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刘怡之
展览时间:2023年1月28日至4月16日
地址:否画廊,纽约布鲁克林区Jefferson大道410号
策展人:海良;策展助理:宋东玥
开幕: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3–7 pm
策展人对谈:2023年1月28日5 pm
《杜蒙:白日之影,暗夜之影》场景图
摄影:海良
©杜蒙,致谢否画廊
杜蒙的玻璃雕塑创作完整地体现了叙事感在视觉艺术表达中的自然流露。她关注记忆的记录、衰退与复现,希望记忆中的事件和经历摆脱常规的消逝和隐退;同时,她也十分注重发掘记忆与时空的复杂联系。
《白日之影,暗夜之影》展览所包含的杜蒙作品有《那些坐在窗边的人》与《在无垠的世界里暗自生长》、《漂流于林间,沉默于山谷》、《意料之外的重逢》、《公寓》、《猫眼中的世界一跃而出》、《角落里的猫》几个系列。《那些坐在窗边的人》系列作品,是运用蒂凡尼玻璃镶嵌技法创作的一系列彩色玻璃与镜子拼贴的平面雕塑,并在一部分镜面表面采用精微的手刻绘画。作品形象如同一扇扇小窗,由外而内看,透出声色各异万家灯火生活;由内而外看,映照风物变迁四季来去循环。就像王安忆所描写的灯光点点的城市:“这世界嵌在这城市一些个零星角落……那美也是萤火虫似的,一昼一夜的寿命,一星一点的光芒,可就是这些,已是那些自由的精灵,拼尽全力的照耀。”在作品的呈现语言中,玻璃拼接形成窗的意象;镜面部分反射出其每个时刻的所处环境和观察者;线条纤细、描画植物和旧物的镜面图刻蕴含悠远的深意;不同的作品具有冷绿或暖红等不同的色彩情绪,种种视觉描述构成了叙事。展览中《公寓 - 一对杯子 No.2 - 公寓410》是一件装置作品,以茶染色的半透明杯子悬吊在旧木椅上方,被昏暗的吊灯和漂浮的手帕包围。这件作品的另一个版本《公寓 - 一对杯子 No.2 - 公寓685》正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出,作品标题都暗含了作品展出所在地的门牌号。玻璃的光影凝固了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旧物的形象,在不同的时空之下出现,述说着交错的时光。杜蒙作品中流动着充分的叙事感,正是由于作品利用丰富的视觉语言,娓娓道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把人们常识所公认的时间观念称为“空间时间”,他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意识的概念。他认为,我们越是进入意识的深处,“空间时间”的概念就越不适用。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叙事创作往往是对“心理时间”的遵从和操作,或者把几分钟时间扩展得浓墨重彩,或者把一段较长的时间加以压缩。杜蒙所创作的《漂流于林间,沉默于山谷》这一系列的10件作品,就仿佛10段心理时间切片的呈现。因为多年来一直与玻璃这一创作材料进行密切的了解和磨合,艺术家对材料的特质怀着共情和自我投射的温情心态,觉得可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玻璃瓶身上看到自己”。因此,艺术家收集身边的废弃玻璃瓶,用这些已经结束了使用功能的瓶子创作出《漂流于林间,沉默于山谷》这个系列,期望它们的旅程可以继续向前延伸。在这组作品中,创作的顺序和时间是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每一件作品在创作当下的情境,例如遴选材料的那天,杜蒙朋友家中墙角凌乱而壮观的空酒瓶;一个创作日下午,爬进窗棂的稀薄而冷淡的阳光……等等。也许某个场景从“空间时间”的角度来说只有一瞬间,但从“心理时间”来看,这一份重要的经验中充满了意识的流动,穿插了许多回忆、想象和情绪,因此显得比重很大。客观的外界事件因为主观意识的反映而染上了独特的浓墨重彩,成为带有鲜明特色的内在真实;对于相对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感受。
如果同时观察杜蒙的数件作品,就会发现这一个个片段的松散组合,隐约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之间有着隐形联系的整体结构,形成丰富立体、又具有一定留白的印象。杜蒙作品的这种叙事特点可以用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获奖作品《云游》中提到的叙事方式来类比——作家本人称之为“星群”结构。这种叙事方式不以线性流逝的时间为串联故事的线索,弱化事件发生先后的重要性并打乱顺序,从各个事件其他的关联方面去建立叙事结构。例如曾发生在同一地点、或包括了同一人物的事件叙述是相邻的,其联系是空间、人物、事件中的某个元素等等,但事件在时间轴上却是来回跳跃的。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说,“星群组合,而非定序排列,蕴含了真相。”
杜蒙,《漂流于林间, 沉默于山谷 - 之七》(局部),2022
回收玻璃,茶,石头,30 x 31 x 2 cm
©杜蒙,摄影:胡竞心,致谢否画廊
杜蒙,《意料之外的重逢 No.1》,2022
玻璃,茶,扣子,30 x 25 x 31 cm
©杜蒙,摄影:胡竞心,致谢否画廊
请长按以上二维码 获取更多作品信息
艺术家
艺术家 - 杜蒙
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13年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玻璃专业,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她的作品经常参加美国,中国,以及欧洲等地的国际展览并屡获奖项。近期展览包括:《杜蒙:高地回声II》,启皓基金会,北京,2022;《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今日美术馆,北京,2021;《间隙》,特拉华当代美术馆,美国,2020;《杜蒙:间》,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2018; 《金泽国际玻璃展》,石川县四国文化中心,日本,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上海设计博物馆,上海,2013等。杜蒙的作品被《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时尚COSMOPOLITAN》,《Vogue》,一条,艺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并受邀参加一席演讲(2020)和ROG玻璃之光国际艺术项目演讲(2020)。2016年,她荣获金泽国际玻璃大赏荣誉奖(日本金泽)。2018年,她荣获第47届国际玻璃艺术大会新锐艺术家奖(意大利威尼斯)。
策展人
策展人 - 海良
2014年毕业于英国建筑联盟学院,2017年于哈佛大学取得设计学硕士学位。现为否画廊合伙人及艺术总监,以及CAMLab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职员作者。海良为否画廊艺术家策划展览并帮助艺术家创作进行学术提炼。策展、策划及设计经历包括与David Zwirner画廊线上平台Platform合作凯思琳·克拉克与郭淑玲参与的2022年十一月线上群展(纽约,2022);韦佳个展《好时节》(否画廊与前波画廊,纽约,2021);《Together in Distance》纽约地区艺术家及画廊慈善拍卖会(纽约,2020);哈佛纽约俱乐部《居于当代》设计展与交流会(纽约,2019);网易高安现代化农场设计咨询(上海,2017);;里斯本建筑三年展之《流动场域·散灭》(Sinel de CordesPalace, 葡萄牙里斯本,2013)等。作为艺术撰稿人,为《艺术中国》、《CAFA Artinfo》、《Tussle Magazine》、《ArtPulse》等艺术期刊供稿。
否画廊
否画廊相信艺术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并致力于推广和展示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家和创意项目。我们认为当代艺术界应该推荐综合的、可持续、具有精神性的实践项目,并探讨当今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否画廊是对现有商业画廊单一运营模式的抵抗,是探寻自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栖息地。
410 Jefferson Avenue, #1, Brooklyn, NY 11221
纽约布鲁克林区Jefferson大道410号#1
开放时间:周六 11 am-6 pm
其余时间请邮件预约
Echo He 何雨 | Director
Lynn Hai 海良 | Art Director
Iris Zhang 张琦 | Communication & Events Director
Wanlun Ding 丁婉伦 | Research & Archives
Yue Liu 刘玥 | Design and Social Media
Granny Liu 刘怡之 | Media Content and Design
Mingzi Ma 马铭梓 | Visual Content and Design
Ariala Luo 罗芷芊 | Soci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va Chen 陈一冰 | Social Media
Melissa Yin 殷亦慧 | Spatial Design
Barbara Song 宋东玥 | Event Planning & Social Media
Alice Lin 林心艺 | Research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