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te莫特 FBIF创始人(微信:motechan)
提示:本文为138个全球零售案例第11篇,文末可扫码一次性领取48万字的FBIF零售书《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
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Trader Joe's超市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者:Harrison Keely
源于20世纪中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地区的一家小型杂货店,这家创立于1967年的品牌,历经多轮革新与扩张,逐渐成为全美范围内独具特色的零售标杆。通过瞄准高学历却收入有限的消费群体、巧妙运用自有品牌策略、严选高品质及具异国风情的商品、注重低价与创新,Trader Joe’s在竞争激烈的美国零售市场中一路向前。
截至2023年10月31日,Trader Joe’s已在全美42个州开设564家门店,以约16.5亿美元(2020财年)的年销售额与高坪效著称。伴随不断丰富的产品线与稳健的战略规划,这家被外界称为“全美坪效之王”的杂货连锁,不仅在市场中开拓了独特的位置,也为零售行业的创新、扩张、供应链整合及品牌塑造等议题提供借鉴。
“缺德舅”是华人对美国连锁超市Trader Joe's的谐音昵称。此外,1979年,Aldi Nord收购了Trader Joe's(缺德舅),不过,Trader Joe's在美国仍然保持着独立运营。
破局之初:从Pronto Markets到Trader Joe’s的华丽转身
藏在Trader Joe's超市里的毛绒玩具吉祥物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者:Enoki Mushroom
20世纪50年代末,创始人Joe Coulombe在洛杉矶区域经营名为Pronto Markets的便利店连锁,却苦于难以与7-Eleven这种庞然大物抗衡。1967年,他决定在加州帕萨迪纳创立首家以“Trader Joe’s”命名的店面。受当时美军退伍军人就学政策及国际旅行蓬勃趋势的启发,他预见美国中产阶层将愈发注重多元文化与品质餐饮体验。
首店以南太平洋风情为主题,店内陈列以船舶舱门、船钟等海洋元素营造新奇体验。创始人敏锐地捕捉到高学历但收入并不丰厚的消费者痛点:他们有品味、有见识,却无力承担昂贵商品。这一洞察为日后Trader Joe’s的低价高质定位奠定基础。
在1979年,公司被Aldi Nord创始人Theo Albrecht家族收购,Joe Coulombe继续为企业出谋划策,直至1989年退休。随后接任的John V. Shields(1987年上任CEO)与Dan Bane(2001年接替Shields)持续扩张与调整策略,将Trader Joe’s的版图从西岸扩展至东岸,成功进驻波士顿、华盛顿特区乃至全美多个地区。
精准客群与选址:瞄准“高学历、低收入”人群
Trader Joe’s的目标顾客群体一直十分鲜明。创始人最早便锁定“受过高等教育却财力有限”的消费者:教授、记者、艺术爱好者以及其他文化圈人士。门店选址多位于收入水平较高、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区,如大学城、博物馆区及文化艺术区。
同时,为满足这类顾客对品质与国际化风味的诉求,门店初期便引入进口酒类与特色食品,以满足不断成长的品味需求。当跨国旅行降低成本、留学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这批顾客希望在本土商店找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与原料。Trader Joe’s敏锐抓住趋势,将这类“见多识广”的消费者转化为忠实顾客。
然而,这种选址策略也引发一定争议。一些社区组织认为门店进驻可能推升房价与租金,进一步带来“绅士化”效应。2014年,Trader Joe’s在美国波特兰一处历史悠久的非裔社区选址计划遭遇抗议,商家最终放弃了该地点的开店计划,以回应地方组织的关切。
精简SKU:4000种商品,80%以上为自有品牌
阿拉巴马剧院内的Trader Joe's超市内部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者:WhisperToMe
面对美国传统超市五万件左右的商品海洋,Trader Joe’s以精简SKU为战略:仅约4000种商品,80%以上为自有品牌。这一举措目的在于提高供应链谈判议价能力,直接与生产商合作,并对其要求严格保密,以获取有利价格与品质保障。
商店商品从主食到零食,从有机食品到独特素食,从本地风味到国际风情,一应俱全。例如,早年以1.99美元(后随地段与时间略有调整)的Charles Shaw葡萄酒(“Two Buck Chuck”)令人瞩目,其亲民价位让消费者得以轻松享用平价佳酿。此外,公司通过多样化自有品牌命名方式强化文化联想:墨西哥风味产品以“Trader José”、日本风味以“Trader Joe San”,意大利风味为“Trader Giotto”等。这些别名产品线吸引不同文化背景与口味偏好的消费者,并为门店货架增添异国情调。
门店内部分产品以单件计价,这种定价方式既满足小家庭或独居者的少量需求,又减少浪费。例如,一根售价0.19美元的香蕉或单颗定价的水果与蔬菜,让顾客可灵活选择适量商品,不再受制于预先包装的束缚。
线下至上:拒绝会员与电商的非典型之选
与许多零售商不同,Trader Joe’s无意建立会员体系、优惠券政策或复杂的忠诚度计划,也长期拒绝大规模在线销售。该品牌坚信每位顾客每天都应享有同等的低价与优质产品,无需额外的忠诚积分或限时折扣。
这种思路在数字化时代显得与众不同。然而,Trader Joe’s依托丰富的店内互动与购物乐趣,成功赢得顾客信任。门店员工——穿着夏威夷风情衬衫的店员们,被鼓励主动与顾客交流、解答疑问、指导选品。他们拥有灵活权限,可现场拆封新品让顾客品尝,从而在购物过程中营造轻松、有温度的氛围。
这类人性化互动比任何“自助收银”或“线上客服”更具温度。内部传达信息也通过铃声而非广播来完成:一声铃意味着开新收银线;两声铃意味着需要答疑;三声则召唤经理协助。此类细节强化了Trader Joe’s的“社区杂货店”形象。
从西岸到东岸:稳扎稳打的全美扩张之道
位于马萨诸塞州哈德利汉普郡购物中心旁的Trader Joe's超市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者:Sprew
多年来,Trader Joe’s不断扩张,从最初的加州本土化经营,一跃而成为跨越42个州的全国性连锁。截至2023年10月31日,门店总数达到564家。加州拥有193家门店,是该品牌的重镇。如此庞大的网络始终贯彻低价、高周转与高坪效原则。
该企业的坪效(单位面积销售额)在美国行业内首屈一指。例如,2008年与2016年期间的数据曾显示,其每平方英尺的商品销售额可达1750美元,远超过Whole Foods(后者约一半)和大部分传统连锁超市。加上2020年公司营收约16.5亿美元的表现,可见其经营策略长期稳健。
扩张并未让Trader Joe’s放弃文化与选品特色。从首家店面即主打的葡萄酒,到后期进入东岸市场时对应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的微调,这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尝试维持核心个性。如在1996年进入波士顿市场前,公司审慎研究当地饮食习惯与教育文化氛围,从而使该品牌在东西岸市场都获得正面反馈。
可持续与社区共生:从蛋品到包装的绿色承诺
在供应链透明化与可持续议题受到关注的背景下,Trader Joe’s也有所响应。公司曾承诺2020年开始在西部各州采用无笼养鸡蛋供应,在2025年于全美范围推行。通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Trader Joe’s致力将卖不完的食品捐给社区组织,以减少浪费。
在包装改进方面,公司逐步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并尝试以生物可降解包装替代塑料托盘或网兜。这些举措让Trader Joe’s形象更趋环保,同时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此外,其在海产供应链上的努力,也曾令其从绿色和平组织的排名中上升,展示出品牌在环保与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
创新与争议并存:多元文化、员工关系及未来挑战
作为一家“邻里杂货店”风格的连锁品牌,Trader Joe’s在社交媒体上积累了庞大的拥趸群体。顾客自发在网络上分享“必买清单”、“新品测评”,品牌无需昂贵广告投入。通过免费邮寄传单(“Fearless Flyer”)和制作播客(“Inside Trader Joe’s”)等轻量营销手段,品牌以故事、趣闻与产品背景增加顾客黏性。
不过,Trader Joe’s并非没有挑战:随着门店扩张,部分员工尝试组织工会,要求更好待遇与工作条件,引发有关劳资关系的讨论。品牌以往的民族化自有品牌命名方式(如Trader Ming’s)也曾在舆论场引发争议,一度被批评为刻板印象。公司最终对部分产品命名做出调整,体现出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尝试与修正。
结语
自1958年Pronto Markets时期的尝试,到1967年首家Trader Joe’s诞生,再到21世纪在全美范围落地生根的壮大历程,这家企业以别具一格的眼光与策略打造出独特的“社区杂货”图景。它通过对受教育却囊中羞涩的消费者的精准服务,以精简而丰富的自有品牌产品线、多元且友善的服务体验、灵活的供应链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思路,在美国零售业留下了浓重一笔。作为行业案例,Trader Joe’s的故事展现出,当一家企业聚焦目标客群需求、善用供应链与创意策略,依然可以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中稳步前行。
相关文章:
[1] Trader Joe's - Wikipedia
[2] 乔氏超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About Us | Trader Joe's(Trader Joe's官网)
[4] A Look Back At The History Of Trader Joe's(2024年11月17日,yahoo! Finance)
[5] A Tale of Two Stores: Trader Joe’s Trade-Off | Arts | The Harvard Crimson(2023年3月23日,the Harvard Crimson)
[6] Trader Joe's Sails Through Shifting Fortunes(2008年6月30日,Supermarket News)
[7] How Trader Joe’s went from extra-large eggs to a grocery store empire(2021年11月13日,CNBC)
[8] Trader Joe's: History, location, selection & more about popular grocer(The Tennessean)
[9] Wait, Trader Joe was a real guy? | CNN Business(CNN)
[10] This year’s Stanley cup could be a $4 Trader Joe’s bag(2024年12月4日,Yahoo! Finance)
[11] “精致抠们”一年掏千亿元,钱被“缺德舅”赚了?(2023年01月30日,FBIF食品饮料创新)
FBIF零售书
《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发布!
策划:Mote莫特 FBIF创始人
每一个巨头都曾是小铺,每一个零售品牌崛起背后都有无数次的选择与坚持。138个跨越200年的零售故事,带你快速读懂全球零售格局的演变与发展。
我撰写了48万字的FBIF零售书《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汇集了138个全球零售案例,涵盖了全球零售250强的主要品牌,包括: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亚马逊、全食超市、好市多、奥乐齐、缺德舅、7-11、美元树公司、易买得公司、泰国正大CP集团、韩国酷澎公司、印尼Indomaret公司、印尼Alfamart公司、泰国尚泰零售集团、罗森公司等。同时,还包含国内外新兴零售平台和品牌:抖音电商、TikTok Shop、Weee!、Temu、胖东来、盒马、好特卖、零食很忙、拼多多、Shopee、Lazada等。(查看完整目录、长图介绍)
一本书了解:全球零售格局!200年零售创新史!附赠全球零售地图!
下方海报扫码一次免费领取FBIF零售书《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如需购买,599元一本)。
提示:
* 本文为FBIF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微信:fbifmedi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