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纷飞,秋意渐浓。11月22日,南京市立贤小学师生来到了八卦洲陌上花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秋季农耕课程实践活动。
一二年级同学参观豆科植物主题馆。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展馆,它是全国第一家集高新技术展示、豆文化艺术体验为一体的科普主题馆。一踏入馆内,同学们就被眼前丰富多样的展示所吸引。这里通过各种先进的展示手段,向大家呈现了豆科植物的神奇世界。同学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豆子,了解到豆子的不同种类、生长习性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豆文化艺术体验区,同学们更是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感受着豆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后,智慧农业馆的参观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这里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智能感知网络。馆内主要种植着薄荷、红芦蒿、枸杞、圣女果、黄瓜等各类植物。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科技感。按时令季节部署在种植区域的各类传感器和设备,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守护者,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关键环境参数,以及果蔬生长过程中的生理指标。看着那些在智能技术呵护下茁壮成长的植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所带来的巨大魅力,也在心中种下了对科学探索的好奇种子。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拿起画笔,沉浸在绘制五彩斑斓的 “秋的颜色” 小草帽的乐趣中。孩子们充分发挥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绚丽多彩的颜色在草帽上尽情描绘出心中秋天的模样。有的孩子画下了金黄的稻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有的则描绘了火红的枫叶,让那热烈的色彩在草帽上跳跃;还有的孩子用画笔勾勒出蓝天白云下飞翔的小鸟,展现出秋天灵动的一面。
三四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农田,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在挖红薯过程中,学生能直观观察红薯植株的形态特征,了解红薯生长的土壤环境、生长周期等知识,如知道红薯是在地下结块茎,以及其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土壤条件等,丰富了农业科学知识。
挖红薯作为传统农耕活动的一部分,让学生接触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了解到农耕文化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感受先辈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
挖红薯需要小心翼翼操作,避免损伤红薯,这要求学生保持耐心和细心。在挖掘过程中,孩子们要专注于动作的精准性,慢慢松动土壤,逐渐露出红薯,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沉稳的心态和注重细节的习惯。当学生亲自挖掘出红薯时,会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收获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所得,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对劳动成果负责的态度。
对于五六年级的同学们而言,多肉植物种植环节是一场考验耐心与培养责任感的奇妙之旅。活动现场,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讲解多肉植物的挑选要点。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株多肉的形态、色泽,如同在挑选珍贵的宝物,深知一株健康饱满的多肉是后续种植成功的关键。在搭配花盆时,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精心挑选与多肉相得益彰的花盆,从颜色的协调到款式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仿佛在为多肉打造一个专属的温馨家园。
而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更是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孩子们轻轻握住小铲子,小心翼翼地为多肉培土,确保土壤的松软与适宜。放置多肉时,动作轻柔,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仔细调整位置,力求让多肉在花盆中呈现出最完美的姿态。浇水环节,同学们严格控制水量,深知多一分则涝,少一分则旱,专注地看着水滴缓缓渗入土壤,滋润着多肉的根系。整个过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等待和精心操作,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专注于手中的事情,耐心地完成每一个环节。
种植完成后,同学们并没有松懈,他们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这一刻起,同学们肩负起照顾多肉成长的责任。这种对多肉持续的关爱与照顾,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责任的重量,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用心去呵护,从而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
立贤小学相长教育倡导与万物相长,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孩子们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体验了农耕文化的韵味。活动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学们学会了合作、分享,也培养了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宝贵的回忆。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了珍惜,在合作中学会了成长。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撰稿:刘世文
审核:陆 敏
发布:肖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