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上建鱼池虾池,一个鱼池年产鲈鱼可达万斤。全部建成后,占地面积约36亩,拥有98个成鱼养殖池的基地,年产量可超过500吨。11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大狗场村的工厂化渔业养殖示范基地,探寻现代化养殖引领养殖业走向绿色、高效的生动实践。
盘活闲置大棚 山顶上建鱼池
荒山顶上罩着一排排白色大棚,大棚中养殖有数以万计的加州鲈鱼。“这里原来是一个食用菌基地,但效益不好,之前几乎处于闲置状态。”贵州现代渔业集团生产部部长助理、基地负责人裴光祥介绍,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贵州现代渔业集团把食用菌大棚改成了现代化养鱼池。
▲ 工作人员在抛撒鱼苗饲料。
但整个基地目之所及,均看不到河流、水库甚至一个池塘,养鱼的水从哪里来?“养殖基地是按照工厂化智慧养殖来设计的,对水源要求没有传统养殖那么高,平时只需要少量补水即可。”裴光祥说,养殖基地利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摆脱了气候、水源、光照等诸多自然资源对渔业养殖条件的限制。该系统通过对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进行控制,使其在最适水温、最佳水质、最优光照和最合适溶氧的环境下生长,提升经济效益。
“项目占地36亩,于去年11月由贵阳农投集团旗下贵州现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现已基本建成,处于边建设边试产阶段。”裴光祥说,相关智慧化系统软件将于今年内建设完成。
打造智慧工厂 养殖安全高效
走进大棚,一个个大圆筒状的养殖池呈现在眼前。水在鱼池中快速流转、循环,工人在筛选鱼苗,一条条拇指大小的鱼苗活蹦乱跳。“各个鱼池中都装有水位传感器等设备,配合相关软件系统,可对养殖各阶段的生产工作进行实时监督,通过分析生产数据,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实时报警并自动处理。”裴光祥说,相比传统渔业养殖,如今,一部手机、一套智能操控系统就可以实现精准化、集约化管理。
“整个基地共有98个鱼池,分三个养殖区,项目设计单位水体产能达每立方米50公斤,整个基地预计可年产加州鲈鱼530吨。”裴光祥介绍,得益于智慧化赋能,整个基地仅有5名工人。同时,养殖基地配套了可控水环境智控渔业养殖系统,每年的补水量极少,鱼粪等排泄物经过处理后,还可当作肥料使用。
记者看到,循环水养殖相当于把水重新净化一遍,消毒后再循环使用。“在十分关键的水质方面,我们聘请了两位化学博士当顾问,采用的可控水循环智控渔业养殖系统包括三个循环,即车间小循环、基地中循环、整体大循环,通过多次过滤和消毒处理,能够有效保障水体安全。干湿分离出来的残饵、粪便等固体,定期外运至贵阳农投沃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有机肥料二次使用。”裴光祥说。
“按年产50万公斤加州鲈鱼计算,年投饵量为55万公斤,年废弃物的干物质总量约2.5万公斤。”裴光祥说。
在饲料和用药方面,贵州现代渔业集团已实现自主生产,坚持使用绿色的纯粮饲料和更加安全可靠的中草药。裴光祥介绍,在科技赋能下,鱼的整个生长过程以及水质、水温得到有效监控,让鱼能健康生长,减少使用各类药物。
发挥引领作用 辐射带动全省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内陆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裴光祥说,作为贵阳农投集团围绕“鱼苗+饲料+养殖+加工+销售”打造生态渔业全产业链的先锋主力军,贵州现代渔业集团成立于2022年11月,主要养殖鲟鱼、鲈鱼、南美对白虾、瘦身花鲢和鲟鲈种苗等,另有1个饲料厂,在全省共运营25个渔业基地,其中贵阳贵安6个。
在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贵州现代渔业集团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不断开拓创新,从原有的流水池养殖、循环槽和圈养桶养殖到现在的工厂化智慧养殖,不仅绿色生态、品质优、产量高,还打破了受自然气候影响的养殖局面,实现了现代化渔业养殖的转型升级发展。
当前,贵州省大力支持贵安新区加快打造全省科创中心,大狗场村工厂化渔业养殖示范项目作为贵阳贵安推动水产养殖提质增效的落地成果,还将提供更多有益实践和经验。
“我们在大狗场村的工厂化渔业养殖示范基地,除了养殖鲈鱼,另一个养殖区还将探索智慧工厂养虾。”裴光祥说,现代化养殖技术对带动地方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大狗场村的工厂化渔业养殖示范基地作为闲置资产盘活项目,可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每年超8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每年超32万元。
未来,贵州现代渔业集团将不断探索、创新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的养殖模式,从鱼种繁殖、饲料上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在贵阳贵安大力推广现代设施化渔业产业,辐射带动全省,助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来源:贵阳网
记者:潘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