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转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
当年不管是因为热爱,还是被化学实验的趣味吸引,亦或者是随便入行化学,现如今经常听见很多小伙伴吐槽有机合成的种种,工作环境呀,实验不顺利呀,分子做得艰难呀等等,很多吐槽,当然,还有人干脆就彻底离开这个行业。。。但是干化学是一个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工作,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是某top985的化学系本科生,有良好的竞赛背景。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有竞赛背景的本科生大多会选择有机化学专业,我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学考研题目我都能立即给出最优解,所有有机相关的课程我都能轻松的获得A+(没有虚夸)。
原本我的理想是进入药厂做研发工作,用自己的合成经验给社会创造价值。但是进入实验室的一年多以来,我发现实验室的工作居然以“过柱子”为主,而不是脑力劳动的反应设计。掌握书本里一个个美丽的有机机理,远远不如多试几个反应,多过几根柱子出结果快。更让我失望的是,作为全国几乎最好的大学,而且是化学系里几乎最好的有机组,我们师兄的出路非常一般。直系师兄3篇一区,只能去某二本师范大学面教职。申请到的北美博后,老板也大都名不见经传,去业界的工资也只有IT本科生的entry level,而且工作内容仍然是过柱子,投反应。
我想知道,究竟是我们学校的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我更想知道,当年我想用有机化学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作者:rq cen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693613314
来源:知乎
背景:本科清华,研究方向有机方法学。
硕士巴黎综合理工,研究方向药物全合成。
大四,开启毕业设计,独立承担研究课题。
课题内容是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有机合成方法学中的应用。
简单点说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既有气体传导性流动性强,又具有液体溶解能力的优势,让一些难以发生的反应得以进行。
课题实验要用到的特殊设备是高压釜,可以看作是高压锅的升级版,可以提供安全稳定的高温高压环境。现如今高压锅爆炸伤人的新闻不是很多,但在小时候还是偶尔能够见诸报端的。
那是一天夜里。
为什么是在夜里?因为实验室设备紧张,公用设备需要排队轮流使用,并且不时会遇到小故障或者偶有方才用过的同学忘记撤下导致耽搁时间。晚上其他同学都回寝室了,得以短暂扮演实验室的夜幕下的独裁者。
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用药匙精准地称量反应底物与催化剂加入高压釜里,用扳手初步拧上高压釜阀门,拿到走廊尽头放钢瓶的地方充入压缩二氧化碳气体,上紧阀门,带回实验室用进行加热,观察温度和压强都达到目标(80℃,50atm),计时器定时两小时。
计时器响起,瞥了一眼电脑屏幕右下角,02:1X,按计划关停反应,初步处理产物,明天上午纯化后,下午去做提前预约好核磁和质谱。3点前可以回去睡个好觉,保证4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停止加热,10多分钟高压釜即降到室温,看来实验室暖气不给力还是有好处的。
拿去走廊尽头,用专用设备打开高压釜,这学期几乎天天拧紧拧开高压釜,膂力着实增长了不少,感觉每次拧紧时,都能比上次多拧四分之一圈。
嘭!!!!!!!!!!
一声既不尖锐也不低沉的爆炸声空旷的走廊里回响,音量不是很大甚至没能吓一跳,听起来有些像婚礼上做游戏踩爆一个很大的气球。甚至有一丝闪念怀疑是不是哪位教授家的熊孩子大半夜的在实验楼里踩爆了一个气球。
紧接着叮叮当当的响声证明是设备爆炸了。零件四散飞去,弹到天花板和走廊三周的墙壁,然后反弹掉落在水泥地上、暖气片缝隙间、压缩气体钢瓶后,叮当跳跃,好不快活。
空气里还隐约弥漫着有些恶心的试剂气味,虽然是微量反应,但是试剂的气味很浓郁,如果好好稀释下或许可以作香水吧,反正香水有毒。
环顾四散在周围的螺丝、弹簧、零部件、碎钢片,低头看了一眼完好的高压釜身,明白原来是表头爆炸了。看来高压釜还是可靠的,但是表头耐压能力不行。
略微有些沮丧,爆炸把产物和试剂溅出去不少。今天晚上的这锅反应是作废了,表头坏了也无法立即再重做一锅反应,导致明早的将无法过柱子旋蒸得到纯化的产物,好不容易预约到的核磁和质谱也只得让给其他同学。本周组会上的汇报内容必定会受到影响,还要花时间去仓库里找新的表头。
沮丧的时间不长,当前立即要做的是把这一地鸡毛打扫干净,毕竟是公共空间,弄得这么乱糟糟的会妨碍别人。还好是深夜,没有老师同学围观这一地的狼藉,以及满地拾取零件时的狼狈。
待把地面上、暖气片缝隙间、钢瓶背后等四处藏匿的设备零部件清理干净,做好实验记录锁门返回宿舍,还不到凌晨三点。至少充足的睡眠保证了,还得以在宿舍的睡前卧谈增添了新的谈资。
第二天一早,向导师汇报了昨晚的意外。导师非常紧张,赶忙关心受伤没有,叫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但是全然没有听进去,只在担忧实验进度之余暗自欣喜没有被责备。
很幸运,在电光石火的刹那间,所有的流弹都避让开来。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过去得太迅速,没有引起丝毫的警觉;并且当时运气太好,没在脸上身上甚至衣服上留下任何伤痕,没能教给一点儿教训。
直到很久以后的今天,回想起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才明白一颗手雷在手掌间爆炸却毫发无伤,是连自己也不敢相信只会发生在电影里的神闪避。
本科毕业后,来到巴黎读研。
这边实验安全的规定很完整。出入实验楼必须刷门禁卡,教职人员、博士、硕士、本科生权限各不相同。每年一次消防演练,练习疏散和灭火。严禁单独进行实验。严禁休息日加班。
可惜,在无处不彰显着浪漫、自由与叛逆气息的巴黎,这所荟萃了法国科学工程精英的学校也萃取了反抗精神的精华。讽刺的是,它名义上还是一所最为讲究纪律与服从的军校。
实验楼的电磁门,从来都是用蛮力来开的,而不是划分权限的门禁卡。
消防演练从来都是嘻嘻哈哈,大家练习点火的热情明显高于灭火。
刻板印象中慵懒散漫的法国人带头加班加点,身为以勤奋著称的中国人怎能落了下风。
彼时承担的课题是使用一种来自牛的胃部所分泌的天然产物为原料,进行一种叫钙泊三醇的药物及其类似物全合成的路径探索。从方法学走向全合成,是每位有理想的有机狗的梦想路径。
半年过去,合成路线进入到中间阶段,前面几步修饰都还算顺利,现在进入到连接碳链的关键阶段,如果可行,则这条路线将充满光明。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刚睡懒觉起来照旧去实验室加班。不同的是,今天独自一人来加班,勤奋的法国同学去地中海度假了。
一切按部就班,先用蒸馏水洗干净烧瓶,再用乙醇清洗一遍,用电吹风烤干,重复若干次充满氮气-抽真空,最终灌满氩气,称量试剂,反复充满氩气,用气球密闭,冰水浴稳定至0℃后,用注射器注入叔丁基锂启动反应。
但是,就在完成叔丁基锂注入,拔出针头时,残余的叔丁基锂暴露在空气中,针尖立即冒出淡蓝色的火焰。
大脑蓦的一片空白,旋即跳出两个大号立体仿石纹艺术字:完了,就像常玩的电脑游戏《大富翁》中资不抵债时冒出的“破产”一样。
几秒的空白过后,意识还在,四肢也还在,橱窗里的瓶瓶罐罐依旧安稳,针尖上的火焰也还在躁动不安地舞动。
“通风橱太给力了!”这是第一反应。
有机实验室严禁明火,这是全球通用的准则,因为常用的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空气里四处弥漫的都是高能炸药,在有机实验室里点火比在军火库面粉厂还要危险。
好在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大学实验室里的通风橱质量可靠,一刻不停歇的大功率换气,使得空气里的可燃气体浓度竟然低于爆炸极限。
“好在实验习惯好!”这是第二反应。
叔丁基锂引燃后,竟然没有找到其他可用的燃料扩大火势,狭窄的针尖是它唯一可以长牙舞爪的牢笼。
“能做的只有等它烧完。”这是最终的结论。
叔丁基锂已经燃烧,不烧完它是不会停的,任何尝试熄灭它的途径都只能会造成更加不可控的灾难。我能做的只有保持头脑的镇定和手臂的稳定,坚持举着针管等它烧完。
手中的针管仿佛奥运火炬,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要稳稳地举着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否则降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唯一不同的是奥运圣火不能熄灭,手中危险的火焰最好早日燃尽。
不知道过了多久,火焰终于熄灭。
理性思考时间不长,因为架在操作台上的胳膊才刚刚有些微酸。
但大脑所回顾、分析、联想、展望的,却仿佛有一生那么长。
缓慢稳当地按照规程淬灭了可能还残余的叔丁基锂并关停了反应,迅速返回住处。
回到宿舍,迅速预定下周末去尼斯的火车和酒店房间,去中餐馆大吃一顿,沐浴更衣通宵打游戏。
自此,像个巴黎人,周末和节假日全在咖啡和旅行中度过,再也没有加班,终于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淡蓝色火焰缓缓掐灭。
现在,上海公务员。
冬季的某天,正在收看廉政风险主题教育片。
期间手机推送了一条新闻,本科母校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博士后不幸遇难。点开来,正是本科实验室楼上的那间,曾常去那儿借些少用且昂贵的试剂。
关掉手机,继续认真学习,时刻警醒自己,风险无处不在。
最近,再次忙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作者:vivimice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537242860
来源:知乎
当年高中省赛一等奖(竞赛背景不算良好,但也还过得去吧),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所有基础课中,有机化学是最爱。
现在仍然保留了当年的兴趣,也没事会翻翻当年的红宝书,一直期待收藏一本品相较好的莫里森有机化学教材。
现在在国内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写了十多年代码,经历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带出来了十多个程序员。现在和很优秀的小伙伴一起工作,非常开心。
我曾经带过的很多小伙伴也有这样的困惑。他们在学校中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刚加入公司以后发现根本用不上,甚至会发现公司里面解决某些问题的方式“很LOW”(这在学历比较高、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小伙子身上尤其明显)。其实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正常,因为同样一个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和工程的角度,从码农和项目经理的角度来看都会不一样。如果只从其中某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一定会造成一定的偏见。
比如说提高一个服务的吞吐量,某个小伙子会绞尽脑汁把单个实例上各个环节的性能余量榨干,而PM则会考虑直接多部署几个实例。在这个小伙子的眼里或许会觉得这个PM没有追求,但是在PM的考虑中,多部署几个实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花费这个小伙子额外的太多时间——因为这些时间可以在别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价值。
小伙子追求的是业务的精进,PM追求的是整个项目的最优结果。两个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适用的场景。
从学校出来以后我就没有再进过实验室,更遑论有机化学工业相关的实际情况。但是我想,上面的例子或许多多少少能够帮助到你。
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己任,这是个非常值得称赞的人生目标,与君共勉。坚持实现你的目标,而不要坚持在某个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
作者:Cyberholic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678264061
来源:知乎
有机化学博士。现在做律师。
有机化学的研究需要熟练的手工劳动者,对于高智力劳动者的需求不大。这是由有机化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决定的。化学反应由其自身的规律决定,而这个规律人类只是有限地、不完善地掌握,所以也就限制了人类智力的用处。有机化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熟练的劳动者进行重复的手工操作,尝试、探索、积累数据。这种尝试是概率性的,往往并不需要智力。高智力的劳动者往往反而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就好像比较聪明的人大概会更喜欢玩象棋,而不是掷色子这种概率性的游戏。
题主的用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想法不天真。这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由儒家而来的社会使命感。也许我们都向往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都会读横渠四句而心潮澎湃。不过有机化学的现实离这个理想太远了。
题主,有机化学不缺少你的聪明才智。你需要别的平台来施展你的才华与抱负,而不负此才、不负此生。
作者:公紫小桓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607457150
来源:知乎
仔细想来是强答,不过大家似乎蛮喜欢,那我就保留这个回答。
我现在当飞行员啦。。。飞直升机,也从事航空教学工作。
(注:不少朋友想了解学飞行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学,可以留言加我微信私聊,很多东西不是一两句说的清的。几个大点可以放这里说:
第一近视眼可以,
第二学飞行年龄只有下限,没上限,申请商用执照考试的时候超过18岁、体检合格就行(现在的体检没那么变态了),
第三学这个要自费交钱或者签卖身契,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总归要一定付出的(个人更建议自费,而非“卖身契”)
第四我是专业航空公司的飞行教员,不是招生代理机构或者连飞机都没有的所谓“专业院校“,也没法帮你发红包或者砍价,
第五我是直升机飞行员,不是航班航线飞行员,那种日子我扛不住的,还是希望自由一点儿,有更多个人空间和时间,航线还是通航哪个好?这就见仁见智了
第六我热爱化学,还在学化学的朋友们也请加油,做出成果前别老想着改行,因为你们的paper可能也会到我手里审稿哟。。。嘻嘻)
本科双非大学的化学专业,硕士某211兼984.5哈哈哈大学的化学专业。本硕都拿过本专业成绩总评的专业年级第一,不是混日子过来的。虽然都没有在学历证上体现“有机”两个字,但圈内人士都清楚有机化学的无处不在。
曾经无数个夜晚点灯熬油琢磨有机波谱,也曾深得有机老教授的偏爱栽培(还给过我他主编的签名款《有机化学反应概论》) 。。。
如今点灯熬油编制直升机飞行教案,也有幸获得诸位飞行界大佬的提点栽培。
不觉得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实际上有机化学的学习能让人看透很多事情,不仅仅限于科研本身,我想这就是化学教育的哲学性。化学和航空,都是很重要的行业,都需要人。
也不觉得辜负了曾经所学,起码学生时代,我的课业成绩和成果/论文产出也是拿的出手的。而当你用到贝努力方程、水相图这些东西时,会更加庆幸自己学过化学。
不过实话实说,有机化学和飞行的关系真的很小,基本上和有机沾边的也都是物理化学部分了(比如燃烧的动力学问题)。
但我起码证明了一点:谁tm说有机化学五毒俱全伤身要命的?咱实验室跟各种有机溶剂和前驱物泡了这么多年,还不是照样通过民航一级体检。。。
欢迎更多人投身有机化学,以及所有化学领域。
化学也好,飞行也罢,都是为这个社会做实事的行业,都需要能钻进去的实干家。都要求丰富的理论知识,都要求灵巧的双手(飞行还需要双脚)。。。如果连柱子都过不好,算什么英雄好汉呢?飞行一样。
也欢迎更多人投身飞行领域,想学飞行可以找我(差不多算是强答,溜了溜了。。。)
作者:东条希一生推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816883755
来源:知乎
并不是有机化学毕业的,学位拿的化学一级学科的。04年同济本科,一直在同济呆着读到博。硕士的时候做的是配合物和金属有机,主要是配体的合成和在schlenk 线上做无水无氧的反应。博士时做的生物化学方向,AD相关。知乎鄙视链占全了吧(笑)
博士毕业后,去的日企做有机合成方面工艺研发。公司不大,不属于五百强,也算是跨国公司。
做实验很辛苦。由于是做工艺,小试到放大全程仪器监控,一小时打一次HPLC那种。常常觉得化学是个玄学,很多和理论不符。但是做多了技术越来越精进,开始琢磨更优化的反应路线和工艺,乐在其中。题主说过柱子时间长,其实柱子过多了各种技巧就会了,两三小时过完是常事。做有机本来就是纯化和反应同等重要的。实验路线设计的好,纯化起来就简单一些。但是往往会有没办法优化只能后期多纯化的情况。由于我是搞工艺研发的,设计实验要考虑生产的情况,所以纯化方式是多样的,过柱子往往是没办法的办法,或者少量委托合成节约时间。用的最多的是各种结晶方法,蒸馏和升华。很多是书上没有的自己开发的方法。
话说,过柱子我能过出花儿!什么减压柱增压柱梯度洗脱都是基本操作,我还玩过拌样时在硅胶里加点活性炭,或者加点氨基硅胶去除钯催化剂,或者用5L砂芯漏斗过2公斤硅胶之类的操作!最近我在玩儿用尽量少的硅胶过柱子。简单的产品两三倍硅胶随便整整半小时就过完了,复杂点的四五倍硅胶或者六八倍硅胶两三小时也就过完了。其实柱子过多了也就那么回事,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难那么崩溃。
AI?我看法是乐观的,有了AI确实筛路线筛反应更方便,就是多了个工具吧。不过要到能进入一般实验室成为工具的话我认为至少要再过几年。年初CPHI去看了康宁的微反应器,挺不错的,全自动进样,程序升温,在线核磁分析,用来筛反应条件真是很好啊!一问价格,打扰了,我们公司短期肯定不买。
工作其他:被公司派去各种学术会议学习,一年飞个四五次。因为上司是日本人,还要常常开电话会议,工作语言是英语和日语。并不是语言很好的人,英语06年过的六级才拿了533分,没去考托福什么的。日语N2跌跌撞撞过的。反正用着用着就熟了。最头疼的是通勤时间,目前住在黄浦区我外婆的小房子里,到奉贤海边的上海化工区要坐50分钟地铁加45分钟公司班车。不过也有好处,地铁上可以看书背单词什么的。我的N2就是地铁上学习然后考过的。
至于收入?不好意思,日企保密的。不过我刚在奉贤和闵行交界处靠自己的能力买了个小房子。位置就在五号线西渡站边上,一室一厅的二手房,才2.5万一平。父母在我31岁时就都去世了,所以什么都得靠自己。
很多人劝退化学是因为他们有实力有能力在其他领域变的更优秀。我没这个能力,只能继续做化学。只是很幸运的不在大化工,可以说我是个特例吧。我只是一个幸运的普通人。
以上です。
作者:桑晒背个包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608389710
来源:知乎
大学专业材料化学,有机化学是我的必修课,毕业后进入有一定规模的化工企业进行工作,工作四个月,毅然决定辞职转行。现在正在努力学习,准备进入互联网行业。
至于我为什么决定辞职,我对我自己的分析是:
1,国家政策以及行业趋势,决定了化工类企业的近几年的发展方向。
当时公司所在的地区正是国家点名重点进行环境治理的地区,地区内的大部分化工企业和陶瓷企业都被停产进行治理,而化工企业和陶瓷企业又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2,横向对比,收入并不高。
既然选择工作,那工作最基础的就是待遇,当时的公司所提供的待遇相较于其他行业,不低,但也绝对到不了高的程度,如果只是单纯的养活自己肯定是没问题的。
3,职业的发展的天花板一眼就可以看到。
当时刚刚入职的时候,公司将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全部安排到各个厂区,随机安排到各个车间,说的是进行相应的磨练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提升。初进车间时带我的师父,比我早两年毕业,一直在这个车间工作,而他比我多的,仅仅只有每月100元的工龄补贴。我在进入车间后,一周的时间已经可以熟练的进行所有的反应釜操作。
4,工作环境差,而且极其危险。
这点相信不用我多说,化工类企业,所有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严禁明火,而且产品和原材料大多剧毒易爆,当时我所在的车间,跟老员工扯淡的时候得知,再我入职前1个月刚刚起过大火,幸亏及时扑灭,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当时员工宿舍就在厂区旁边,在工作的四个月里,我亲耳听到过两次周遭的两个厂区里传出的爆炸声。虽然我很想好好工作,但是我真的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嘭,没了。
所以归结于以上几点,我毅然决然的决定辞职转行。
如果你也想转行,那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当时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又是怎么去考虑我的工作,生活的关系的。
第一,不要轻易的裸辞,否则很可能像我那时一样进入职业迷茫期。
最近我跟之前大学的小伙伴们联系,发现他们也有很多也跟我一样,一言不合就裸辞掉,换下份工作发现自己依旧不喜欢,再次辞掉。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是听他们最多说过的话。其实这是在透支自己的竞争力,因为在你寻求下一份工作时,HR必然会关注你的工作经历,再次,这也是在浪费你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所以,在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认清你的职业方向。
拿我现在准备进入的互联网行业为例,我当时考虑过去学代码,当一名光荣的程序员,也考虑过去做一名运营,与产品打交道。
最终我的决定是运营,首先,运营直接与产品打交道,这样的工作不容易被取代。第二,运营需要入职的门槛相对没有那么高,适合我当时的情况。第三,运营可以说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岗位,因为需要直接对产品进行干涉。第四,工作环境相较之前要更好一些,起码,我不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在你决定好自己想要进入的行业,你应充分的准备,找一家靠谱的公司和工作。
很多时候,一旦裸辞,你将面临的除了心理上的压力,还有没有收入,生活上的压力才是最大的。人在着急的时候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在这种时候,如果一个公司对你投出了offer可能恨不得立马入职工作。
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任何的准备,就盲目的进入一个行业,那么你可能得到的就是再次对工作失去兴趣想要辞职,进而再次陷入恶性循环中。
最后,当我入职互联网行业之后,我想我获得到的就是接受了一个人当三个人用。虽然这样的工作有些让我焦头烂额,但是因为喜欢,哪怕下班时间依旧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但也觉得乐在其中。
虽然,转行时的阵痛让我记忆犹新,但是生活也不总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那些我们喜欢的东西,依然不值得我们放弃。
作者:爱烹饪的配方师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248567/answer/713283642
来源:知乎
博士期间导师是院士,基本上没什么时间管我,于是申请了两年联合培养在美国Georgia Tech。一所还不错的学校,出了两篇文章(JOC和JMC)。回国后水了一篇TL,一篇专利。
总体来说厌倦了高校的纯科研,或者说我的能力不够做科研吧。
于是投身于工业界,先是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化妆品公司做管培,然后研发,现在在一家五百强原料公司。还不错吧。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挺好的。
持续学习Formulation的东西,持续学习英语,持续学习团队管理。挺好。
知乎用户:
开奶茶店。
其实原理差不多,茶300ml+150ml奶液+21ml果糖,嗯,注意液面平齐(手动狗头)。装杯打包。
薯条150克,容器去皮。加入原料,称三次(滑稽)。入油锅。
你看,这些都是一样一样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