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按海报,直接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腾讯会议”观看课程。
2. 可通过下载“bilibili app”,搜索:凌恩生物,观看课程。错过直播的小伙伴不用难过,点击下面链接让您一期都不落下!
https://space.bilibili.com/526897465/channel/collectiondetail
往期回顾
【第96讲】舒龙飞:原生生物阿米巴的前世今生:历史、现状与展望
【第91讲】郭雪:气候变化情景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演替和功能响应
【第89讲】马海鲲:微生物组装配机制与一体化健康
【第85讲】周新刚: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理与根际调控
【第82讲】王淼啸:微生物群落生态中的社会学原理——以代谢分工群落为例
【第78讲】孙新:从土壤动物的视角探究自然-农田-城市土壤健康
【第77讲】袁军:根际微生物组与土壤障碍消减点击查看
【第75讲】蔡磊:镰刀菌多样性及其病害胁迫下的植物与微生物组互作
【第62讲】王守创:多组学整合分析揭示植物代谢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第61讲】李乐园:iMetaLab Suite宏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第59讲】张家超:Go beyond “Abundance” --肠道微生物组突变研究
【第57讲】吴凤芝:减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多样性栽培模式及根际生物学机理
【第56讲】贺志理: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硫磷循环及其耦合机制
【第54讲】戴传超:植物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与作物互作关系的研究
【第53讲】蒋建东:除草剂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菌群:从认识到改造
【第51讲】宋毅:战争与和平: 植物招募益生菌拮抗病害机制浅析
【第50讲】崔中利:捕食性黏细菌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及其农业应用
【第48讲】袁梦婷:描绘“看不见”的世界:土壤系统中的微生物生态网络
【第45讲】周顺桂:从土壤微生物电化学到光电化学:15年研究之浅见
【第44讲】刘小京:与盐碱地和谐共生-关于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思考
【第43讲】袁志林: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一类被忽略的根系有益微生物
【第40讲】姚槐应:土壤碳氮循环的微生物生态机制
【第38讲】徐凌:利用全基因组促进可持续农业
【第37讲】梁玉婷:农田土壤微生物共存与功能识别调控
【第36讲】杨云锋:增温情景下北极土壤微生物的碳排放机制
【第35讲】李荣:新型微生物肥料研制与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控
【第31讲】蔡鹏:土壤生物膜与环境健康
【第30讲】时玉:微生物地理分布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第29讲】王建军:全球变化下的山地水体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及机制
【第26讲】李香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
【第24讲】蒋瑀霁:红壤团聚体尺度养分转化的生物学过程:线虫-微生物互作机制
【第22讲】陈迪马:土壤微食物网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
【第21讲】刘满强:干扰和恢复下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研究及热点问题初探
【第20讲】李琪:土壤微食物网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
【第19讲】吴纪华:从土壤线虫剖析入侵植物对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18讲】孙波:气候-作物-施肥-土壤对养分转化微生物的影响
【第15讲】张瑞福:根际微生物与根系互作:从益生菌根际定殖到根际微生物组装配
【第14讲】白洋:根系微生物组与植物互作在绿色农业中的潜力和应用
【第13讲】蔡祖聪:土传病原菌与作物土传病
【第12讲】何俭:噬菌体羊皮卷——生命体模式
【第11讲】王光华:土壤病毒的研究机遇与挑战
【第08讲】韦中:根际免疫与噬菌体靶向调控
【第05讲】邓晔:宏基因组技术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第03讲】牛犇:简化合成菌群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料团队
微生态与根际健康实验室
Lab of rhizosphere Micro-ecology
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探索前沿学科交叉
创新根际微生态研究、培养产教研创新人才
提升环境土壤生物一体化健康
竞争求发展,合作谋共赢
Competition & Cooperation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