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些作曲学生尖叫吧

文化   2024-11-29 11:19   上海  

 流
 气

 资


年轻人喜欢聚在一起搞事情。有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搞创作,搞音乐会。

在学习音乐的年轻人里,最为独特的“品类”可能就属作曲和指挥了。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自给自足,但指挥专业的学生需要乐队配合,怎么也得至少两台钢琴吧。否则,难道让他对着镜子指挥?(此时脑海里自动浮现出那些动作很帅,好像真的对着镜子练过的一连串指挥的名字)

作曲更是了。所以有些学校把这两个奇葩专业放到一起了。

有人把曲子写完打印出来看成作品的诞生。

其实不是。作为印刷品的曲子只是出现生命的征兆,作品化成音响才是生命的降生。除了一些电子音乐之外,大部分作曲写的曲子都需要有一个团队来演奏/演唱/指挥。

打个人见人爱的比方,曲子写完就像是受精,曲子演完才叫是诞生。受精和出生的关系,欢迎细细品味下。

有一群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作曲专业的本科生,自己搞创作,自己搞演出,完成了作品生命从受精到降生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不容易。

音乐会举办,大众看似司空见惯,其实是由一系列不可跳跃和不可省略的步骤组成的。专门做音乐会的人对这套步骤了如指掌,操作丝滑,大众会觉得易如反掌。

对于这些本科生来说,无论是搞创作还是搞演出,都可能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

为此,他们要面临很多困难,挑战很多未知。

为了办音乐会,要写作品吧,几个人来演和作品时长都需要提前考虑。

举办音乐会当然需要钱,找甲方,立项,报批,申请经费,都是让人晕眩的步骤。

项目确立了,得找合适的档期、场地和演出人员,这其中不知道牵涉到多少来来回回的沟通,也不知道请了多少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演出进入排练阶段,有的年轻人一言不和不干了,还得找人救场。处理突发事件很锻炼人。

这时,还要为演出的宣传和推广操碎心。

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的大五本科学生杨泽昊,发起、策划并制作了这台包含八位同学创作的十一部作品,并由三十五位同学演出的长达两小时的音乐会。

音乐会于11月26日晚在几乎座无虚席的上音歌剧院民乐排演厅举行。

在台上,学生们是作曲。在台下,杨泽昊和他的团队化身为舞台监督、主持、灯光、乐务、催场、场务,还有发节目册的服务员。

十一部风格迥异,横贯中西的室内乐作品竞相上演,编制上从独奏、弦乐四重奏到小型重奏一应俱全,融入了器乐和声乐。学生们的音乐创作尽显过人才思和成熟语汇,它们的想象力、实验性、音乐感和青春值均在线。每部作品都像是DNA一样,透露着作者钟意的音乐素材、擅长的创作手法,以及他们所理解的现代音乐

为他们尖叫好不好?

音乐会花絮 © KLASSIKOM

潮人谈亦很高兴作为媒体支持进驻这场音乐会的排练及演出。据报我们的logo在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内的大屏幕上每隔20分钟晃一下,一连晃了好几天,有没晃晕你的眼?

特派专员与杨泽昊与邵跃哲 © KLASSIKOM

使用潮人谈单机位暴力镜头美学拍摄的完整音乐会视频业已放出,覆盖潮人谈/KLASSIKOM境内外全平台。

潮人谈很乐意与愿意把我们当做朋友的作曲家和学生们成为朋友。

*********

加入潮人团,力挺潮人谈。2021年起泳池派对改为邀请制,不再接受报名。入团/合作请加客服微信号chewingtang

No. 2 5 4 1

潮人谈
另一种声音 另一类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