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病从口入”关 | 带你了解食源性寄生虫病(一)——肝吸虫病

健康   2024-11-05 16:30   安徽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饮食多样化和口感新鲜度,但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给食源性寄生虫有机可趁,给我们健康带来威胁。下面带你一起了解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管内所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据有关文献记录,肝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

华支睾吸虫发育过程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人是如何感染肝吸虫病的?




华支睾吸虫完成整个生活史需要经历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如沼螺、豆螺等;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和虾),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

人主要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或虾而感染。

肝吸虫的各期形态和生活史是这样的↓↓↓


感染后有什么临床症状?




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因人体寄生虫数的多少、病程长短、机体抵抗力或免疫状态的不同而异,主要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肝吸虫病

主要是因一次大量食入肝吸虫囊蚴而致。起病急,上腹部疼痛和腹泻,疼痛呈持续性刺痛,进食后加重;3~4天后出现发热,常伴微寒,体温可高达39度以上;继而出现肝大,可出现荨麻疹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慢性肝吸虫病

反复多次小量感染或急性期未获得及时治疗,均可演变为慢性肝吸虫病,慢性肝吸虫病一般起病隐匿,症状表现不一,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可表现为无症状或仅有胃部不适等;中度可出现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重度表现为症状加重,晚期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等。

感染肝吸虫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规范治疗。


如何避免感染肝吸虫病?




人体感染肝吸虫病的途径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造成,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鱼、虾要烧熟后食用。同时,要多举措开展防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加强水产品鱼虾检疫,堵截感染来源;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积极治疗病人、带虫者以及病畜,有效控制传染源。

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把好“病从口入”关。


稿件来源:地病科

转载声明:转载“合肥疾控”稿件,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精  彩  回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空气维生素

氟斑牙是什么?

紫外线灯使用攻略

扫码关注我们

预防疾病
为人民健康服务


合肥疾控
合肥市疾控中心传播健康知识的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