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委在津召开2024年永定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协同监管工作总结会,标志着为期10个月的协同监管工作圆满收官。
今年3月以来,海委深入落实海河流域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协作机制,联合京、津、冀、晋、蒙5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永定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协同监管,对流域内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全面摸排、集中整治、从严查处,全年共排查项目446个,发现并督促201个违法违规项目完成整改,以实际行动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 谋好协同监管之“局”
海委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统筹、协调、监督作用,经与京、津、冀、晋、蒙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研商,牵头印发了协同监管工作方案,统一监管流程和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指导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从人员、技术等方面保障协同监管顺利开展。同时,聚焦排查、整治等关键环节,严格质量和进度把控,对监管进度实施月调度,在重要节点组织召开推进会,持续加强指导督促,为协同监管谋划好顶层设计。
强化科技赋能 落好问题排查之“点”
充分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地上查、天上看、动态管”,对流域内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全覆盖排查。海委聚焦“大面积扰动、大方量取土弃土、大范围高陡边坡”等水土流失风险隐患,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现场复核相结合手段,发现违法违规项目11个。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区域内全部446个在建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逐县形成违法违规项目名单和工作台账。
强化协作配合 绘好上下协同之“面”
海委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流域统筹协调和区域属地监管职责,构建了“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流域+区域”协同监管新格局。海委积极发挥重大项目监管的典型带动作用,会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涉及铁路、输变电、机场等行业的5个重大项目开展了联合检查,并指导督促地方对违法违规行为精准查处、靶向施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有效整合监管资源,加大执法力量投入,共查处违法违规项目201个,做到了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处、查处一处、销号一处。
下一步,海委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部署,不断巩固流域和区域协同监管工作格局,持续加大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力度,推动流域协同监管取得更大成效。
责编: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