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岸人民币市场运行机制
1. 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的区别
交易场所:在岸人民币(CNY)主要在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离岸人民币(CNH)则是在中国境外(如香港、新加坡、伦敦等)进行清算和交易。
流动性来源:在岸市场受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和相关监管部门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管理;而离岸市场更依赖于境外商业银行、国际机构投资者等多元化主体提供的流动性,其波动较易受到国际资金流动、市场情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 离岸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
市场供求决定价格:CNH更多地受到国际资金流动与市场供求的影响,交易主体不仅包括对人民币有真实需求的企业,也有投机和对冲需求的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因而市场定价通常反映全球对人民币的预期和定价权。
与在岸汇率的互动:一般情况下,CNH与CNY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同。离岸汇率(CNH)由于可跨境资本流动相对较为灵活,短期内可能出现偏离在岸汇率(CNY)的情况。若偏离过大,会触发套利或套汇交易,从而促进CNH与CNY价格的再收敛。
2024年境内外价差图
2024年CNY/CNH走势图
3. 离岸市场运行特征及作用
汇率发现功能: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离岸市场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汇率试验田”的角色,为人民币形成更市场化的价格提供“外部视角”。
风险管理与投融资功能:企业和投资机构可以在离岸市场上进行人民币计价的融资、对冲和理财;同时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资产配置的渠道。
政策“桥头堡”:离岸市场有助于央行观察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态度,也为央行调控汇率预期、干预过度投机提供了便利平台。
二、央行稳汇率的管控逻辑
1. “稳汇率”≠“死守”某点位
核心目标:稳定预期和市场秩序
央行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需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意味着汇率会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自动调节,并非一成不变、死守某个固定水平。央行更关注的是汇率波动的节奏与幅度,防止出现非理性和过度的单边行情。
预期管理:防止一致性贬值预期的自我强化
当市场形成“一边倒”情绪时,短期内汇率容易受到情绪的放大,甚至出现“市场一致性预期—汇率超调”的负反馈循环。央行在此时常通过公开表态、窗口指导、逆周期调节等方式,纠偏过度波动,稳定市场信心。
2. 离岸央票增发:重要的对冲与预期管理手段
离岸央票(CNH央行票据)概念:央行在香港等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央票,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一旦央行增发央票,能有效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令投机资金做空人民币的成本提高,从而抑制过度投机。
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效应:离岸央票的发行规模、期限以及频率,都会成为市场观察央行“稳汇率”决心的重要参考。近期央行大规模滚动续发及增发离岸央票,向市场传递了明晰的态度:汇率不会容忍过度单边贬值。
3. 逆周期调节手段多元
逆周期因子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央行可在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也可以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抚平短期内的过度波动,提升市场理性预期。
远期售汇、外汇储备运用:央行还可采取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灵活使用外汇储备干预等方式,为市场“降温”或“注温”,避免汇率出现踩踏式行情。
市场化与稳定性的平衡:中国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央行仍保留了丰富的政策工具和极强的调控能力,尤其在人民币出现异常波动时及时介入,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未来CNH走势及影响因素
展望2025年,人民币的走势将是在多重内外部变量交织影响下的综合体现。
1. 外部因素继续作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因素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经贸政策与地缘政治
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若出现新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波动,从而加剧CNH的短期波动。如果国际环境逐渐回稳,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则有助于离岸人民币回稳或反弹。
2.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受到国内经济恢复强度与国际经济形势动态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
经常账户和贸易竞争力
中国经常账户常年维持顺差格局,出口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弱化;随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提升,离岸市场对人民币形成更理性的定价,这些都对人民币形成中长期的支撑。
宏观政策与经济发展
国内政府和央行有较大的政策空间来稳增长与调结构,若在关键时点推出实质性、含金量高的利好举措,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也会增强,支撑离岸人民币的相对强势。
3. 市场情绪的变化与技术分析层面的因素同样是影响汇率波动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汇率“脱敏”趋势
近几年,市场对人民币突破某关键点位的“恐慌”逐渐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汇率双向波动”环境下更加成熟,能通过衍生品等方式对冲风险。
资金进出和投机力量
当离岸人民币价格出现单边趋势时,大型投机机构通常会尝试交易该趋势。但央行往往会通过调节离岸流动性和政策表态来对冲投机。投资者需要警惕短期波动,但也要看到官方强有力的市场管理能力。
四、结语
离岸人民币(CNH)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汇率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功能。其价格更多地受国际资本流动、外部经济环境以及投资者预期影响,表现出更灵活、更具国际市场定价的特点。
从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增发离岸央票、提高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到多次向市场释放稳定汇率预期的信号,可以看出:
央行的调控能力与决心仍然充足。凭借逆周期因子、外汇储备与多元调控工具,央行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有力地对市场预期进行矫正。
人民币并无“持续大贬值”的必然趋势。国内经济仍具备较强韧性,经常账户长期维持顺差,宏观政策空间相对充裕,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人民币走出过度单边波动的概率较小。
市场对于大幅汇率波动逐渐“脱敏”。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参与者对于汇率的弹性和波动容忍度也在提高,因此短期贬值或升值并不会引发过度恐慌。
在未来,CNH走势仍将受到外部美元强弱周期、国内经济政策含金量、国际经贸形势演进等多重因素影响。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稳步恢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央行积极、精准的管理模式持续发挥作用,离岸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进行双向波动。对投资者而言,建立更加成熟的汇率风险意识和管理手段,才是应对汇率市场长期波动的不二法门。
来源:跨境易融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