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怕痛?

文摘   2024-11-11 16:45   天津  

疼痛,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频繁的感受。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0 年提出 “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自 2001 年起,疼痛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 “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怕痛?

女性往往需要忍受分娩带来的剧烈疼痛,因而有些人可能以为女性对疼痛的耐受力比男性要高。其实不然,临床观察及研究表明女性对疼痛反应比男性更敏感,即女性的痛阈低于男性。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怕痛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 神经纤维更多:女性皮肤里的神经纤维密度比男性高,比如面部每平方厘米女性有34根神经纤维,而男性只有17根。这让女性对疼痛更加敏感。
  2. 激素影响:雌激素等激素影响女性对疼痛的感知,像经前期和妊娠期,女性对疼痛更敏感。比如,妊娠期女性偏头痛的几率是男性的6倍。
  3. 大脑反应部位不同:男性感到疼痛时,更多用大脑思考部分来分析痛感;而女性则是情感区域活动更强,这使女性更容易受到疼痛的情绪影响。
  4. 社会文化因素:女性更愿意表达疼痛,而男性则常常因为性别角色的影响,选择忍耐。



忍“小痛”可能致“大病”

有些疼痛可能是疾病的信号,也有些疼痛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当疼痛超出了自身调节范围,如持续性情绪低落、反复发作的剧烈的躯体疼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专家提醒,忍“小痛”可能致“大病”,别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发生,以下几种疼痛时则需尽快就医


颌、喉、胸、肩臂或腹部疼痛

这都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要注意心脏病的典型症状不是疼痛,而是不适。除了胸前区,心脏病发作引起的不适还可能出现在喉、颌、左肩臂或者腹部。


主动脉夹层的首发症状就是胸背部出现无法忍受的撕裂样疼痛,一旦出现要立即就医。


牙痛

有一种牙痛,是心脏发出的预警信号,医学上称为“心源性牙痛”,如果不能及早识别,甚至有致命风险。

腹痛

最常见的是阑尾出现问题,胆囊和胰腺问题、胃溃疡以及肠道梗阻都可能出现腹部疼痛,这些疼痛可能还会伴随腹肌紧张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头痛

虽然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但剧烈头痛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脑出血或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特别是突发、剧烈的头痛,不能轻视,需尽快检查


发生疼痛时,能否自行服用止痛药?


很多人习惯在疼痛时自行服用止痛药,但这可能掩盖病情,导致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如果疼痛不缓解且有加重趋势,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镇痛处理。




如何摆脱疼痛?

急性疼痛通常是突发的,持续时间较短,常与手术、创伤或疾病有关;慢性疼痛则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常是急性疼痛的延续,需明确病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急性的疼痛是由麻醉科医生处理的,而持续的慢性疼痛,则常是由康复医学科医生处理的。


实际上,在康复医院的门诊,约有半数患者是因为疼痛而来的。例如各种癌性疼痛、带状疱疹、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各种头部神经痛等)、颜面部疼痛、颈部疼痛(椎病等)、肩周炎、腰背痛(肌筋膜炎、小关节紊乱、腰部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管狭窄等)、肢体退行性骨关节病(膝骨关节病等)、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闭塞性血管炎以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疼痛只是一个症状,或是一个综合症。因为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同,所以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除了药物治疗,康复医院还采用多种方法来缓解疼痛:

3.1 物理疗法

1.电刺激疗法:通过使用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等设备,对疼痛部位进行电刺激,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例如,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电刺激疗法可以帮助减轻神经压迫引起的疼痛。
2.热疗: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红外线灯等设备进行加热,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对于关节周围肌肉原因造成的疼痛,超过 48 小时之后可以选用热敷的方法,可以活血化瘀然后减轻痛苦。

3.冷疗:使用冰袋、冰块等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急性受伤时,可在 24 小时内冷敷。

3.2 运动疗法: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例如,对于骨关节疼痛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及针对特定关节的康复训练。


3.3 手法治疗:

可刺激或反射性刺激自主神经,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还可以松解局部粘连。临床适应证有:软组织急性扭伤、慢性劳损、关节粘连、椎间盘突出症、肌肉痉挛、肩周炎等。

对于皮肤破溃部位及运动器官的感染性疾病禁止手法治疗。


3.4 针刺疗法

针刺镇痛适用于各类头痛、颈肩及上肢痛、胸背部及腹部疼痛,各种原因所致的腰腿痛,各类手术镇痛等,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3.5 行为治疗

通过生物反馈、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对疼痛的反应,培养健康行为,减少用药和就诊次数。

1.生物反馈 已证明对部分慢性疼痛有效。是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调节血压、心率、胃肠蠕动、皮肤温度等,从而达到消除或缓解疼痛的一种训练方法。


2.认知行为调整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构成和处理过程来帮助患者学习自我控制和自我处理疼痛的能力。临床上常采用注意力转移,疼痛想象移除、意念集中、意念分离等方法。


3.放松训练 包括肌肉的完全放松、腹式深呼吸、意念、瑜伽功和自律练习等


3.6 神经阻滞和局部封闭

是帮助缓解顽固性疼痛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简单来说,它通过特定的注射来阻断疼痛信号,从而减轻痛苦。


本文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向下滑动查看)
[1] 贾慧刚,李秀敏,许海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物理治疗[J].吉林医学, 2012, 33(8):2.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2.08.054.
[2] 赵英.慢性疼痛的产生机制(3)[J].中国临床康复(14):42[2024-10-18].
[3] 陈健.内外科疾病康复学(供康复治疗专业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黄国志.康复治疗新技术在骨关节疼痛康复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5] 蒋小燕,南登崑,郭铁成.疼痛的康复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1, 21(003):110-114.DOI:10.3870/j.issn.1001-117X.2001.03.004.
[6] 喻金洪,王荣,陈进凯,等.脊柱源性疼痛康复治疗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5):2.DOI:CNKI:SUN:WMIA.0.2019-75-210.




编辑:梁子










天津健嘉康复医院
天津市医保定点机构 · 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医院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精准康复 · 健嘉呵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