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水长安文旅视频号2023年推出了“民宿大叔讲故事”系列视频,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根据大家后台留言要求,我们在新的一年,将视频内容整理完善成文字版,并以“故事详解”、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展现“长安处处有故事,我们民宿故事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我们民宿故事多(28)——种稻水田里,悠然见南山。
西安南部沿山一带区县,自古就有酿造黄酒的传统,其历史还早于浙江的绍兴,酿酒原料就是陕西喜剧演员郭达在央视春晚吆喝的“换大米、换大米”的桂花球大米,2000多年前就是我们长安、鄠邑人给秦始皇的贡米。现在长安、鄠邑,沿山一带大面积的恢复了桂花球大米的种植,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酒的酿造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详解一:种稻南山下
据史料记载仰韶文化后期,水稻从我国东部、南部传入关中地区,农人依托出自秦岭北麓数十条大小河流形成的密集水网,在古长安城南沿山一带地区,开始水稻种植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据传比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植还要早。
正是得益于一泓泓清水的润泽,产自终南山下的大米,粒粒如玉,浑圆透亮如珠,使得这里年年仓廪丰实。所获大米用做民众口粮外应是略有剩余,而具备了谷物酿酒的首要条件,使得长安、鄠邑两地自古就有酿造黄酒的传统(前篇文章中已详述),据民间说法其历史早于浙江绍兴,我们从诸多酿酒史料记载中研判得出两者应属于同一时期。
秦岭北麓长安、鄠邑一带所产之米,因其颗粒如珠,透亮如玉,煮粥、蒸饭散发桂花的清香,俗称“桂花球”大米,当地传说其乃太上老君金丹化成,珍视之情非同一般。1991年春晚,陕西喜剧演员郭达用一袋桂花球大米,要换两袋面粉,足见其价值不一般。回溯历史,西周时做为京畿之地的长安、鄠邑两地的水利灌溉设施曾得到过整修,一度出现了“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景象。两千年多年前“桂花球”大米,成为献给秦始皇的贡米,吕不韦,在他编撰的《吕氏春秋》里,就夸稻米“舂之易而食之香”,或所写的就是“桂花球”大米,毕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公元前202年,西汉立国,刘邦取渭河南岸的长安乡之名,为国都的名字,直到新莽政权时期,酷爱改地名的王莽将长安改为“常安”,后来正统回归后又复其名——长安。遥想当年,开国之主立于城池之巅放眼南望,只见田陌纵横,物产丰富,心中亦是自豪的吧。汉武帝时期的《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公元前138年刘彻在长安城南游猎时,用“驰鹜禾稼稻粳之地”来描述,可见当时长安地区的水稻种植已相当普遍。随着稻田种植规模的稳步扩张,朝廷还设置了稻田使者这个专职岗位,史料记载当时稻米的田租税收(稻米因为经济价值高,是历代王朝的重点课税作物),一度比周边郡县要重,从侧面说明了水稻的收益较其他农作物要高一些。详解二:唐人对“桂花球”大米的喜爱
西汉之后800多年,李唐在长安定都,彼时的唐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有百万之众,但仍以农业为国之根本,关中沃野繁茂的稻田、麦浪、桑麻支撑起了大国的根基,在其鼎盛时期,杜甫回忆农事生产的盛况时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特别提到了水稻,可见它在民生中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关于杜甫与长安大米的故事,话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困居于此的杜甫,到朋友王倚家,友人见他面有菜色,立即派家人去米铺赊回“香稻”(“桂花球”大米),请妻子下厨做熟,杜甫食后顿觉来了精神,为报答朋友的一饭之恩,特意写了首感怀诗“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不仅慰藉了辘辘饥肠,更是代表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王维曾出长安城,前往辋川时看到沿途的片片稻田,写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句子,如同一幅充满诗意水墨的画。在杜甫离开若干年后,白居易来长安求取功名,以诗文拜谒顾况,见到眼前平平无奇的少年郎,老人家捋着胡须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方才信手翻看他的诗,后来的情节是白居易留在了长安,食有“桂花球”大米,并且还买了房子,但长安稻米的价值意义,却凸显无疑。
晚唐的京兆世家子弟韦庄,秋日站在鄠邑的水稻田,以一个食客的视觉,写下了“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的句子,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稻田中已经开始养稻花鱼了,配以新稻吃起来更有味道吧。
唐代朝廷非常重视长安、鄠邑的水稻种植,并多次修建水利工程,下令拆毁与水稻田争夺水源的碾硙(河道上的水磨坊),唐代宗就曾取缔过数十座碾硙,包括女儿升平公主的两座,以此保障稻田用水,进而实现“公私仓廪丰实”的喜人景象。在唐代八大水稻贡品产区(绛州、常州、苏州、京兆、婺州、湖州、扬州和郢州)中,就有京兆府(当时涵盖关中22个县,包括长安、鄠邑)可以看出,虽然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成为稻米种植的主要区域,但长安的水稻田依然引人注目。
古长安城南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汉、隋、唐等朝代多次修整漕渠,扩大农田灌溉,一度出现稻田万顷、桃柳成林的景象。至清朝末年,仅长安的水田面积已有4.5万亩之多。建国后1949年至1989年,通过40年大力发展,稻田面积最多时达10万亩,更是“麦浪山原满樊川,蛤蟆滩里尽稻田”,与之相邻的鄠邑稻田面积同样有所增加。
1990年以后,由于水利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长安、鄠邑稻田面积急剧萎缩,水稻一度从当地消失,“桂花球”大米,渐渐成为了老西安人的味觉回忆,曾经“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的场景不复存在。为了找回曾经的那个“小江南”,近年来,长安、鄠邑加大水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研究制定出台水田种植相关扶持政策,探索立体化养殖,发展农旅结合等措施,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原种植水稻的很多地区诸如长安的王莽街道、王曲街道部分村子,以及鄠邑的曲抱村等逐渐开始稻田复耕,让“桂花球”大米重回大家视野,成为餐桌上的食物,人们被一块块稻田滋养着,走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幸福岁月。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