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水长安文旅视频号2023年推出了“民宿大叔讲故事”系列视频,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根据大家后台留言要求,我们在新的一年,将视频内容整理完善成文字版,并以“故事详解”、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展现“长安处处有故事,我们民宿故事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陌上花栖民宿
陌上花栖民宿东邻的是杨庄街道,隔库峪河与蓝田县汤峪镇相望,南依秦岭与柞水县接壤。辖区内山、塬、川、水皆备,沟、河、渠、岭纵横,库峪河、扯袍峪河水量充沛,东沟、许家沟、三合、野狐沟水库水面广阔。库峪太兴山是道教名山,人称“终南第一峰”,唐朝就有“南武当、北太兴”的美誉,“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杨庄街道(以下简称“杨庄”)位于长安区东南部,东隔库峪河与蓝田县汤峪镇相望,北邻引镇街道,南依秦岭与柞水县接壤,如同长安东南的一颗明珠,在太兴山脚下熠熠生辉。这方沃野之上山、塬、川、水皆备,沟、河、渠、岭纵横,使这片自然山水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徐徐图展于大地之上。杨庄之美离不开水,说起水必先介绍位于其境内的库峪和扯袍峪。库峪,长安区东边的第一条沟峪,全长18公里,东邻蓝田汤峪,西与大峪隔山相望,古称“苦峪”,因山峪中河水入口苦而得名,据《魏书·地形志》载:“其地水甚苦涩,乃曰苦谷”,后来慢慢的转音为“库峪”。直到近现代人们发现,库峪内蕴藏产量丰富的金银等贵金属,所以有可能是受其影响河水中含有某些矿物质,使水变得口感苦涩,但库峪河也因水量大,成为不可多得的农业灌溉用水。
库峪西、大峪东,有一条较小的峪——扯袍峪,峪长仅4.5公里,《水经注》记为“斫磐谷”。关于为什么后来唤作扯袍峪,主要有两个传说,一是唐王李世民游猎至此,被峪中荆棘挂破龙袍;还有说王莽追刘秀时,都扯到了刘秀袍子的一角,还是被其跑掉。后来人们根据传说将这里称之为“扯袍峪”,不知哪个传说更可信,大家且当茶余饭后有趣的消遣听吧。扯袍峪因帝王传说闻名,也会因扯袍峪河的一泓碧水被传颂。峪中两山夹道辽远,一溪中流恬淡,不似库峪河湍急,河道总长不过4公里,河水清澈见底,入口沁人心脾。扯袍峪河流出峪口后形成了一个小水库,成为周边村落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回望出自秦岭北麓的库峪河和扯袍峪河,不由得想起近年来大家送给杨庄的一句话,“美不美,看一泓杨庄水”。丰富的水资源为这里注入了水的灵气,而后建成“十库三十六坡塘”(部分水库在“我们民宿故事多(24)中已有详解”)如同大大小小的明镜般,散落在12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许家沟水库、东沟水库、三合一水库等,通过“东水西调”承担了周边农田的灌溉任务,同时还向西安护城河、兴庆公园、曲江南湖等景点供水,成为城市供水网络的生力军,发挥了水安全保障作用。从高处俯瞰,大小库塘遍布杨庄全境,步入其间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乡,而这里也被誉为“西安的小江南”。杨庄境内的太兴山,在历史上就有“南武当、北太兴”的美誉,于千峰竞秀的终南山里,它是独领风骚的“终南第一峰”,集高、险与人文于一体。让我们沿着库峪的盘山小道攀援而来,去了解这座山的传奇。太兴山最高点海拔2340米,岱顶海拔2320.5米,险可与华山争雄,秀可与黄山媲美,苍松翠柏、曲径通幽、群峰挺拔,早在隋唐时期就已成为道教圣地,留有众多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遍布山中的八宫、一观、七殿、九洞、两楼、两庵及宝丰寺、慈恩寺构成了太兴山的文化基底,其上保存至今的文物有隋末唐初建金殿一间,石像五尊,铁狮头等残垣,明铸铁像六尊、铁钟一口、小铁庙二座,清代碑刻等。最令太兴山被人称奇的是坐落于山顶的铁庙,据传足足有一吨重,立于悬崖绝顶之上,呈现出一种孤绝于世的雄风,令人叹为观止。关于铁庙的故事,民间说法是清康熙(又说是嘉庆)年间蓝田县孙家坡孙万福,见山顶庙宇破烂,他带领周边村民修整庙宇,据传他用神功背近千斤的铁庙上山安置,虽是段传说,但却衬托出孙万福建庙的至诚之心。然而从当时的铁艺技术出发,以及人的体力而言,铁庙应是在山下按照设计,拆分铸造后逐一搬到山顶进行组装,并对接缝进行焊接,而让世人误认为铁庙是一个整体。除了孙万福修庙之外,关于铁庙还有很多传说,有说是太兴山里的道人,请天界的大力士扛铁庙至山顶,也有说是道士们把铁块运到山顶,在山顶铸造而成的,从这些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中,我们看到古人的智慧。或正是因为有了这座铁庙,使这座山又有了“铁顶武当太兴山”之称,吸引无数人前往登顶膜拜,一览绝世容颜。从山巅的铁庙,沿着曲折的小径返回,在山脚再会闻名遐迩的磨针观。据传“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话说彼时的真武大帝在太兴山岱顶修仙几十年不能成道,境界无法精进,心灰意冷下山时,碰见有人用铁棒磨针,而后顿悟返回山中修炼,终得大道,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磨针观。传说固然缥缈,但是磨针观的历史底蕴却非常深厚,庭院中的那只铁杵上“康熙十四年置”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乾隆、道光均对道观进行了修建,字迹清晰的碑刻见证了这一历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以太兴山之名是曰于玄天上帝(真武大帝)之钟灵焉。”这段文字便是道光十一年所立的碑记,为磨针观增色不少。磨针观门前小河边的乱石处,生长着一棵200多年旱柳,成为了点缀于此的一道风景。这株旱柳树高七米,主干内部中空,虽历经风风雨雨,却屹立不倒。它的枝干坚韧,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顽强。古树与道观相得益彰,共同续写着太兴山的传奇。*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