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的脑水肿到底是个啥?

学术   2024-11-15 20:02   湖北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水分增多,脑体积增大,这多种疾病伴发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本质不是—种独立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两大类,即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疼)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如失语)。

01、疾病类型



根据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可分为三型:血管源性脑水肿(VCE)、细胞毒性脑水肿和间质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brain edema)最为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脑外伤、肿瘤、出血、梗塞、化脓性脑膜炎.铅中毒等。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与水分渗出,导致细胞间隙有大量液体积聚,形成脑水肿。


细胞毒性脑水肿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缺氧,如心脏停跳、窒息、脑循环中断(缺血)等,均可引起细胞毒性脑水肿(cytotoxic brain edema),也称细胞性脑水肿。某些内源性中毒(尿毒症、糖尿病)、急性低钠血症(水中毒)、化脓性脑膜炎等也可引起这种类型的脑水肿。本类脑水肿的主要特点是水肿液主要分布于细胞内,细胞外间隙不但不扩大反而缩小。


间质性脑水肿


间质性脑水肿(interstitial brain edema)主要发生于阻塞性脑室积水时,当肿瘤、炎症或胶质增生,堵塞了导水管或脑室孔道时,便可引起脑积水和相应脑室周围白质的间质性水肿。


02、症状




脑水肿的临床表现视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而异。轻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重者引起—系列功能紊乱。


典型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


脑水肿常会引发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为头痛、头晕、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早期可出现脉搏、呼吸频率减慢及血压升高等代偿性表现,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持续进展、恶化,则可诱发意识障碍及脑疝。


脑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


局限性脑水肿多表现为脑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多发生于局部脑挫裂伤病灶或血肿周围,症状常表现为癫痫及瘫痪。脑水肿范围扩大并波及语言中枢时可引起失语症,累及运动中枢时则可引起肢体活动障碍。


伴随症状


患者还会伴发原发疾病的症状,如颅内感染的患者可能合并发热;颅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引起视野缺损、视力障碍等;脑出血患者还可能伴有长期血压波动引起的头晕等。


03、相关检查



医生查体


查体重点内容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体征的检查(如视乳头水肿),以及神经功能的检查如语言、肢体活动、肌肉力量、感觉等等。


此外,当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还需要检查是否合并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


影像学检查


CT


主要表现为脑回变粗、脑沟变浅、脑实质密度降低,伴有出血者的脑实质密度可出现不同程度增高,脑水肿严重并导致脑室受压时,CT可见脑疝形成。可用于诊断脑水肿,同时对原发疾病的诊断也有很大价值。


磁共振检查(MRI)


脑水肿细胞内或细胞外水分增加,可表现为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其中前者表现较为突出。伴有出血者,会随时间推移,MRI表现出混杂信号。MR不但可以用于诊断脑水肿,还可同时观察引起脑水肿的原因。


04、鉴别诊断


脑水肿的鉴别诊断,重点在于引起脑水肿的原发疾病诊断。几乎所有的颅脑疾病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脑水肿。总体上颅脑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MRI等影像学检查,部分还需结合血液化验指标综合诊断。



05、治疗



急性期治疗


及时应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避免头颈部过度扭曲;

●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其他因素,如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

●有条件情况下给予亚低温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药物,包括脱水剂和β-七叶皂苷钠。其中脱水剂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白蛋白及高渗盐水等。


手术治疗


严重的顽固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者,可考虑行减压性手术治疗,如脑脊液引流术、颞肌下或大骨瓣减压术等,多数患者术后预后良好。


物理治疗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降低脑血流量,来减少脑出血后脑组织水分渗入,从而降低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代谢率、耗氧量。


亚低温治疗还可增强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进而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脑脊液屏障修复、缓解细胞内酸中毒、抑制脑损伤后内源性炎性因子白三烯B4的合成及释放。亚低温治疗通常将温度控制在34~35℃,可配合冰帽进行颅脑局部降温。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有利于消除脑水肿,它常作为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辅助治疗措施。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血-脑氧分压,进而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和微循环,这种机制可以促进血-脑脊液屏障结构与功能恢复正常。


●可促进轴突、树突再生,并抑制其脱髓鞘。还可以增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代谢,并减少其凋亡;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管成纤维细胞活性,并促进胶原纤维形成,这种机制为侧支循环的有效建立,提供条件,从而保证了缺氧脑组织的氧供给,促进了损伤脑组织恢复。


06、预防


脑水肿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其他疾病尤其是颅脑疾病合并的一种病理改变。因此针对脑水肿的预防,重点在于预防原发疾病。


例如: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避免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及时发现、积极治疗颅脑肿瘤,避免因颅内占位引起的脑水肿。

编辑 | Arzt

仅供学习交流!

授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微信号:xiaoju_0328


● 精品 | 脑梗死、脑出血机制及诊疗全囊括!
● 静脉溶栓,这些要点请注意!
指南共识|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 2024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梅斯医学APP吧!

梅斯神经新前沿
神经新前沿是梅斯医学的子频道,致力于为神经科医生提供前沿资讯、研究进展、会议内容、专家采访、临床指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