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修脑血管 守护脑健康 ——访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袁波

学术   2024-10-31 20:02   湖北  
“袁教授,我前两天吃了点海鲜喝了点酒,脚背手背有点发麻,是不是脑血管问题复发?”“袁教授我这个检查结果,还请您帮我看看” “我的血压高吗?颈动脉发现斑块吗?”……中午采访期间,袁波教授的办公室还是患者络绎不绝,采访也常常被打断,而袁教授总是满怀歉意地说声 “稍等”,便第一时间回复患者的问题。
袁波教授是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也是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脑血管病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脑血管病介入诊断与治疗,2024年荣获医院首届 “脑医・科教之星” 的称号。
袁波教授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有突出成绩。他是医院高层人材后备学科带头人,除了临床医疗工作,他还担任国家级、省级相关学术委员会副主委、常委或委员8个,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科技评审专家库专家。发表论文21篇,主持省厅级课题9项,培养研究生8名,同时作为博士后合作导师指导进站博士科研工作。指导的学生共获批省厅级课题8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他先后在南京脑科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等学习交流。率先在湖南省内开展脑血管介入诊疗,曾参与了湖南省首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首例动脉瘤栓塞术、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
专攻高难“脑病”,勇当 治疗 “排头兵”
神经外科医生被形容为“刀尖上的舞者”,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及脑神经,导致后遗症。袁波教授多年来一直深耕脑血管病,在基础研究、发病机制、病因机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不仅专注于常见脑血管病的常规诊疗处理,还致力于脑血管介入手术这一高难领域。
陈女士是长沙一名退休教师,一次旅游途中,她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及言语含糊等征状,并在一周内多次反复。陈女士立即返回长沙,找到袁教授,被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重度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她症状仍发作频繁。袁教授分析认为药物治疗已达不到治疗目的,随即采取微创介入手术——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连续三年对陈女士的随访显示,血管一直通畅,也未再发类似症状。“我还记得这个患者特别爱美,手术不用开颅,术后她对效果非常满意”。陈女士术后恢复良好,完全回归了正常生活。
陈女士的支架植入手术,由于病情典型、手术流程规范、术后效果显著,作为全国脑血管介入优秀手术病例进行了推介及分享。而袁波教授也因其优秀的手术技能,连续几年作为全国神经介入医生大赛的评委,得到了业内同行的充分认可。
52 岁的林女士(化名)凌晨 2 点从睡梦中醒来,感到左侧肢体乏力,不能站立,急诊来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由于患者来院时已错过最佳溶栓期(4.5 小时),袁波教授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为其进行紧急的动脉导管抽吸、支架取栓术开通血管,术后林女士迅速恢复,第五天症状就完全好转。
袁波介绍,对于超过溶栓最佳时机的患者,只要在24小时内,通过影像评估有存活的脑细胞,均可进行血管开通手术,这就是介入手术的优势和治疗意义。多年来,袁波及团队开展脑血管造影、取栓、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治疗等脑血管病介入手术超 4000 例,成为湖南省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 “排头兵”。
怀仁心施妙手, 拯救一人情 暖万家
袁波教授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在袁教授的手机里,珍藏着一段来自湘西张阿姨的 “感谢信”:“袁教授,祝您端午节快乐!虽几年过去了,女儿求医的艰难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是您的全力帮助才及时顺利得救……女儿是我生命的全部,有了她才有我生命的意义。您是我们全家永远的大恩人”!
2010年,张阿姨带着女儿小沈从湘西来长沙就诊。小沈约30岁左右,已经3次脑出血,严重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由于当地无法诊断病因,医生推荐她们找袁波教授诊治。经验丰富的袁教授通过细心检查与分析,揪出了小沈反复脑出血的 “真凶”——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当时,袁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微创介入手术顺利栓塞畸形血管,小沈终于摆脱了脑血管反复破裂出血的难题,手术后未再复发。从2010年治疗出院至今,每到逢年过节,张阿姨都会给袁教授发来问候信息,袁波也从张姨的信息中了解到了小沈的近况:“女儿已经能自己行走了,再也不用坐轮椅了。”“女儿现在开了个文印店,已经能自食其力了。”…… 这些充满希望的文字,温暖了医患彼此的心灵。如今,小沈已经能独自拄着拐杖来长沙复诊了,她感慨地说:“如果现在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说,能生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幸福!” 这个“幸福”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造就的 “生命奇迹”。
像小沈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现在袁波教授每年的门诊量达3000多人次,这是患者对他的信任。而袁波教授也始终坚守着这份信任,只要患者有需要,任何问题只要打他电话或给他发信息,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复。有时候熟悉的患者,没有挂号直接来问诊,袁教授也尽力帮他们指导用药。他常说:“患者就是我的朋友,我会尽力帮助他们。”他每年用休息时间进行电话、微信或短信回复咨询的患者,超两千多例。
帮扶传 薪火 , “授之于渔” 惠民生
2017年,袁波教授作为湖南医疗队专家来到西藏山南地区进行医疗扶助。当时,山南市藏医院正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袁教授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创建急诊科。在没有设备、人员,且面临高反等困难的情况下,他和队员们到各地收集资料,借鉴内地经验,联系湖南医院申请援助急救医疗设备,进行心肺复苏、洗胃、伤口清创救护等急救操作培训,并将所有的操作整理成规范化的急诊救治手册。最终,在袁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西藏地区第一个藏医急诊科创建成立并接诊,急诊科圆满完成“三甲”藏医院评审。
援藏的日子也发生了很多让袁波难忘的故事。当年6月6日,一位藏族应届高考生突发腹痛。当时,考生家长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联系援藏医疗专家寻求支援。袁波担任藏医院急诊科主任,迅速组织科内援藏内外科医疗专家会诊,高度怀疑患者患有急性肠穿孔,建议立即中止考试并进行手术治疗。考生及家属恳求继续考试,袁波理解考生心情,随即与总监考商量,采取紧急预案:安排医生陪同输液进行考试。然而,患者仅坚持考完一门便无法继续应考。袁波立即决定住院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腹腔内已经发生脓液积聚,经过治疗,患者成功康复。错过高考让考生沮丧不已,袁波便组织急诊科的五位援藏医生鼓励考生,并协助购买考试材料。第二年,该考生成功考入大学。“直到回到湖南,我们跟这个藏族孩子都有联系,至今他都对我们的帮助充满感激,这也是我们湖南医生的骄傲。”
多年的诊疗工作使袁波深切感受到,脑血管疾病 “预防大于治疗” 的观念亟需普及,因为等疾病发生后再进行补救往往为时已晚。同时,一些效疗好的新技术如静脉溶栓治疗、介入血管开通手术,往往对“治疗时间窗口”有要求,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包括基层医生、急诊医生和脑血管专科医生等,都需要有敏锐和扎实的早期鉴别卒中的能力,让此类疾病能够及时救治,同时也要具备先进治疗理念及技术,让患者在各个层次的医院得到合理救治并及时转诊。然而,要让全省整体脑血管病诊疗能力得到提升,任重而道远。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国家三级卒中中心、国家首批“健康中国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每年会向全省各层级医院开展多期培训,尤其注重对县乡一级相对薄弱的基层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脑卒中诊断救治培训。“让脑血管疾病在各层级医院都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得到有效救治,这是我们的愿望。” 这也是袁波教授和团队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来源:新湖南

编辑 | Arzt

仅供学习交流!

授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微信号:xiaoju_0328


● 这类食物促进炎症,中风风险或增加87%
● 静脉溶栓,这些要点请注意!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技巧

梅斯神经新前沿
神经新前沿是梅斯医学的子频道,致力于为神经科医生提供前沿资讯、研究进展、会议内容、专家采访、临床指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