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
偏头痛的基本病机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外感致病,多由风、火导致,其中风邪为主要致病邪气,伤害人体属阳位之处,发为头痛,并导致本病出现反复发作的发病特点。内伤致病,由脏腑失调内生痰瘀火邪,阻滞脑络,致使头痛,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4。根据《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可将偏头痛分为肝阳上亢证、瘀血阻络证、风寒凝滞证、肝郁气滞证、痰浊上扰证5个证型5。
2.西医发病机制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公认的病理机制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平衡功能失调,三叉神经血管通路被反复激活并进而敏化,从而导致头痛发作及其他伴随症状。
目前,临床上针对偏头痛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药物、CGRP受体拮抗剂和选择性5-HT1F受体激动剂等)2。然而,患者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相比之下,中药在治疗偏头痛方面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较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具备预防作用。
二、权威指南推荐养血清脑制剂治疗偏头痛
国内多项权威指南推荐养血清脑制剂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头痛强度,并降低头痛频率、减少头痛发作时间3,6。
《中国偏头痛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2022年)》推荐使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疼,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4g(1B)3。同时,2023年发布的《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也对养血清脑丸(颗粒)在防治偏头痛方面的疗效给予了肯定和推荐2。近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专家撰写的《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将养血清脑制剂列为治疗偏头痛的重点推荐中成药,可显著降低头痛的频率和程度,并缩短头痛的持续时间6。
三、养血清脑制剂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分析
1.养血清脑制剂组方分析
养血清脑制剂的药物组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方中熟地与当归共为君药。钩藤、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共为臣药。白芍、川芎、鸡血藤、延胡索共为佐药。细辛为使药。诸药相合,标本兼治,共奏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总之,养血清脑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7。
2.养血清脑制剂的药效机制
临床前基础研究证实,养血清脑改善偏头痛的机制可能与神经保护、调控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5-羟色胺(5-HT)、抑制炎性反应,并减轻中枢神经敏化等因素有关8。
► 神经递质紊乱
养血清脑制剂通过调节CGRP含量的动态平衡和提高脑组织5-HT表达,恢复血管收缩功能来调节神经递质异常,恢复外周疼痛传导通路。
► 血管炎症
养血清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验证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与表达;降低患者血C反应蛋白;清除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生成的丙二醛(MDA)等途径,有效抑制局部炎症。
► 神经敏化
养血清脑制剂可以减轻三叉神经的敏化状态,镇静镇痛,调节中枢神经内的神经递质传导,进而恢复中枢的特殊传导通路。
► 神经保护
养血清脑制剂作用于神经细胞可以选择性抑制谷氨酸递质,并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损伤,起到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四、临床验证养血清脑制剂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养血清脑制剂单用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研究纳入100例偏头痛患者入组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养血清脑制剂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0% vs 76.00%,P<0.05)。治疗之后,试验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9。
养血清脑制剂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及炎性指标
研究选取11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制剂。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头痛程度评分和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明显减轻(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椎动脉、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均<0.05);并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皮素-1(ET-1)、环氧合酶2(COX-2)较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对氧磷酶-1(PON-1)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10。
养血清脑制剂改善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障碍
研究纳入112例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同时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制剂。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VAS评分显著减少(P均<0.05)。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11。
养血清脑制剂联合其他治疗药物效果更佳
多项研究表明,在常用药物基础上(盐酸氟桂利嗪12、利扎曲普坦13、加巴喷丁14、苯噻啶15、倍他司汀16等)联合养血清脑制剂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偏头痛作为神经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在防治头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患者长期使用。特别是养血清脑制剂,在治疗偏头痛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流,抑制局部炎症,缓解头痛的频率和程度。此外,该制剂副作用较小,特别适合老年患者17,因此已成为偏头痛治疗的重要选择。
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12):881-89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06):591-613.DOI:10.3760/cma.j.cn113694-20230222-00118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偏头痛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2022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05):517-526.
4.李欣宇,孟紫嫣,朱美杰,等.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22):75-78.
5.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1: 1-434
6.徐榛敏,贾敏,梁晓,等.·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专题·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1):5057-5067.DOI:10.19540/j.cnki.cjcmm.20200903.502.
7.养血清脑颗粒药品说明书
8.宁耀钧,沈芬,谢军,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养血清脑丸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2):2693-2706.
9.沈阳.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6):72-74.
10.张锐,杨晓玉,贾明璐,等.养血清脑丸联合利扎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02):316-320.
11.曹静,王彩荣.度洛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2):2479-2482.
12.谢美玲.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5):25-28.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23.05.007.
13.张锐,杨晓玉,贾明璐,等.养血清脑丸联合利扎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02):316-320.
14.蒋辉,刘浩华,孙毅鸿.养血清脑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55(01):80-83.DOI:10.13457/j.cnki.jncm.2023.01.017.
15.杨李鹏,李琢妍,薛乾隆,等.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苯噻啶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07):1654-1659.
16.钟美芳,李柳增,陈军红,等.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24,56(11):39-43.DOI:10.13457/j.cnki.jncm.2024.11.008.
17.雷林,贾敏,张允岭,等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1):5093-5102.
编辑 | Arzt
仅供学习交流!
授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微信号:xiaoju_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