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露营事故。
一名女子与另一位同伴在湖边搭建帐篷露营,入夜气温骤降,两人取暖使用不当发生意外,因中毒严重,女子最终遇难,已排除刑事案件。
事故发现地可以遥望苏州地标“东方之门”,是一处相对成熟的露营场地。有相关人员表示“人是今天发现的,有可能出事是在12月1日前后。两人取暖烧卡式炉,就是个小帐篷,也就几平方米,晚上气温降到10℃以下,昼夜温差很大,取暖的帐篷里缺氧。” 具体细节暂不得而知。
截图来自网络
天气预报显示,12月1日苏州的气温范围为7℃至16℃,昼夜温差9℃;12月2日,苏州最高气温20℃,最低9℃,温差达11℃。
悲剧不问环境
“一氧化碳中毒”几乎成了每年冬天的保留项目,年年劝导,年年出事。
如今,休闲露营火了、围炉煮茶火了,事故范围在燃气热水器、烧炭取暖、锅炉取暖等因素引发的室内案例之外,还不断扩展到各种户外场景中,近期已有多起类似悲剧发生……
就在此次事故一个月前,11月3日,安徽芜湖一公园,两人在帐篷内死亡,同样疑因一氧化碳中毒。
图片来自网络
11月28日,主播“闽哥游地球”被曝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身亡,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称死因或为外面温度低,死者在车内加热东西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后身亡。
事故后一些相关评论
新手不以为意,或是恶劣环境下迫不得已,在帐篷内烧炉做饭、烤火取暖的情况不在少数;但不期而遇的悲剧从不问原因、也从不看环境,凡有涉足“禁区”,便有可能被它攫取。
怎么就中毒了?
素有“无形杀手”之称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基于这些隐蔽性特征,它很难被明确察觉。
这就需要我们尽量避免让自己身陷其产生的环境,及时了解其中毒特征!
👉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
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燃烧煤炭或木炭取暖,燃气热水器或灶具使用、安装不当、在停驶的密闭车内长时间开空调等。
图片来自网络
👉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表现?
早期轻度中毒可能会有如下表现
——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眼花、耳鸣、无力、心跳加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休克等;如能迅速脱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大多可较快消失。
如果持续待在现场环境中,随着中毒程度加深,则除了轻度中毒症状之外,还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困倦、意识模糊、行走不稳、面色潮红等,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此外,还可能出现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并持续加重。
若不能得到及时转移救治,则会进入重度中毒阶段
——肢体不能活动、说不出话、意识障碍等,并进入昏迷状态,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图/三分野水杉营地
一般来说,轻度、中度中毒是可以完全恢复的。但是重度中毒患者,尤其是昏迷时间较长的,即便经抢救存活,也可能会有严重的合并症及后遗症。
此外,一氧化碳中毒还可出现迟发性脑病。有的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在还没有进行治疗或治疗到一半时,自己就清醒了,以为没事了。
殊不知,这可能是一氧化碳的“假愈期”。即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识恢复后的第2-60天内,看似症状有所缓解,但一段时间过后,又可能会出现痴呆、精神异常、震颤、行走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图/乌木
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熄灭或切断所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设施及炉具,迅速开门、开窗通风。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清新处,并注意保暖。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平躺侧卧,解开衣领,以防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
对有昏迷或抽搐症状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对出现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实施现场急救,如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
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 ,等待医务人员救援,或迅速将其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
👉这些都是误区!
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放多少盆水也没用!
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硬给昏迷病人吃东西,容易造成异物呛入气管加重不适、增加风险。
户外用的炉具可以根据能源形式分为柴火炉、气炉、油炉、酒精炉。其中木柴、气类(煤气/丁烷/瓦斯)、煤油都属于碳系燃料。当在密闭的空间内,碳系燃料燃烧不充分的时候,就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图/乌木
个人使用场景中,便携式的气罐+炉头是最常见的选择,尤其是重装户外。个人帐篷空间小,一旦密闭使用炉气生火,就容易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所以尽量不要将碳系燃料在帐篷内使用。
星芽的诗歌。图源/YZS中诗网
不过在户外,总会有不得已的情况,比如下雨、比如攀登只能吊在岩壁上,在这种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帐篷内使用炉具,不过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帐篷足够通风。
至于晚上帐内取暖,也有网友表示自己用的炉子一直很安全,还会加装个一氧化碳报警装置,但总归是难保万全。
与其这么折腾,不如多带些厚衣服,准备个更暖和的羽绒睡袋,如果衣物上的周全准备都无法助你扛过夜,那大概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等到合适自己的时间和温度再出来露营了……
户外无小事,反而会放大许多日常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多一点谨慎,总没错。
-end-
相关信息来源:新京报、中国应急管理部、广东应急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