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之道】赏研途风景,为成长赋能——我校部分教师赴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观摩学习

文摘   2024-11-24 08:59   江苏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为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宽教育视野,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11月22日早晨,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校六位教师赴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为期半天的观摩学习活动。

进入校园,撒满冬日阳光的主干道宽阔而明朗,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在常青树的装点下更显诗意。课间,三五成群的学生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稚嫩而充满朝气的脸庞,清脆爽朗的笑声,那是校园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青春最美好的宣言。

扬大附中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立足实际,提出“追求真实而完整的课堂学习”理念。课堂上,各学科的开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分析、合作探究。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每节课都体现了扬大附教师中对课堂真实而完整的追求与实践。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疏。公开课后,各个学科分组进行评课研讨交流活动,开课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思路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并进行了教学之后的总结与反思。在教研员和专家的指导下,评课教师们也依据教学评价表,结合开课教师们的导学案与课堂展示,围绕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进行碰撞与交流,并相互鼓励与学习。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此次外出学习,聆听专家教诲,如沐春风;观摩同行实践,深受启发。我校教师不仅领略了名师风采,更拓宽了自身的教育视野和思路。我校教师也会将今日所学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丁沟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力量。

教师感悟:

今天上午在扬大附中学习了两节课,两节课各有特色,虽老师教授的内容不同,但指向都非常明确,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胡杨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感悟故都秋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拟写小标题,学生从整体上对秋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知。胡老师观察地非常仔细,从三个版本的语文书中发现该课文的配图有所不同,据此让同学赏析哪一幅图更加符合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并让学生在所拟写的小标题中选择适合的插图,来进一步解读文本内容,让学生品味书中的语言和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胡老师在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同学理解文章。如牵牛花为何还有写“朝荣”,“层”和“阵”在空间上的不同?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最后,胡老师还让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笔,把所学内容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能力。

周老师执教的《概括是一种能力——以文言文的简答题为例》,面向的是高三的学生,所以直接以例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了往往被自己忽略的问题,比如说审题,审题是关键,但是如何审题,如何转化,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有了更深的体悟。周老师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参与度,即使是高三学生,也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进入课堂。周老师认为在“依标”教学的前提下,情境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基础上展开,课堂要落实到具体的能力培养上。

每一次出去学习,我都深深地被那些优秀的老师和出色的课堂展示所折服,努力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他们刻苦的钻研精神,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把学生的能力真正落实到实处。(李娟)

借助这次学习机会,我有幸观摩了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施雯老师的公开课,本节课是题为《任意角》的新授课,授课地点在数学课程基地。施雯老师精巧的教学设计、递进的思维引导,以及她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精准的课堂时间把控力,都让我受益匪浅,整节课听下来的感受颇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施雯老师在课程设计合理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我们所知新课改的三大理念中,其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课堂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定教”。施雯老师在课堂引入部分通过月有阴晴圆缺和潮汐来点出“周而复始”这一公共特点,自然也就引出了钟表,这里施老师再通过让学生画分针进行时间校准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引出“角”,并让学生回顾初中对角的定义,即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之后也很自然地引出现在高中对角的概念的推广,即角按照旋转方向分类可分为正角(逆时针旋转)、负角(顺时针旋转)和零角,而按照终边所在位置分类又可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整个课堂清晰明了,过渡自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后面的角的表示部分,施老师主要采取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上台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完美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其次,施老师对教材理解充分且把握有度。要想备好一节课,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细致的钻研和分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详略得当。施老师在这节课上不仅很好地突出该节课内容的重难点,也将该部分的知识板块进行了合理的时间分配,比如该节课角度表示是重难点,所以施老师也在此板块上花费了很长时间,主要会留有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上讲台板书等。施老师对课本内的理解程度很深,知识讲解准确,理解透彻,能够通过几道互相有关联的题目帮助学生吃透该知识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最后,则是施老师的独特课堂魅力。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是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去抓住学生的心。施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板书美观,由此可见基本功很是扎实,能循循善诱,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提升课堂趣味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要想上好一堂课,需要自己先投入热情,去感悟到教学的魅力,从而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多多观摩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借鉴“他山之石”,沉淀自己,慢慢形成适合自我的教学之路。(王鑫)

朱彤老师的课程聚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课堂上,教师通过实例引出神经调节方式,详细讲解反射弧结构。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对抽象概念有了直观认知,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了生物学科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姜涛老师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教学内容丰富详实。整堂课始终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论是知识讲解、互动讨论,都紧密围绕学生展开。最后的总结环节更是全面且深入,助力学生巩固所学,拓展思维。(刘妍)

11月22日,我有幸参与了扬大附中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听课的内容分别是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马莉莉老师的《区域农业发展——以宾川县三十年巨变为例》和扬大附中李丹梅老师的《洋流及其影响》,最后由程志华老师对两位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点评。下面分别就两位老师的授课和评课内容谈谈我的感悟。

马莉莉老师的《区域农业发展——以宾川县三十年巨变为例》,这节课首先是从一个关于宾川的宣传视频中展开的,马老师让学生们通过视频说出对宾州的印象。学生们都十分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接着马老师通过宾州近几年的产业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图表引出宾州市近三十年的巨变:荒坡坡变成了“花果山”,干坝子变成了“聚宝盆”。接下的内容皆是围绕这一情境展开,通过两个大问题和四个小任务将本节课串联起来。分别是“宾川县在哪?什么是干坝子?为什么是荒坡坡?为什么是干热河谷?”、“宾川怎么就成了全国水果基地、世界水果之乡?”。在接下的课程中学生先是围绕这些问题自己独立思考,接着小组合作讨论各自的观点,得出整体一致的答案,最后由老师随机选择两个小组代表上黑板投屏展示并说出自己组的观点。其他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补充,最终生成的答案和老师预期的答案接近一致。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做中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仅需要在一旁指导点拨即可,最终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加深度的学习、领悟和掌握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李丹梅老师的高二新授课《洋流及其影响》,同样也是通过《玩具小黄鸭漂流记》的视频展开的,由此提出驱动玩具鸭漂流的洋流是如何形成?是否有特定的轨迹?它们的轨迹是怎样的?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课前先学——基础知识闯关,教师在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预习内容,在课上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学案,并让学生说出判断理由。接着是合作研学—“玩具漂流鸭的驱动力”——观实验,析成因。值得我学习的是李老师对于风海流的模拟实验是为学生们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们分组完成风海流的模拟演示,最终通过亲身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表格的记录。这对于学生理解风海流的概念及洋流的成因十分有益,不需要老师的过多讲授学生便能自己领悟洋流的形成原理。最后是展示互学-玩具鸭漂流轨迹——汇流向,找规律。李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玩具鸭从散落地到各发现地的漂流轨迹并绘制在图中,最后结合玩具鸭漂流路径分别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和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方向,绘制表层洋流模式图。李老师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让学生由学生思维转化为教师思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把别人教会(费曼记忆法)——这里是把自己教会。

最后从程志华老师的点评中,我领会到了一堂好课应该是怎样的?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以问题为线索。营造一个利于学生分享观点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选择最好的或最具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围绕问题的解决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和核心素养的生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每次听课以及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欣赏了别人的精彩,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教学不仅仅是闭门造车,同时也要借鉴“他山之石”。总而言之,这次优质课观摩时间虽短却收获颇丰,我平时教学中一些困扰的地方、不知如何操作的教学环节等问题都有了答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不断探索,悟出适合自我的教学之路。(宣晓丽)

图文:辛换换

编辑:经卫华

审定:颜   健

审核:教科室

家校同心,其利断金

每位学生都重要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发布学校资讯,服务家校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