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男的公众号没有收费项目,不会收费带单,也没有付费文章。公众号有时会推送广告文章,如有打扰请担待。推荐关注的公众号和投顾公司仅供参考,请勿轻信私下聊天的内容,并特别注意甄别假冒马男团队或马男合伙人的行为。
点击下方关注小号,永不失联。我也会在上面不时更新,不会白白占用大家的关注位置:
有时候日推文章也会发在小号上,以后这边看不到文章的时候,记得去上面这个号去看哦
先来聊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新闻:下半年,一向价格坚挺的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在多地回收市场也开始降价了。
房价下行并不是经济上的孤立,会带来经济收缩的乘数效应,先是红木家具、珠宝古玩、然后是茅台酒,接着是安宫牛黄丸和片仔癀,都没逃过跌价的命运。
原因是,当经济下行,需求不振时,人们会率先砍掉可有可无的非必须消费,尤其是有金融属性的商品的消费。
经济火热时,投机有多疯狂;经济下行时,市场就有多落寞,乃至于恐慌。
面对日益突出的经济问题,近日有两位经济学家给出了建议:
一个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4年第三季度论坛上表示,建议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一到两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规模。
历史上我国的经济刺激,多数是从传统的“铁公基”领域着手,扩大生产和需求。而刘世锦建议未来资金要投向这些领域:
1.保障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保障服务;2.继续收购库存房;3.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带动中国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另外,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表示,建议多发国债,每年发5万亿,连发10年,搞它50万亿出来。
李迅雷倒是没有提到这50万亿该用来干嘛,不过他说了几个其他重点:
1.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1%,但我国人口占全球17.6%,消费却只占13%。
2.房地产下行周期会很长,想要应对,只能加大政策刺激力度。
3.10年后可以让国债占GDP比重达到30%(目前中国的政府杠杆率偏低)。
4.大规模刺激可能会造成人民币贬值,他建议放弃汇率目标,这样可以提高资产价格的估值水平,稳定房地产。
也就是,冒着输入性通胀上升的风险,为了房地产和股市,牺牲居民的部分利益。
事实上,学界有此种呼声,已经不是一两天了,这两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有头有脸”的名人出来做出类似呼吁。
前段时间,就连央行前行长也罕见明示,中国面临TS压力,要想办法积极应对。
而官方的反应如何呢?先是9月份降息预期落空;接着是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既降息又没降息。
然后是央行表示要减持支持性的货币立场,同时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也就是要加大力度,但是大方向不变。
一句话总结就是,拧巴。为啥这么拧巴呢?说到底是,大规模宽松这件事,开工没有回头箭。
2020年的美国,2008年的美国和中国,都实行过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但都产生了后遗症。
相对于能收铸币税的美国而言,我国在货币政策上明显更加掣肘。
......
1.由于降息预期的落空,市场资金又开始向银行高红利方向回流。
不过现在的架势,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已经是人心所趋,资金推动高红利方向再创新高的难度很大。
2.统计局发布8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8%,创出新高。
经济向好时,企业普遍有扩张的意向,就会储备一些暂时不能创造什么效益,但是有活可以干,未来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应届生之类)。
但是经济不好,企业不想着扩张,就会开始算小账了,不能创造超额收益的员工,一边开除(35岁以上),一边停招(应届生)。
作为回应,本科毕业生普遍不找工作了,选择考验,至少暂时逃避一下压力,所以北京等地出现了硕士生多过本科生的“倒挂”现象。
不过给国统局点个赞,起码敢于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了。这从另一个层面也在催促更加强力刺激政策的到来。
4.近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对外公布了参议院版本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不包括“生物安全法案”相关提案。
换句话说,跟咱之前的预测相符,这次美国那边又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药明康德和华大基因逃过一劫。
原则上,本次生物安全法案风波闹得是最大的,二级市场股价应该也会做出一些修正才对。
......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感谢阅读。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人仅有两个公众号,请注意甄别;文中观点可能充满偏见和错误,跟随操作,无论翻倍还是腰斩,请自行承受。
公众号没有收费项目,所以偶尔会发广告(文末会有声明),推荐关注的公众号和企业微信仅供参考学习;凡是涉及真金白银的操作,请务必谨慎。
请只在正规渠道进行投资,购买商品和服务前请斟酌后再做决定。公众号作者不能对广告推销商品及相关机构做出担保,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