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外号、嘲笑、传谣言……也许你已身处“欺凌之网”

教育   2024-11-18 12:10   广东  

“一段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让你觉得有所成长,而不是持续地损耗你的能量。”

撰文 | 李彤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想象你正站在一个圆圈的中间,被同学、老师、家人等不同角色包围。


每个人说出一句伤害你的话,便会拉紧手中握着的绳子,直到绳子被一点点地拉成一张网,将你紧紧缠住无法脱身。你的感受会如何?


这是“友乐青春”举办的“欺凌之网”的活动现场。“友乐青春”是一个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建立友善人际关系的教育工作室。


主理人钟馨乐在“一席”的演讲中讲述,一位年轻男老师自告奋勇站在圆圈中间扮演受欺凌者,刚开始他还能面带微笑地直视每一位说话的人,可到了后来,他的姿态越来越僵硬、紧绷,直到忍不住哭了起来。而那些参与的人,因为紧紧拽着绳子不放,手也感到酸胀、被勒痛。


钟馨乐回忆起促使她关注校园欺凌的一段经历。中学时期,班级里一位男生身高偏矮,有一点口吃,在外人看来憨憨的。他受到了班级男生的排挤,大家都给他起外号,在他认真回答问题时嘲笑他。他一直很努力地与大家建立关系,甚至会记住每个女孩子的生日,并在当天送上礼物和祝福。钟馨乐记得,一位女同学过生日时,收到了他的生日礼物,可因为他在班级处于边缘地位,她选择了拒绝。这之后,他继续在班级里努力交朋友,又一次次被忽视、嘲讽。


有一天,他突然休学了,后来才知道长时间的集体忽略让他的心理有了巨大的创伤。那位被送礼物的同学知道后非常难过,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大家也都很自责:“如果当时开心地接受他的礼物,我们都对他耐心一点,他的处境会不会好一点?”


钟馨乐渐渐发现,欺凌很多时候并非“坏孩子”的反社会行为,而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渴求认同与权力的方式,每个人都可能曾在成长过程中身处“欺凌之网”的一端。而很多恶性暴力原本只是源于常见的 “小摩擦”“小困扰”,在它们升级之前,有太多可以制止的机会,但常常被错过了。


以下是《看天下》与钟馨乐的对话:


 

钟馨乐

欺凌并不遥远

●《看天下》:在你们的观察中,校园欺凌一般发生在多大的学生身 上?


●钟馨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校园欺凌的特征和表现不太一样。在小学低中年级的儿童身上更常看见肢体上的冲突,很多冲突与低龄儿童边界感的模糊不清和情绪管理不当有关;五年级以后,进入青春期阶段,孩子的身心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同伴关系也会成为大家生活里面特别重要的维度,关系冲突、网络欺凌以及与性别刻板印象相关的欺凌都可能在这个阶段凸显。


高中阶段,比较常见的案例有几类。一类是性格、气质或行为不符合主流观念与刻板印象的学生会更容易遭到异样眼光与排挤,比如气质阴柔的男孩遭遇欺凌的风险明显更高;另一类是小团体和关系欺凌,由于性别规范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女孩子之间往往更为常见——有一本书叫《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专门讨论到,由于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不被鼓励正面表达愤怒与不满,因此更倾向于采用冷落、孤立、造谣等迂回的方式应对人际矛盾。此外,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欺凌在这个阶段也比较高发,比如男生告白被拒后报复女生的冲动行为。


●《看天下》:校园欺凌是否比想象中更加常见?


●钟馨乐:是的,我们经常会在新闻热搜上看到非常多恶性和极端的欺凌事件。如果觉得极端欺凌事件离你的生活有点远,但相信以下场景你应该不会陌生——


新来的转学生说话带一些口音,有部分同学觉得他很好笑,开始模仿他说话,这逐渐发酵成为全班同学卷入的大型恶作剧。


一个因为过敏性鼻炎而经常擤鼻涕的男孩,被同学们嫌弃不干净,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


如果仔细回想,几乎每个人都给他人取过外号,嘲笑某个男生娘,或是传过他人的谣言,这不能被定义为欺凌,但都会给他人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恰恰这些看似轻微的“小摩擦”“小困扰”,是很多恶性和极端欺凌事件最开始的模样。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欺凌。我们团队有一位同事,她曾经有过一段非常不愉快的友谊,当时她刚刚转学到一个新学校,一进班级就有两个女孩非常热情地接纳了她,三个人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但没过多久,她无意中发现,两个朋友在私下传纸条吐槽她:“成绩好又怎么样,肯定是抄的”“某某男生怎么老是找她问问题,整天就在勾引男人”……


她感到羞耻又愤怒,但因为害怕孤独,每当对方释放一点点友好态度的时候,她们立马又和好了。类似的情况,在这段友谊中不断轮回重演。


直到她加入了我们团队,对欺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她才意识:“原来我当年所经历的是一种关系欺 凌。”



●《看天下》:嘲笑孤立排挤这些“小摩擦”是怎样升级为恶性暴力的?


●钟馨乐:我们团队曾经介入过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主人公小光是一位职业中学的男孩子,他很喜欢用粉红色的文具,也经常在书包上挂一些可爱的挂件。因为这些,他受到了班里某些男同学的口头骚扰和威胁。小光感到害怕,去求助老师,而老师跟他说:“同学们应该只是开玩笑而已,你不用太在意。”


很快欺凌就开始升级了,跟小光同宿舍的男孩子们会对小光做出肢体骚扰。小光坚持多次向学校和老师报告,但学校只是要求欺凌者抄写《中学生行为守则》,签一份承诺书。当小光去质疑这样的处罚方式的时候,班主任跟他说,“你们都是同学,大家都是孩子”,劝他要宽容一点。


当我们最终接到这个个案时,小光已经在严重的欺凌下被迫休学了。


每次越了解这些欺凌个案的发展,你就越会扼腕叹息,因为在这些欺凌从最开始轻微的日常摩擦逐步升级的过程中,有太多教育工作者可以干预和介入的机会,但是很无奈,它们经常被错过。我们最想告诉大家的,其实就是比起欺凌发生之后怎样解决,早期做好预防才是更简单,性价比更高的一步。

欺凌是一种社会化行为


●《看天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校园欺凌的发生?


●钟馨乐:“校园欺凌”这个概念是最近几年才进入大家视野的。有了这个词的好处在于社会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也逐渐解决了一些恶性欺凌问题,更加有意识地开展预防工作。但另一方面,欺凌这个词一旦说出来就带有负面含义,它就直接变成了一个“问题”,很多学校的预防变成了普法教育,欺凌背后的原因却被忽视了。


事实上欺凌发生的底层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我们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看待那些跟我不一样的同伴,发生冲突时,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等。我们一直希望把欺凌的负面含义弱化一些,帮助大家意识到这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的事,因为欺凌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某一些“坏孩子”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


一个美国语境下的研究发现,实施诸如取外号等轻微的欺凌,能够帮助青少年提高在同伴群体里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会认为去实施这样的行为,是自己很有力量、很强的证明。青少年们努力地让自己符合某一类受到认可的文化标准,并驱逐、排斥那些不合格、不一样的同伴,从而赢得更多认同、权力和社交地位。


归根结底,是我们社会文化中趋向单一的价值体系,让符合标准的个体获得权力,也让不符合标准的个体被边缘化。如果我们有勇气去抛弃这一套单一想象,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好的标准也有很多种可能性。



●《看天下》:当校园欺凌发生时,旁观者为什么不愿意站出来?


●钟馨乐: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我的亲身经历一样,当一场恶性欺凌发生后,旁观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无力感和内疚感。


曾经有研究表明,大约85%的欺凌事件都是有旁观者在场的,而且当旁观者站出来去制止欺凌的时候,50%的欺凌都会在10秒之内结束。但是事实上有勇气真正站出来去制止欺凌的只有5%到7%。


旁观者往往有很多顾虑,担心自己站出来帮忙会显得奇怪,特别是一些轻微的欺凌现象,很多人无法判断这真的算欺凌吗?担心是自己小题大做。还有一些场景,旁观者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担心站出来自己就会成为被排挤的对象。其实我觉得这里面的突破点在于,如果站出来帮忙的不只是一个人,就会好很多。


就以传谣言为例,我很喜欢的一部英剧里,几个玩得很好的朋友就约定谁也不能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否则就要罚款一块钱。实践下来,你会发现人要控制自己不讲别人坏话是很难的,她们仍然要面临很多人际关系问题。但是,愿意共同做出改变、选择用更开放坦诚的方式对待彼此,是改善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


●《看天下》:目前,在预防校园欺凌上,哪些方法的效果最明显?


●钟馨乐: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培训老师、开展参与式活动、支持学生、开发“青春零欺凌”工具箱等等。整体来看,目前两个方面的尝试效果最好,一是培育友善的教育工作者,很多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班级的师生关系更好,班级里欺凌、孤立的现象也会变少。我们培训的很多老师会给学生开展预防欺凌的专题教育课,与学生们讨论人的多元与差异,也有的老师在学校里组建了同伴教育的社团,培养出来一批有意识、有勇气的学生。


另一方面,语言和沟通方式非常重要,说话是小事,也是大事,其实我们的语言里常常会有一些强化刻板印象的因素,而这些没意识到的东西是很有力量的。学会使用包容性的语言,尝试非暴力沟通。比如一个男生哭了,我们不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是问他“怎么啦?是遇到什么难过的事吗?”。比如如果听到班级同学给自己取外号,议论是非,与其骂回去让暴力升级,不如这样说:“我听到你们一直叫我外号,这让我觉得非常生气和难过,请你们以后不要再这样叫我了。” 


面对欺凌和青春人际关系的挑战,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接纳自我的独特性,我听到过很多孩子说我有这个缺点,那个不足,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它不是缺点,而是你的特点,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一样。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些类似或潜在的欺凌问题,你首先要相信这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没有人有权利欺凌他人,也没有人就应该被暴力对待。你可以去寻求可信任的同伴和成人的支持,倾诉烦恼。如果你很难在身边找到支持,还可以寻求社会上的帮助。


总之,我们做任何决定都应该以保障自己的安全为前提,一段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让你觉得有所成长,而不是持续地损耗你的能量,或让你陷入持续的自我怀疑。



祝你勇敢快乐

↓↓↓

少年安全
预防欺凌工作者,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从业者的所思所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