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车产业格局,用冰火两重天形容再合适不过。
一方面,像百年企业大众、福特、通用,这些燃油车时代的巨头们接连曝出裁员计划。
另一方面,国产车企势如破竹,11月国产车市占率超过了68%,热门车型想要提车更是需要数月之久。
这也是自1886年第一台汽车问世后,中国汽车产业第一次站在世界巅峰。
而格局得以重塑的,不仅仅是车企,更是整个汽车供应链。
在国内车企接管产业话语权之后,打破了原来封闭的、少数玩家把握的供应链格局,国内供应商迎来了绝佳的历史机遇。
其中,安培龙(301413),就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汽车传感器巨头。
公司最开始从家电的热敏电阻、温控传感器等产品做起,一路成为家电温控领域的隐形冠军,客户涵盖美的、雀巢咖啡、东芝、松下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
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自主掌握从陶瓷材料,到热敏电阻元件,再到温度传感器组件全产业链的企业。
在中国新能源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后,公司及时抓住了产业机遇,迅速进入汽车传感器领域。
而公司之所以进入这个领域,主要是汽车传感器市场太诱人了。
第一、市场规模巨大,达千亿之多
据统计,单辆汽车所需要的的传感器达数十个,价值量达到了2000元左右,超过了连接器、音响等重要部位。
并且,汽车是传感器下游最大的细分行业,占比达到了32%。汽车传感器的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中国市场接近400亿元。
第二、竞争格局集中,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由于西方工业化、汽车产业发展较早,因此在传感器领域先发优势明显。
目前,外资几乎垄断了整个“高、精、尖”领域,国内60%的传感器和传感器用到的敏感元件,都需要进口。
像MEMS压力传感器,国际几大巨头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国内大多数都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仅有安培龙、敏芯股份等具备高端车用产品的研发和量产能力,因此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那么,安培龙在汽车传感器领域,竞争力有多强呢?
首先,布局足够丰富的产品类型,这也是成为巨头的重要基础
目前,公司已经覆盖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等多类型产品。
其中,温度传感器、陶瓷压力传感器、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都已经实现量产,相关产品进入了比亚迪、赛力斯、奇瑞、理想等国内几乎全部的头部车企。
尤其是压力传感器,是汽车传感器中细分规模最大的产品,其中陶瓷电容与MEMS两种类型产品需求更大,仅MEMS压力传感器这一种类型,市场的需求就可达数亿只。
而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实现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规模化应用的企业。
随着压力传感器的大规模量产,公司最近几年业绩改善明显。
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0.1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0.8亿元,增加近700%。
其中,2021年利润下降明显,主要是研发投入增加明显,当年同比增加近50%。
尽管敏芯股份也是国内传感器代表企业,但是业绩与安培龙相比差距明显,自2020年开始,敏芯股份已经连续亏损四年,显然安培龙在业绩上实现了对对手的碾压。
第二、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巨头,多项技术打破了进口垄断局面
比如,公司所开发的压力传感器及氧传感器,在关键指标上已接近于森萨塔、博世等境外企业,能够实现部分产品替代;
再比如,公司研制的温度-压力一体式传感器,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该类型产品的技术壁垒。
第三、核心芯片实现国产化,极大地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以及建立成本优势
芯片作为传感器的核心,涉及多种学科、多种理论,设计过程十分复杂,设计环节技术壁垒极高,价格十分昂贵。
目前,汽车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率仅有15%左右,在中美博弈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国内车企对加大国产芯片采购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方面,公司加深与国内芯片企业的合作,与国内调理芯片主要供应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实现了国产化采购,保证了供货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加快自研进程,预计在未来能够实现调理芯片的自供。
并且,今年上半年,氮氧传感器芯片已经实现了量产。
待公司芯片实现全面自供后,公司将极大地增强成本与价格优势。
除了汽车领域,人形机器人也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板块。
由于技术的同源性,公司将相关生产工艺,应用到了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发过程中。
根据安培龙披露信息显示,公司已经成功开发了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并且已接到小批量订单,正在有序交付验证中。
而六维力传感器壁垒更高,制造过程所需的联合加载设备,涉及到上百个核心技术要点,而且需要传感器厂商自行研制,非常依赖工程经验。
其中,人形机器人至少需要四个六维力传感器,总价值量数万。
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国产化率仅有32%,仅有柯力传感等极少数企业成功开发了人形机器人所用产品。
据公司披露,公司的六维力传感器已经处于样品研发阶段。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安培龙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点一下“在看”,你会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