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轩撷英] 旷朗无尘·脱然畦封| 李雪松

乐活   2024-09-29 12:52   北京  


|  出版 发行 | 设计 印刷 | 展览 写生 | 书画 定制  |

[点击查看“墨轩撷英”细则]

【往期艺术名家推荐】
点击上方文字·查看往期内容





李雪松
——
1975年生于辽宁沈阳。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委员会委员,花鸟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入选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墨轩撷英
#第九#
——李雪松——
主编/杜泽 执行主编/官波美 视觉传达/翟可君 编辑/方塘 


空中花园
220cm×217cm  2004年   金笺设色




朱颜国色
220cm×200cm  2012年   金笺设色

李雪松,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花鸟画家。他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打下了较全面的绘画基础,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统学习花鸟画,是当年花鸟画专业为数不多的学生之一,毕业时就显露出他的才华,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001年他考入由我指导的中央美术学院首届花鸟画高研班。我们师生结缘二十年了,他从青年到了壮年,经过艰苦奋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进入了北京画院专业画家的行列。我从壮年迈入老年,我们的关系也从师生进而到同道,我从他身上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他对花鸟画事业的忠贞和坚守,对花鸟画题材的开拓,对草木鸟兽这些他所表现对象的精微认识,以及把生活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能力,这许许多多的方面,都使我感到他是花鸟画界一棵蓄势待发的青松,我有“青松待千尺”的期待。

看李雪松的画,感到他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他是从生活、从写生进入创作的,这就使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有了源头活水的滋养。这是当代花鸟画创始的重要特点之一,能用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去发现和捕捉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美,发现新鲜的意境,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寻找一种合适的表现方法。李雪松是能沉下心来画大画、画力作的。他深入生活、挖取素材,能不断实践从生活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因此他的画很有新鲜感,很有自然气息,这种江山之气使他的画中活跃着一种生命感,这是很不容易的,这要具备从大自然中发现的能力,能把生活中的新鲜感受转变成艺术形式,能表现出来,这是一套完整的创作过程。李雪松已经初步具有了这种能力,因此他的创作之路开始相对自由了。这是因为他有较强和较全面的基本功,他工写兼备,在造型和笔墨上始终坚持苦练基本功,尤其是他的线条意识很强,他的线条既强调形式结构的一面,又强调书写性、写意性,笔力、笔气都兼顾。长年不断的苦练,才有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每隔一段时间李雪松就会抱一大批作品到我家来,有写生也有创作。每当他来访我都会很激动,首先是他的劳动态度和劳动量使我自感不如,更重要的是作品中那种新鲜感和表现力,读者从他的画集中就会感到。由于我和他所选的题材比较相近,我就越能感到他创作时的用心之处,所以无论我对他作品的肯定之处还是批评指导,他都能坦然接受,我们是在心灵沟通中进行探讨的。

对一个中国画家来说,岁月的积累是重要的。李雪松正值壮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希望他能在北京画院这样一个培养专家的地方多读原著,深读经典,也就是以历史名作作为范本,多看多临,研究式地学习,与学习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结合起来,特别是从艺术理论上再武装自己,向学者化靠拢。

摘自 /郭怡孮《青松待千尺》



葳蕤春光之一
200cm×200cm  2009年  金笺设色

李雪松是一位专注于花鸟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广泛赞誉。以下是对他作品的几个关键点评:

技术与传统的融合

李雪松的作品深受传统中国画的影响,他通过临摹古画和系统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他的作品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能够灵活运用传统技法来表达现代艺术的主题。

热带雨林的描绘

李雪松的“雨林”系列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他通过深入热带雨林的写生,将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转化为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雨林的壮丽景象,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敬畏和感悟。

色彩的大胆使用

在色彩运用上,李雪松的作品色彩浓烈而不失中国传统的审美气质。他善于使用矿物质颜料,如朱砂,来描绘花卉,使得画面呈现出厚重和热烈的感觉。

生命与自然的主题

李雪松的作品常常围绕生命和自然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和自然共生,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艺术实践与探索

李雪松不仅在技术上有所成就,他还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多次前往热带雨林等地进行写生,将现场的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李雪松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在花鸟画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代花鸟画坛上值得关注的重要人物。


葳蕤春光
176cm×372cm 2017年  金笺设色




春雨江南
220cm×200cm  2012年   金笺设色

雪松是我们高研班年龄最小的同学,在班上他写生极好,也喜欢宋画,曾作过认真的临摹,对任伯年、郭味蕖、潘天寿等大家都作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学习。郭怡孮老师提倡走进大自然去创作,这也影响了雪松之后的艺术选择。他后来致力于热带雨林题材的创作,可以说是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创作中题材上的一种创新和拓展。

雪松也是我的同事。我们先后进入北京画院,又都在花鸟创作室共事,平时在一起交流的时间也很多。他不仅在技术上很下功夫,对画外功也非常重视。他对自然界中花木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还养各种鸟,用心体会它们的形态神情,这种尽精微的功夫最终体现在他的画上,就有了致广大的境界。更让人佩服的是,为了画热带雨林,雪松把全球十大雨林走了一多半。雨林写生不仅环境条件很艰难,而且没有可供参考的摹本,更多是心随物转的即兴创作。雪松每次去都能带来让大家惊赞的写生作品,并转化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些年他的热带雨林作品越来越蔚然大观,这都来自于他的勤奋、执着和源于现场的会心感悟。

但我最想说的是,雪松是一位优秀的画家。

在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时,他的成绩就非常优秀,毕业作品获毕业创作奖,并被学校收藏;在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时,毕业创作获毕业创作奖,被美院陈列馆收藏。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其工写相兼、意气淋漓的风格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雪松尤其擅长大画幅创作。这些年,雪松参与完成了北京画院承担的许多国家重大任务创作和重要场所布置画创作。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王明明院长指导下我们三人共同完成了巨幅花鸟创作巜和风清远》悬挂在宴会大厅。去年,为献礼建党百年,王明明老师,雪松和我曾一起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创作大型作品《辉耀大地》,这幅作品长9.5米、高3.5米。画中的凌霄花、紫藤、高山杜鹃等植物都是雪松两次赴井冈山采风写生所得。雪松对所绘植物所做的功课和充沛的创作能力得到了王明明老师的盛赞:“李雪松是非常优秀的花鸟画家,绘制的花卉在细节上非常精彩、耐看。而且在色彩运用上也很出彩,比如大面积的映山红,就用了朱砂这种矿物质颜料,一遍遍地涂上去,有一种厚重、热烈的感觉。”他的构图能力和线条表现能力在这些大幅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施展。

近十几年来,雪松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系列:

一个是“生生不已”系列;  

一个是“雨林”系列。

这两个系列体现了雪松在艺术上的探索和所得。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对传统的深入理解。北京画院秉承传统文脉,形成了丰厚的传统积淀。雪松重视技术,但从不忽视传统文脉的梳理和研读。他喜欢宋画,但是又不局限于此,对明清以致当代花鸟画家都做了较为深入的梳理。从技术到学理再反照到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二是对绘画题材的拓展。雪松近十几年来,将很大精力放在了热带雨林题材上。中国传统花鸟中,因为受当时条件限制,对热带雨林的描绘是一个空白。雪松从热带雨林的特点中找到了中国绘画线与形的关系,以无人之境去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思考现代人对自然的关照和思考,在这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成果。

三是对色彩的大胆运用。雪松的作品色彩浓烈,却是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比如他对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代花鸟画的色彩都有个人的理解,以中国重彩运用于花鸟创作之中,具有独特的中国审美气质。

当年,雪松在中央美院以一幅《生生不已》的毕业作品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如今,这株“雪松”,以生生不已的姿态傲立在中国花鸟画坛,越来越引人关注。

祝福雪松!

摘自 /莫晓松《生生不已一雪松》


雨林之歌
290cm×540cm  2010年   纸本设色

 


雨林印象之亚马逊

380cm×925cm  2020年   纸本设色


读懂雪松,最直接的方式是走近他的艺术。

雪松以大写技法,粗笔阔写出雨林生态的千变万幻,再以细笔勾画出花草的不同情态,物象丰富而不芜杂,气势雄健而又不失灵秀,给人一种沉静悠远、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在这里,他不是简单地以水墨摹写雨林景致,而是删繁就简,集中笔墨状写大树根蔓部分的生态场景,虽然不着一痕枝叶,但雨林古树阔大繁茂的形态早已栩栩眼前。

枝叶的交错、根须的盘结、藤蔓的缠绕、阳光与水分的争夺、强悍与柔美的和谐,洇化成了画外的想象。有形之象的背后,是意味无限的自然世界。

遥远的、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成为李雪松花鸟画创作的大背景和出发地。十几年来,他和朋友们游历了地球上一大半的热带雨林,从非洲的热带岛屿到南美的亚马逊流域,他在远离尘寰的环境中,感受植物的和谐共生、相互依存,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命运。

他觉得,相对于热闹纷繁的现代社会而言,雨林是遥远而纯净的存在,在那里,万物处于一种荣枯与共的轮回之中,呈现的是天然的生态之美。

而将花鸟画置于这样的纯粹的背景中,可以拓展花鸟画的表达空间和语言方式,在无人之境中描绘生物的本体状态和天然美感,感受物竞天择中的和谐共生,进而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命运。

应该说,很少有当代画家像雪松一样,充满艺术探索的热情和实践精神,同时,拥有宽广的宇宙情怀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十几年下来,雪松孜孜不倦地观察、写生、思考,画了许多大尺幅的作品。

创作中,他不但注重植物本身美感和人文赋予的审美意识,而且注重表达植物在共生与竞争中的关系,展现自然的壮美。在绘画技法上,他也一扫文人花鸟画的简淡疏静,而赋予画面丰沛淋漓的生命气息。

无论是河边野长的樨草,还是岩石间斜生的开花的灌木,雨林里共生的杂树,皆是蓬蓬勃勃、生机盎然。他的笔墨中,野性无拘无束地延展,美好柔情万种地绽放,多么令人神往的自由境界啊!

......

他想画下眼前的场景,却苦于无从下笔——如果沿袭传统的表意画风,画一枝一叶,或是丛竹扶风,也可以表现竹石有节的经典意蕴,传递出的古意也让人神怡。但是,这样的画面,总是感觉少了一种生动之气,一种触动灵魂的生命轮换的大境界。

这丛竹林,启发了雪松关于传统花鸟画创新的深深思考。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显其妙。不甘囿于古人的当代画家们,都在“化古出新”,但“古”怎么“化”,“新”如何“出”?始终是到众人难解的课题。雪松想要画出的竹子,是藉此抒写强烈个性情感、展现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传奇。

他认真观察,反复写生,重新架构笔墨形式,寻找新的表现语言,以花枝主体代替传统的折枝构图,用浓墨重彩的设色取代文人画的淡墨轻染。同时,他以大写的表意与工笔的细腻结合,强调绘画的书写性,以简劲的线条表现竹枝天然的力度和韧性,刚柔相济,骨中有髓……

达芬奇说:“伟大的爱产生于对所爱事物的真正理解”,爱艺术、爱自然、爱生命的雪松,把浓郁的情感注入笔端、洇化在宣纸上,那些奇花异卉便愈发芳馨可人了。

雪松的“生生不息”,画出了活泼泼的生命气象。枯朽和生机,本身就是互为转换、互为映衬的,在枯朽中更见生命的倔强,在生机里也蕴含枯朽的内在活力。生命的元气可以从蓬勃中得到,也可以从枯朽中求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从枯槁中重生的生命更坚韧、强悍、神奇。

走出画斋,天地如此广阔,充满未知的魅惑。向往自由自在状态的雪松是真真地痴迷了,近年来,他更多地涉足于人迹罕至的秘境,寻找远离尘寰的大美。在雪松看来,只有那些远离尘世的地方,生物才是富于多样性的,也是最自然本真的。

那些花草树木越是野和艳,生命力越是蓬勃旺盛。野,就野到汪洋恣肆,艳,就艳到光彩照人,这种没有羁绊的野逸,蕴含的是生命的至高之境。于是,雨林中,大漠里,荒原上,难得一见的花草植物,被雪松处理得趣致盎然……

然而,系统梳理李雪松近年来的创作,我感觉在表面的亮丽热烈之中,内含的是中国文化崇尚的清虚之境,悠远、澄澈、神秘,幽深,如流过雨林的那条清溪,时隐时现。他的画,画的是眼里的风景,似乎又是梦里的意境。

他笔下的“雨林之歌”和“生生不息”,都是可以聆听的,眼前分明是花鸟缤纷意,耳边却会有天外妙音起,雨的淅沥,草的拔节,花的绽放,浑然而成一阙和谐的乐章,里面充盈着生命的欢歌,力量的奔放,宇宙的畅想。而当你再往深里倾听,里面也有华美中的凋谢,飞落中的升腾……

这是真实生命的境界,是热闹中的寂寞之境,是沉思与激情的碰撞,是诗意与哲思的融合。这样的作品,画面上的物象都是活的,是动的,风在吹过竹林,阳关在泻落大地,时间在流过岁月——这是画家心灵和自然物象情意往来的寄托。画中的花鸟、草木、山川、河湖,也正是有了画家精神情感的寄托,才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为一位正值壮岁的画家,雪松的创作实践带给我们一种惊喜。在他的绘画里,我们感受到当代画家缺失的生命元气和独立精神,感受到艺术的本真与生命的大美。雪松画里的情境,与他生活中的场景是契合的。

他豪爽而敦厚,敏学而笃行,蔼然君子之风。在热闹得无以复加的京城,他独处郊外一隅,画画,养鸟,冥想,院外车水马龙,而他独享一派澄明之境,激情艺术,灵性飞扬。有时候,我觉得他就是雪线之上的一棵松树,凌霜独立,并不在意周围的热闹还是寂寞。

这样的雪松,是值得敬仰的。

摘自 /支英琦《旷朗无尘》


彼岸花开
290cm×18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燕山秋晨
290cm×18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在欣赏《雨林之歌》时可以发现,对于色彩,作为画家的李雪松是敏感的,他善于捕捉枝叶花卉中丰富细腻的颜色变化,以至于观者能在一处叶片上看见斑斓多变的设色,有着近似印象派画作的光影感和灵动美。同时,他注意到各科植物间用色的呼应关系与冷暖色对比,色相上的趋同也是画面设色繁富瑰丽却能保持和谐的关键之一。繁密的取象让我们体会到画家在面对热带雨林时的真实反应,他将都市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视觉冲击转换为一种艺术语言,打破了我们对于花鸟画创作的传统认知。李雪松放大了自然生命的蓬勃张力,而这种原始、真实的力量是被精心设计的生命形态所不能及的。

《葳蕤春光》将真实世界的奇花异草架构在非现实的世界中,这是热带雨林较为常见的景观,却出现在如金碧山水般的场景里,使人感到亦真亦幻。附生在棕榈上的各科植物正以高调的姿态攀爬生长,尽显生命的绚烂与美好。从意境上看,作品具备传统花鸟画的审美韵味。当然,这与传统折枝画的布陈方式与枝叶形态有着明显不同,作为以“生命”为视点的绘画创作,它更专注于诠释自然万物的主体意识。此外,画面的视觉构成同时散发出强烈的当代气质与神秘观感,完成了传统笔墨与当代审美的交融与转换。

《彼岸花开》中,彼岸花在竹林间悄然绽放。竹作为传统文人画中的一个重要母题,是理想品格和精神境界的外化表现,也正是这种隐喻文化使其与自然界中真实的竹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而李雪松笔下的竹林,逐渐激活了传统意象中视觉审美的现代因子,真正以生命载体的形式呈现。与其他竹林系列作品不同的是,该作试图在多种对立关系中寻找自然的平衡状态。新笋与旧竹的交叠,是生命循环往复的一处缩影。下垂的竹梢形成一道道具有“生命力”的弧线,与直立的新竹交织出一幅具有形式意趣的画面。纤细娇嫩的鲜花与傲然挺立的修竹共生,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与韵律。

《燕山秋晨》将秋日片段以大画幅的形式展现,这对艺术家在主体选取和取势构思上有着一定的挑战。不难看出,画家是在遵循草木生长的趋势上对画面进行分割,他以突出草木的生命特征为主要目的。秀挺的枝干与磐石形成呼应,山花红叶采用双勾重彩的方式描绘,并以苍劲有力的用线表现草木在凛冽秋风中的坚挺,使得平凡之景也有磅礴之势。正如潘天寿笔下众多的山花图景一样,李雪松也在山石与野薇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笔墨情趣。

《雨林印象之亚马逊》采用一种近似广角式的构图形式,画面两侧遒劲的巨木与摇曳的藤萝仿佛正被掀起的幕布,向我们揭秘绚烂多姿的神奇世界。画家运用传统中国画中线的变化来展现各类植物的特有形态与生命状态,色彩繁富却不显杂乱,有中国传统审美的韵味,这离不开我国传统色彩体系所表现出的独特性,朱砂、石青、石绿、黛紫等色彩的点染交融,泼染出这片古老雨林的静美与活力。艺术家需要自由地表达,同时也应保持理性。满密的构图体现出画家在无序中探寻有序的巧思,是画家对观照对象进行分解、提炼、重组的结果。如乔木的根茎与阔叶以块面状呈团聚式布局,而藤萝和繁花则以点缀的形式隐于密林枝叶间,加之富有诗意的色彩,从而达到一种视觉平衡。

 (上述点评作品见此内容中) 

摘自 /张鹏《点评李雪松》


松海云川
290cm×180cm 2022年   纸本设色




翠柏千寻十丈花 
290cm×180cm  2021年   纸本设色





岱岳松声 
290cm×180cm  2022年   纸本设色

恍然间,闯入一片原始的竹林,漫天纵横交错的巨竹,在空中织成了大网。竹竿打破了常规的生长方向,空间里肆意地生长。干枯而衰老的粗竿,折断下垂,但在新竹与巨笋的挟持与支撑下,傲然伫立在空中。生命与死亡的交织、缠绕,转化为无声的存在。新笋在静静地生长、解箨,向着空中的一点点空隙而昂然地生长,穿过死亡的大网,去努力地接近蓝天,渐渐地成熟,慢慢地死亡,直到折下,腐朽而融入泥土,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竹竿上斑斓的青苔,像岁月的刻印,记述着生命的丰富。我静静地注视着自然的伟迹,这是一个没有人类的粗暴干涉的真正的自然,以其规律去独立地发展,沿着自己的轨迹去安然地存在,而自然所体现的这样一种独立的精神与其伟大的生命力,正是我在画中想要表现的。

——文/李雪松《谈作品中的写生与创作


我作品的色彩本质,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我临摹过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代花鸟画,中国颜色体系本身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元素,我们所说的石青、石绿、朱砂,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丹青,是以中国独特的审美选出,并具有中国独特的审美气质,这个颜色用在画面上自然就有了中国味道和韵律,所以我绘画色彩的源头还是中国宋元传统色彩体系。


高原云锦
290cm×180cm  2020年   纸本设色

 


燕山春早
290cm×180cm  2022年   纸本设色



李雪松
——作品赏析——




风过祁连 
290cm×180cm  2019年   纸本设色





天山明月
290cm×18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秋雨潇潇
290cm×18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北国之春
290cm×18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秋菊四屏
137cm×23cm×24  2020年   纸本设色



樱蛱蝶
39cm×65cm  2013年  金笺设色



幽兰绿蛾
39cm×65cm  2014年  金笺设色



莲开百子
60cm×50cm  2019年  金笺设色



秋花灿灿
60cm×50cm  2019年  金笺设色



瑞花四屏
108cm×24cm×4  2018年  金笺设色





观物之生系列
53cm×45cm  2022年  纸本设色




玉簪秋晚
折扇九寸  2022年  纸本设色


玉簪秋晚  李雪松  折扇
九寸  2022

京华春深
折扇九寸  2020年  纸本设色
京华春深  李雪松  折扇
九寸  2020年


紫阳花开
30cm×25cm  2020年  纸本设色
紫阳花开  李雪松  宫扇
30×25cm  2020年

静月
30cm×3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静月  李雪松  宫扇


以下图文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编辑| ART-MOXUAN
主编| 杜泽
面向优秀艺术家征稿【写意类/水墨/工兼写/水彩/油画】

面向优秀艺术家征稿【工笔类/线描/重彩/岩彩】


面向优秀艺术家征稿【山水/花鸟/人物/草虫/专题系列】


   出版/买卖书画-联系主编
   后期媒体服务
对于出版艺术家均可享受媒体专题服务,将不定期对您作品进行线上推广,新闻媒体平台全覆盖。



主编:杜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话/微信:18910818293
投稿邮箱:moxuanyishu@163.com
接收全国优秀画家/艺术活动投稿·请预留联系微信号

墨轩臻品艺术
传承书脉·艺品互联 | 画册出版/设计印刷/书画定制/展览展示/品牌策划/媒体推广/短视频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