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1月起,文学院研究生会启动“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系列活动。该活动每月一期,通过“问卷+自主报名”的形式召集同学参与,邀请文院教师针对同学们的急难愁盼问题答疑解惑。师生同飨茶点、畅谈心声,由此共建亲师取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升育人的温度与效度。
自2023年11月起,文学院研究生会启动“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系列活动。该活动每月一期,通过“问卷+自主报名”的形式召集同学参与,邀请文院教师针对同学们的急难愁盼问题答疑解惑。师生同飨茶点、畅谈心声,由此共建亲师取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升育人的温度与效度。
12月20日下午3:00,“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第八期活动在文学院201会议室举行。此次交流会实为冬至前夕,又恰逢期末,红酒风味果茶的温热和糕点、水果的香甜则驱散了寒意、纾解了压力。本期交流会有幸邀请到杨洋老师和蒋浩伟老师与同学们对谈。同学们简要地自我介绍后,蒋老师介绍了自己选择研究方向的缘起,杨老师谈了自己在杜克大学访学的见闻。交流在亲切、温馨的氛围中开启,老师们的过往回忆牵引出同学们对未来的展望和现时的困惑,由大家共同的疑问逐渐展开到同学们各自的个性问题。
未来展望
Q1: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读博,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确定读博之后在硕士阶段需要做出哪些规划呢?
蒋老师:第一,是否选择读博和预期有关,如果“读博的欲望超过其他所有”,那就不妨一试。考博的压力不小,但读出来之后选择权比较大。第二,读博也要看学术能力能否达到博士阶段的要求,以及硕士阶段学术能力的展现情况。要锚定方向,找准需求也很重要。当时我比较倾向于在高校就职,选择读博是顺理成章的。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质量都还不错,基本上优于硕士毕业生。
杨老师:最关键的是获取一手信息。可以多问师门的博士生读博的感受,也可以询问同级已经工作的同学的求职经历,综合对比做出决策。
比文的学生如果对研究感兴趣且有读博的想法,首选出国读博。要出国外语水平肯定要过关,就得尽早考取达标的标化考试成绩,大概在申请前半年完成,需要大家从研一下学期或研二上学期开始准备。如果每天都读一点英文的材料,备考的难度应当不高。国外的东亚系、比较文学系、英语系都可以接收比文的学生。不过国外读博可能存在“宽进严出”的情况,且大概率默认你从事东亚相关的研究,也需要仔细衡量。
总之,还是要获取一手信息,这是做出决策最好的参考。
Q2:国内外升学有何差异?
杨老师:就导师情况来说,申请国内院校的博士一般需要你熟悉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深入了解他感兴趣的话题;但是申请国外导师的博士很难在短时间内归纳出导师的兴趣点在哪里,想get到导师的问题意识需要看很多材料。就申请情况来说,国内一般是申请-考核制,国外比较看标化考试,也要看你的申请材料。在国外读博第二年可能会问你想读到Master还是PhD,五年、八年毕业的都有。也可以选择国内读博时出国交流。当然,国内有发文的压力,美国的人文博士也有研究方向的限制,八成要回国求职。
蒋老师:我着重说一下国内的情况。申请国内的博士可以在规划好时间的情况下同时申请多个院校,雅思托福也可以提前考,可以在博士阶段免考英语。与此同时,在导师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在博士阶段导师比学校更重要。尽量申请和自己方向契合度较高的导师,万一考博成功但导师规定了你不是特别喜欢的研究方向,那就会很痛苦。
现时困惑
Q1:如何纾解读书过程中的负面情绪?
杨老师:我自己爱好很多,比如听民谣、乡村音乐、追剧,这些爱好会帮助我分散掉很多负面情绪。建议大家不要一个人闷在一个地方,可以去一些有人气但不嘈杂的地方看书、写论文,换个环境,换种心态。同时,要主动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打交道,可以考虑多参加学生工作增长见识。一定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不要太纠结。然后就是加强锻炼,每天抽出二三十分钟去跑步和完全不运动的状态肯定是不同的。
与此同时,不要限制自己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要理解周遭的社会。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其他行业的工作现状和心态。相比起来,能够生活在安静、舒适的条件当中已经非常难得。要多做自我反思,多建立自己和社会、他者的联系,不要蒙昧,很大程度上能排遣这种情绪。
蒋老师:我现在基本上是“工作-休息”循环,比如说写两个小时论文放松一会儿,白天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把晚上的时间留出来放松,这样可以消解负面情绪。悲观的情绪很难避免,所以要让自己的大脑有空闲,分开工作、思考和生活,多看看其他领域的读物、其他国家的知识,保持自己的节奏,给自己增添信心。一直做一件事的效率可能并不是最高的,做点杂事反而不会让自己闷在情绪里。只要做完今天的事情就好,不要后悔昨天、担心明天。可以找寻朋友、老师、同门寻求情感的支持和发泄。如果实在状态不好,给自己休几天假也是可以的。大家还要处理好宿舍关系。读博的时候是两人间,舍友就像是你的对立面。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及时提出、尽快应对,不要硬扛。
Q2:如何克服术语翻译后带来的阅读隔阂?
杨老师:学习外语当然很重要,我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有一些著作在由俄文翻译成英文版时的导论比中文版详细,可资参考。“斯坦福哲学百科”网站(https://plato.stanford.edu/,全英文)会对一个特定的概念进行大致的梳理,较有深度,便于参看。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的系列著作也能够给我们一些提示。剑桥蓝皮书系列出了洛克、卢梭等思想家的作品,外文原版会请有水平的学者撰写导论,也不妨作为参照。
自由提问
Q1:觉得自己在文本细读时容易“过度解读”,该怎么提高对文本的感知力?
蒋老师:首先不要太过担心,联想本身是可贵的,“天马行空”“浮想联翩”有时也是有价值的,哪怕错了也没有关系。那么看法究竟是不是过度阐释呢?就需要想办法进一步解读,弄清楚表达的是什么,这就反向倒逼我们大量阅读,夯实知识基础。随着阅读量的扩大和水平的逐渐精进,我们辨别的能力就会提高,最后会形成属于自己的衡量标准。
Q2:想请教老师们,如果不走学术研究道路,比较文学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杨老师:阅读可以带来快乐和震颤,尤其是世界观方面的震撼。选择比较文学并阅读爱看的书籍,本身就能帮助大家达到道德生活、精神生活的自主、自足。虽然有的东西是混沌的,但是阅读能带给大家自由,带给大家个人化的、深入的感悟。我想,所有热爱比较文学、选择比较文学作为专业的同学都很值得我敬佩,因为他们大都出自纯粹的热爱。
时间匆匆而过,大家依旧谈兴不减。同学们也深受触动,感想良多。(以下均为昵称)
24硕 伊萨奇: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交流会,度过了一个收获满满的下午!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的升学和就业方向,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从学术规划到职业选择,从个人发展到大局视野,给出的建议既具体又充满启发,让我对学术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形式的师生交流会。交流会既轻松又充实,大家围坐一堂畅谈,思想的碰撞中交织着真挚的情感,也让我对文院“恰同学少年”系列活动特色有了具体认识。同时,特别感谢研会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与周到安排,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参与更多这样有意义、有深度的活动!
22本 啥也不懂:
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与蒋浩伟老师、杨洋老师还有各位同学们一起交流有关学习、生活、心态以及未来的各种问题!令人感到安慰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多少都曾经或正在面对着许多极为相似的困境,并且都竭尽作为个体的所能尝试去加以解决,这次师生交流会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方法的平台。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讨论得出某种普适的解决路径或着标准答案,但在分享所形成的共同体却让我们能够一起承担某种作为限制的重负,每个人都为他人创造了更多灵活调整的空间,纾解了很多未知引起的困惑。总之是超级有收获的一次活动,期待来年再见!
老师们的倾情分享和真诚建议驱散了我们前行途中的迷雾。对答之间,我们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期待下次再会师友,度过漫漫寒冬,迎来属于每个人独特的春和景明!
文编:王佳欣
美编:陈嘉铭
责编:韩悦 陈悦琪 陈诗雨 邓一凡 武宜旭 陈坤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