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南京大学文学院110年的文脉学统,文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开展“文以载道,学以报国”学习践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列活动。支部于10月21日至25日分批走访了吴新雷、王立兴、朱家维三位退休教授。在金秋时节,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讲述他们与南大的故事,感受大先生们的执教风采与精神品格。
吴新雷:传承戏曲文化的教育匠心
吴新雷教授是中国戏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博导,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的常务理事,曾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在访谈中,91岁高龄的吴教授操着浓浓的吴语,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求学与治学的经历。
1951年,吴教授考入南大中文系。当时的他虽然乡音浓重,却在南腔北调的老教授们中普通话说得最好。“1951年,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得最好的是吴新雷,但是2024年南京大学文学院在普通话讲得最差的也是吴新雷。”说到这里,吴教授爽朗大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在导师陈中凡先生的引导下,吴教授投身昆曲研究。为了继承吴梅先生的优良昆曲研究传统,导师专门为他请了戏曲老师。为了掌握这门艺术,他在四年的研究生时期,有两年都在废寝忘食地学习昆曲。“爬楼梯唱,走路也唱,从鼓楼唱到新街口,简直要被当成疯子啦!”吴教授笑着说。他强调,研究戏曲不能把它当作苦差事,而要将其视为终身的爱好。从汤显祖到南洪北孔,从《桃花扇》到梅兰芳,吴教授将昆曲在历史洪流中的兴衰娓娓道来,展现了一位学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王立兴:守正创新的教育情怀
王立兴教授1952年考入南大中文系,恰逢全国院系调整的第一年。在访谈中,他回忆了当年同窗互助的温情往事:班里虽有40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年龄跨度很大,但关系却十分融洽。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当时有一个安徽籍舍友十分贫困,连鞋子都是破的,他便将母亲新做的布鞋送给了这位同学。
在教学生涯中,王教授始终践行着“守正创新”的理念。文革期间,面对“教材荒”的困境,他与其他青年教师合作编写古代文学作品选,从最初的六所学校发展到十三所学校参与。这部教材不仅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在文革结束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教授特别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他告诫同学们要有质疑精神,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强健体魄,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着眼大处。他寄语道:“你们现在正年轻,正是花样年华的时候,所以要有自己远大的思想,要有目标。”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他鼓励同学们要紧跟时代潮流,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朱家维:艰苦岁月中的求索精神
朱家维教授的求学经历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时代见证。他在战乱年代求学,1946年后被迫辍学,直到1951年才重返校园。求学路上,他经常需要徒步涉水,跋涉于泥泞的山路中。从五年级开始住校后,他与同学们在煤油灯下刻苦夜读,煤炭桌脚和黑烟浸染的手指,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苦中作乐”。
1959年考入南大后,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朱教授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60年代初,他参与了党中央指示下的教育改革试点,亲身经历了南大在国家历史转折中的重要探索。在访谈中,朱教授特别提到了南大英雄陈万里烈士的感人事迹。虽未与烈士直接相识,但他对这位在火情中勇救珍贵化学资料的英雄满怀敬意,这种精神传承也在一代又一代南大学子的心中延续。
对当代青年,朱教授寄语要保持清醒头脸,警惕网络上的不实言论,理性看待国际形势。他强调中国始终以尊重和学习的态度发展科技,鼓励青年人要坚定信念,相信国家、相信未来。
赓续精神血脉,开创未来征程
“文以载道,学以报国”系列活动既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南大文学院优良传统的深情回望。从佘卉副书记梳理的文学院双源传承,到三位教授的求学与治学经历,回望南大文学院110年的光辉历程,几代南大人在此培育着革命传统、学术精神与人文情怀,以智慧和奉献铸就精神丰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影响后辈学人。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文学院的青年学子将继续秉持“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以智慧和奋斗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光辉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采访:文学院硕士生第九党支部
美编:骆颖
审核:佘卉 庄典 陈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