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甲流、支原体肺炎高发,家长如何“靠谱”应对?
健康
2024-12-20 16:38
江西
随着冬季到来,天气愈加寒冷,气温变化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家长们都担心不已,心中有一万个疑问:孩子发烧、咳嗽、流鼻涕,是中招流感了吗?
支原体肺炎、流感、普通感冒怎么区分?
什么情况要立刻去医院?
孩子中招,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辨清普通感冒、流感、支原体肺炎,帮助孩子们安全度过病毒高发期。普通感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均有可能引起;
流感: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常见有甲、乙、丙、丁四型流感,现流行的以甲流、乙流为主;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外的一种病原体。普通感冒:不发热或低热,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嗓子疼等,症状较轻,或全身无症状;流感:常见高热(39℃~40℃),全身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起病急,进展较快;支原体肺炎:低热、中高热均可见,以阵发性、成串干咳,胸痛、乏力、肌肉酸痛、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流感:全人群易感,儿童、老人、孕妇及患基础病人群若感染较易引发流感并发症,如肺炎;支原体肺炎:全人群易感,好发于5-17岁儿童和青少年。普通感冒:潜伏期1-3天,病程5-7天,较少并发症。
流感:潜伏期1-3天,病程1-2周,严重时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3周,病程2-4周,严重时引发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混合感染多见于免疫力稍差的人群,与单一病原体感染相比,出现混合感染的患者症状可能会更重一些,而且由于症状较为相近,因此很多人无法直截了当地区分。这时,我们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如:流感抗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等帮助诊断。混合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用药增多、重症风险升高及治疗难度增大。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或孩子可能发生了混合感染,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前往医院就诊,尤其是老人、幼儿、孕妇,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高风险人群,切不可自行用药治疗。为了解决大家心中疑惑,我们邀请到了我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余伟、副主任医师张丽娜和大家一起聊聊甲流、支原体肺炎的科学防治,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守护儿童健康!
声明:本文纯属公益目的,如有图文来源方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