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对于清朝到底有多大的贡献,能让人给他的能力排到康熙跟乾隆之上?今天我们说说,号称史上最牛摄政王的多尔衮对于清朝发展的贡献,主要分两点。
第一大贡献,就是在入关前和平处理了皇权的交接。首先,福临能够继位,功劳都得算到多尔衮的头上。因为当时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这时候八旗的势力比较分散,支持谁的都有。但是大部分的势力,比如像什么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的旗主大臣们,都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豪格正值壮年,35 岁又屡立军功。
还有一部分大臣支持皇太极的哥哥代善。反观顺治,才 6 岁,小屁孩一个,要是没有多尔衮支持,福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皇太极众多有能力的皇子、皇兄中脱颖而出的。
我们知道,朝鲜一旦有了内讧,那实力是大大的削弱,西晋的八王之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要是因为权力归属再来个八旗之乱,清朝想必也就完犊子了。话说有一次,这帮旗主大臣商讨谁该继位,这时候,两黄旗代表索尼提议豪格继承大统,但是这个豪格想玩一手以退为进,说自己德不配位。大家都能看出来豪格这是装犊子,没想到多尔衮迅速借坡下驴,那我们就尊重豪格的意见,把他排出继位名单。豪格一看,卧槽你这多尔衮叔叔也太实在了吧,我就谦虚一下,你还当真了。这时候殿外已经被禁卫军团团围住,就是今天要不出一个满意的结果,那谁都别想好,立马就开干。
就在气氛一度紧张之时,多尔衮立马提出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其他人一听不干了,福临这才 6 岁,你闹怕不是你多尔衮有私心吧。这多尔衮也很聪明,又立马拉着镶蓝旗的老大济尔哈朗和自己共同辅政。济尔哈朗一看,给皇帝辅政这买卖值,相当于监国了,于是乐呵的同意了。这下朝廷一半以上的势力都支持多尔衮的意见。就这样,多尔衮算是在入关前夕这一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非常和平的处理了皇位争夺这一敏感的问题。不然清廷内部要是掀起了内讧,这天下应该就幸不了爱新觉罗了。所以说多尔衮算是清军顺利入关的基石。
那为啥多尔衮这么有话语权?作为努尔哈赤最欣赏的儿子,18 岁初次跃马张弓出征蒙古察哈尔便立下战功,后来征服朝鲜为皇太极一心攻打明廷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皇太极也知道自己这个十四弟并非一介武夫,于是把六部也交由多尔衮统辖,再加上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的支持,多尔衮在朝堂之上也是如虎添翼。
第二大贡献,入关后促进满汉文化融合,成功立足中原。1644 年,李自成逼崇祯上吊入主京城,多尔衮这一看着急了,中原这么大一块肥肉让你李自成吃了,那还了得,我这帮兄弟还饿着肚子。这时候,降清的汉臣范文成就告诫多尔衮说,你别羡慕李自成现在闹得欢,他干的都是打家劫舍的事,赤身贵族和那些百姓不会真正的支持他,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收服人心,不然你在老百姓的心里永远都是流寇。范文成的原话 “入关后要官升其爵,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多尔衮一听,也开窍了,就这么办,咱是正义之师。
公元 1644 年四月初七,多尔衮率兵就进攻中原,以前出兵的口号都是讨伐明朝,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打着为崇祯报仇,驱除逆贼的名义。入主京城之后,怎么治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大问题。以前满人对待汉人,那就跟看见了肥羊一样,先抢你一刀,反正你又打不过我,对吧。但是满族你不改你烧杀抢掠的传统,你就不可能消除汉人之间的矛盾,统治天下想都不要想,就算统治了,也得落个 “俘虏之运不超百年” 的下场。但是多尔衮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我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停止烧杀抢掠。于是他一改自己虎豹豺狼的形象,严明军纪。
所以当清兵以为崇祯帝报仇的面貌出现在广大的汉人面前时,他们的行为就被很多的汉族臣民所接受了,得到了很多明朝旧部的拥戴。此后,多尔衮和顺治也是奉行儒家思想为治国的主流思想,虽然顺利的促进了满汉文化的融合工作。
所以说多尔衮,一是和平处理了皇太极死后的权杖交接问题,稳住了清朝皇室的大后方;二是入主中原,一改往日的蛮族形象,为满汉融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