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何要在遗书上写出 “诸臣勿振,人人皆可杀之”?其实从明朝灭亡前的一次皇帝募捐,就可以窥见一二。
1644 年 4 月初,也就是明朝灭亡的几天之前,北京城街头,突然出现了一副荒诞的闹剧。朝堂上的达官显贵们,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纷纷在街头售卖家里的锅碗瓢盆,甚至一些大臣的豪宅,都被贴上了紧急出售的告示。之所以荒唐景象,不是因为大臣缺钱,而是皇帝要求募捐。此时的大明国库空空如也,守城将士的军饷已拖欠数月,怨气冲天。无奈的崇祯只能向各位官员们求助,让他们每人捐出个几万两出来,共度难关。
没想到,这帮大臣个个戏精附体,背着米要饭装穷,很多都跪在御前,哭诉自己的清廉,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所以,才出现了视频开头街头叫卖的一幕。就连当时权臣之首的魏藻德,也只是抠抠搜搜的捐出 500 两,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崇祯一看呀,满朝文武没一个靠得住的。于是本着一个女婿半个儿的想法,去求助自己的老丈人,也就是皇后他爹周奎。
崇祯本意是想让周魁给群臣做个表率,率先捐出个 10 万两,并且为了先表诚意,先把老丈人周魁从嘉定伯升到了嘉定侯。没想到周奎一听升官还要捐款,嘴里就两个字 “没钱”。崇祯一看,这个老丈人比文武百官更靠不住。不过周逵毕竟身居国丈,最终还是同意在原来的基础上打个一折,捐出个一万两。崇祯一看,也开始较劲,坚持让他捐出 2 万。皇后见状从中调和,无奈拿出自己的金银细软,变卖了 5,000 两,让周魁再拿 15,000 两凑齐 2 万给皇帝交差。没想到,这个周魁又把皇后女儿的 5,000 两觅了 2,000 两,折腾半天,最终捐出了 13,000 两。
像崇祯这种低声下气找臣子要钱的皇帝,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他最后总共募集了 20 万两,但这点钱,根本无法解决一个帝国的燃眉之急。最后在内外交困之下,气得崇祯留下一句 “诸臣勿镇” 的遗言,前往眉山含恨自尽。
不过这帮官员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位号称闯王的李自成更不是善茬。人家一路杀到皇城,靠的就是 “军田免赴,打土豪分田地” 的理念。所以进了北京城,第一件事也是募捐。不同的是,崇祯是文要,李自成是武要,把刀架在大臣的脖子上,不给钱人头落地。
内阁首辅魏藻德被农民军吓得立刻上缴 2 万两,之前标榜清廉没钱的大臣们,在挨完毒打之后,每个也捐出了几万两不等。前面提到那位捐款还要拿回扣的周奎,为求保命,一下就捐出了 52 万两。最终,李自成光从京城的明朝权贵里,就一共搜刮出白银 7,000 万两。
要说这帮大臣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有人问这帮大臣,为什么不把钱捐给皇帝救国?4 个字 “见风使舵”。因为他们不过是已经看透了明廷帝王的结局罢了。城外的农民军呼声震天,攻入京城是迟早的事。而且自古以来都是铁打的世族,流水的皇帝。官僚氏族们保住了自己的钱财,下一任皇帝来了,照样需要我们帮助他治理国家。所以我干嘛还要把钱投资到我看不到希望的地方。虽然很现实,但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