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句国人耳熟能详的俗语。它出自一首七绝古诗,诗歌全文为: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诗的最末一句,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前一句“自出洞来无敌手”,未免口气太大了。既不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也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教训,所以普通人不能轻易拿出来说,不然容易被人嘲笑!
一、俗语背后的故事
“得饶人处且饶人”,据说是出自宋人俞文豹的《唾玉集》。但是古书难见,书里面到底写了什么也无从晓,只能参考宋人姚宽的《西溪丛语》,来了解这一首诗的创作背景。
那么,前述的古诗到底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姚宽说,我曾经听说东汉年间有一个道士,特别擅长下棋。每一回跟别人下棋,必定先让人一子。后来,道士客死他乡。临终前,嘱托同村的一个老者,过几年后,将自己的坟茔迁回故里。
故事讲了一个叫王质的人在山中砍柴,偶然听到几个童子吵嚷的声音。王质跑过去,发现他们在下棋。因为吃了童子一枚枣,王质不知道饥饿与疲倦,看了一很久。童子提醒他,“你应该回家了”。说完,就不见了。王质再一看,自己放在树底下的斧头柄已经腐烂。从此,人们就用“烂柯”来代表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由于“烂柯”的典故与围棋相关,因此在这首诗里,“烂柯”也代指神仙棋谱。
“烂柯真诀妙通神”,就是讲道士得到了一本,可以通玄的神仙棋谱。“一局曾经几度春”,是指道士曾经为了钻研这本棋谱,曾经在一局棋上耗费了数年的光阴。
“自出洞来无敌手”,是说道士自从出了“洞府”,因为钻研、吃透了这一本“神仙棋谱”中的奥妙,从此所向披靡。“得饶人处且饶人”,是说:既然得到了神仙法术,下棋时所向无敌了,为什么还要对别人赶尽杀绝呢?所以道士下棋的时候,总是先让旁人一手。
道士之所以有让棋的行为,说明他在乎的并不是一局棋的胜败。他隐居在深山洞府之中,耗费数年的光阴来研究一本棋谱,只是因为对下棋这个过程的热爱。嬴了棋局,固然开心。但是总让别人输棋,别人就会不开心。损人而不利己,不是道士做人的追求。
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古人常说: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绝。一个人可以一直强,但不可能一世强。得意到头,见好便收。千万不要因为得意忘形,招来别人的忌恨,不信你看汉高祖的戚夫人。汉高祖在时,她是多么的风光。作为刘邦的小老婆,假设当初捞一点钱,带着儿子去偏远的封国,也许还能继续做“王太后”。可是,她偏不,她还想发动高祖,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结果高祖一死,她就被吕后做成了“人彘”。
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当“俸圣夫人”的时候是多么威风。熹宗皇后不衬她的意了,她就下令把皇后关进宫墙的夹道里,差一点饿死。但是她也不想想,从来后宫哪有皇帝“奶妈”掌事的道理?你一个外姓在那儿瞎捣鼓个啥呢?所以熹宗一死,客氏就被新皇下令,用乱棍活活打死了。
这些人都是因为,不知道“饶人”。活着的时候把事情做绝了,没有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常言又说: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杨玉环是玄宗的宠妃,可是到了马嵬坡,还不是三尺白绫为君死。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最后改朝换代,直接被贬成庶民。所以人生的大起大落,自己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眼下你看着自己是无敌的,那只是暂时的。要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你要是敢得意忘形,指不定转过墙角,就会挨上一记闷棍。人一生的富贵成败,有时候还要讲一点运气。今天你贬低打压的那个人,十年、二十年后,他也可能时来运转,占据了你的上风。假如你现在不肯饶人,因此得罪了他,难说他将来不会报复你。因此不懂得“饶人”,就是不明智的行为。
一个人得意的时候,就应该收手,否则要小心乐极生悲。李元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传说他天生神力,一双大铁锤耍得出神入化,更是勇猛无敌。有一日,李元霸听到天上打雷,头痛病发作了,于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居然就甩起他的大铁锤,想要去打老天,结果就被雷劈死了。
嬴荡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他也是天生神力,长得高大壮实,喜欢打仗,还喜欢通过举鼎来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武功。结果他跑去和大力士比赛举鼎,力竭而亡。这二人都是因对自己的神力太过自信了,尤其是嬴荡,恐怕真的以为自己是无敌的,结果牛吹皮被打脸,还丢掉了性命。
再说回前文中的那个道士,他夸耀自己“自出洞来无敌手”。世上有些人,就是这样自信;还有一些人,天生就爱与人争胜负,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是你想归想,但是这事儿你得悄悄地想,千万别到处去说:老子天下第一!然后再像俄国大力士一样,用拳头捶捶胸口,再伸出食指冲霍元甲摇一摇,说:中国人,不行!这样,你就不会有好下场了。
结语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话的上一句太嚣张了,只有诗中的道士可以说,因为他是“神仙”,他说自己“无敌手”,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一般人切不可说,说了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说了给自己找麻烦。做人还是应该低调一点,谨防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