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细菌中的泛素化免疫系统

学术   2024-09-06 09:48   湖北  

细菌和噬菌体作为自然界中相爱相杀的一对老冤家,在进化的旅程中,一直致力于军备竞赛。细菌发展出了多条防线来应对噬菌体的入侵,例如restriction-modification(限制性修饰)、abortive infection(流产感染)以及大家熟知的CRISPR系统等等,当然是噬菌体也发展了anti-CRISPR类似的系统来应对。

病毒对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威胁都是巨大的。在进化层面来说,原核生物抗病毒免疫系统不少被确定为真核生物抗病毒系统的起源。包括CBASS(真核cGAS/STING通路的同源物)、gasdermins、viperins或Avs(与NLR家族相关)等。    
       这时候我们不妨逆向的想一下,那些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但是还没明确起源的抗病毒系统,是不是能够在原核生物中找到一些进化残留的痕迹呢?
       泛素化修饰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真核生物的先天免疫系统中,泛素和泛素样蛋白发挥重要作用,如干扰素刺激基因15 (ISG15)是一个由两个融合的泛素样结构域组成的泛素样蛋白,它参与保护人类细胞免受甲型流感和HIV-1等多种病毒的侵害。
它在病毒侵染的过程中受泛素化修饰引导,特异性结合到病毒蛋白上,影响病毒增殖。而在细菌中,也有类似于ISG15的蛋白防御系统。22年Rotem Sorek等人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 上的工作报道了BilABCD(bacterial ISG15-like system protein ABCD)系统,在噬菌体侵染的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但是实际的机制没有被研究透彻
    

Jens Hör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Bacteria conjugate ubiquitin-like proteins to interfere with phage assembly ,最近在Nature见刊。他们详细的阐述了BilABCD系统对抗噬菌体入侵的机制。

BilABCD作为一个细菌操纵子,包含四个蛋白(Ubl、E2、DUB、E1)。DUB具有去泛素化功能,BilB(E2)蛋白作为最终将Ubl类泛素化蛋白转移到目标蛋白的赖氨酸上,代表BilABCD操纵子能够完成完整的泛素化/去泛素化功能。

为了详细研究BilABCD系统的机制,作者在E.coli中表达了分离自Collimonas sp. OK412的四基因操纵子(Ubl/BilA, E2/ BilB, DUB/BilC,E1/BilD),Ubl蛋白与人源的泛素蛋白相似性很高,包含两个类泛素结构域,最重要的是C端末端的功能性甘氨酸在Ubl(BilD)的所有同源物中都高度保守,C端的G163是Ubl连接到目标蛋白的功能位点。    

那参照传统的泛素化流程,Ubl蛋白是怎样和E1蛋白形成复合物的呢?作者进行west blot实验,观察E1蛋白条带,果不其然,存在两条带,并且能被DTT消除。也就代表着,E1可能发生了泛素化修饰,而两条带之间的差值大约为20Kda左右,满足Ubl蛋白的大小特征。
 

作者得到了确定的E1和Ubl的作用,下一步的泛素化过程是E2蛋白和Ubl的互作,遗憾的是,实验中没有探测到E2和Ubl形成的复合体。功能上的实验能够补充说明这个泛素化系统是能够正常工作的(E2蛋白C113A位点突变后细菌抗病毒能力减弱),关于E2蛋白和Ubl蛋白的互作证据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才能解析。最后一步,Ubl蛋白与目标蛋白的结合,是我们随后要讲的文章的内容。

作者通过表达Bil系统的E.coli来观察Bil的表达量,相比于其他的防御系统,BilABCD在病毒入侵时的表达量和常规的防御系统是同一水平的。它在正常的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确认了泛素化过程实际存在于原核过程中,作者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泛素化是如何干扰噬菌体侵染的。泛素化蛋白要发挥它的作用,需要结合到噬菌体蛋白上。我们可以自然的提出两个问题:Bil是怎样影响侵染过程的?Ubl蛋白结合到什么蛋白上?

作者首先从Bil系统的免疫特征入手。Bil的免疫周期与Abi(r abortive infection)系统类似,但是相比于对照组细胞,表达Bil系统的宿主细胞并没有提前裂解,说明Bil系统干扰了有侵染能力的噬菌体子代的形成,但是不是通过提前诱导细胞死亡的机制。

随后,作者对用SECphi27噬菌体侵染后的Bil-E.coli上清液进行CsCl梯度离心。成熟的噬菌体作为对照,只有一条条带。不同的是,在Bil-E.coli组中,出现了两条带,其中一条带的位置与对照组一致,另外一条密度更大一些,如果对Bil系统进行失活突变,高密度条带会消失。为了研究高密度条带中的噬菌体是否发生了活性变化,在CsCl梯度中的每一条条带都被分离出来进行功能实验。    

首先,实验人员使用NTA(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一种纳米级别的颗粒技术手段,对不同条带的噬菌体颗粒数量进行同单位的计数,然后使用噬菌斑检验标志噬菌体的侵染能力。这两个参数集合就能更表征,每个噬菌体条带的总体感染能力。

从上图中可以看见Bil组相对于野生型和突变组,噬菌体数量和侵染能力都下调了,高密度条带中几乎失去了侵染能力,而且这种下调不仅出现在了高密度条带中,还出现在了低密度条带中。暗示着,Bil系统对噬菌体的防御是很全面的,即使是装配好的、分子量正常的噬菌体也会受到影响。

百闻不如一见,旁敲侧击的研究了Bil系统对噬菌体的修饰后,作者决定使用负染电镜直接观察它们的形态。电镜下,Bil系统攻击过的噬菌体,在高密度条带中呈现出尾部丢失的形态,相比之下突变组和对照组中的形态是完整的。“身首异处”的情况也再次印证了功能实验中高密度组较差的侵染表现。那为什么噬菌体尾巴没有了,反而密度增加了呢?尾部是蛋白为主体的,它的丢失增加了核酸在全体质量中的比例,密度自然上调。种种证据都指向:Bil系统可能影响了噬菌体装配的过程。    

Ubl结合的蛋白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的WB实验给出了答案。作者将侵染表达Bil防御系统细胞的噬菌体收集,针对带有HA标签的Ubl蛋白进行pull-down显影,得到了一条150kDa大小的条带。而对于蛋白有限的噬菌体来说,满足大小在130KDa作用的蛋白只有一个,CTFalso called the spike protein or tip attachment protein),一个识别宿主、组成噬菌体尾部的双功能蛋白。为了反向验证,他们给CTF蛋白加上了3×FLAG标签再次进行WB,得到了相差20kDa的CTF蛋白条带,印证了泛素化修饰的假设。进一步的验证是通过对噬菌体进行抗Ubl蛋白的胶体金抗体孵育之后的电镜观察,能够看到Ubl蛋白都是结合到噬菌体的尾部的。

CTF作为双功能蛋白,对它泛素化修饰直接干扰尾部的正常装配,但是对于那些装配完成的噬菌体是Bil进程又是如何影响其活性的?作者猜测,泛素化还影响CTF参与的宿主识别、DNA注射过程,事实也如预期一般,被Bil干扰后的噬菌体,注射DNA的能力确实下降了很多,下图a中清晰的展现了这一点。    

至此,BilABCD对抗噬菌体侵染的故事也差不多结束了。BilABCD系统以高度类似真核生物ISG15系统的泛素化方式有效抵抗了噬菌体病害,CTF蛋白是它准确的目标位点,可惜的是,这篇文章没有详细的讨论DUB蛋白以及operon中缺失的E3蛋白的功能是如何被补偿的。

而和这篇文章同时发表的背靠背文章——A eukaryotic-like ubiquitination system in bacterial antiviral defence,对这些略过的内容做了讨论,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

Raymond T. Suhandynata5 & Kevin D. Corbett此前的研究发现了和BilABCD结构类似的细菌操纵子,得益于AlphaFold2的发展,他们预测了操纵子四个蛋白的结构,发现与真核生物的泛素化相关蛋白是高度相似的。为了确定这个操纵子是不是和细菌免疫相关,他们以其中的E1蛋白序列作为基准,进行了多基因组范围内的筛选,试图找到包含E1同源蛋白的相似操纵子,结果在Ensifer aridi TW10菌里发现了136个满足条件的序列。经过PADLOC server注释,这些位点大多和免疫相关,且受到DNA损伤信号的激活,也就侧面提示,这个操纵子是参与到细菌免疫中的。因为结构与BilABCD系统类似,作者也就将它命名为BilABCD type-Ⅱ,随后的比对发现二者虽然序列高度相似,只是蛋白的进化同源性不高。这也说明,这两个系统在功能上的研究是具有强烈的相互提示作用的。    

作者通过纯化type-Ⅱ型BilABCD系统的不同蛋白,得到了他们的结构特征。其中,将E1、E2、Ubl蛋白一同表达的时候能够获得三聚体。在这里,我们分别描述E1、E2、Ubl蛋白的结构特点。

E1BilD 包含一个 N 端的非活性腺苷酸化结构域(IAD)和一个 C 端的活性腺苷酸化结构域(AAD),两者形成了一个结构上相关的伪二聚体。E1BilD 的最接近的结构亲缘体是人类的泛素和 FAT10 E1 UBA6,以及异二聚体的 NEDD8 E1 NAE1–UBA3。像这些真核 E1 蛋白一样,E1BilD 在 AAD 中具有一个单一的活性腺苷酸化位点,其中一个关键的精氨酸残基(Arg9)由 IAD 提供。CYS 结构域通过柔性的连接件与 AAD 相连,显示出较高的移动性,在不同结构形式(form 1 和 form 2)中呈现不同的位置。尽管 E1BilD 缺少许多真核 E1 蛋白中常见的附加结构域(如 IAD 中的第一个催化半胱氨酸半结构域或螺旋卷结构域,以及介导 E2 结合的 C 端泛素折叠结构域),其整体结构与典型真核 E1 蛋白的相似性暗示了一个共同的进化祖先。    

E2BilB 的折叠模式与经典的 E2 蛋白(如酿酒酵母和人类的 E2 蛋白)相似。它的保守 CEHH 基序包含了 Cys138、Glu144、His146 和 His151 残基,这些残基在 E2BilB 中起到了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E1BilD 的 C 端附近的一个环和 α 螺旋通过由 Cys340 和 Cys343(位于 AAD 交叉环)以及 Cys491 和 Cys493(靠近 E1BilD 的 C 端)协调的 Zn2+ 离子得到稳定。这一稳定性对于 E2BilB 的结合至关重要。在 E1BilD–E2BilB–UblBilA 复合物的 form 2 结构中,E1BilD 的 CYS 结构域从腺苷酸化活性位点旋转开,其假定的催化半胱氨酸(Cys138)与 E2BilB 的催化半胱氨酸相邻。结构中,这两个残基通过二硫键连接,这一状态模拟了 E1 到 E2 转硫酯化中间体的结构状态,其中 E1 和 E2 的催化半胱氨酸残基彼此接近到大约 2 Å。

与已知的 I 型 BilABCD 操纵子的 Ubl(如 BilA)不同,这些 Ubl 通常包含两个预测的 β-抓握结构域,而 E. aridi 的 UblBilA 仅包含一个 β-抓握结构域。在 E1BilD–E2BilB–UblBilA 复合物的结构中,UblBilA 以类似于已知的 Ubl–E1 复合物的方式与 E1BilD 结合,其 C 端定位于 E1BilD 的腺苷酸化活性位点。UblBilA 在结构上与真核生物的泛素和 SUMO 蛋白更加相似,而不是细菌的 β-抓握蛋白 ThiS 和 MoaD。具体而言,UblBilA 与真核同源物的 Cα 均方根偏差(r.m.s.d.)为 1.7 Å,而与细菌同源物的 r.m.s.d. 为 3.3 Å,这表明其与真核蛋白更为接近。

在随后的纯化实验中,我们发现E1、E2、Ubl共表达的系统中出现了除了三条主要条带以外的弥散条带,作者怀疑,这是被修饰的目标蛋白。    

         

 

他们通过一个精巧的实验完成了验证。通过生成了一个his6标记的UblBilA(Δ97)结构体,其中有一个Val95到赖氨酸(V95K)的取代,这样胰蛋白酶消化UblBilA -目标偶联物将留下一个与目标赖氨酸残基相连的丙氨酸-甘氨酸二肽。与Ubl有过连接的目标蛋白就因此被打上标签,随后使用质谱检测,得到了多组相互印证的结果,说明Ubl能够结合到一些目标蛋白上,此外,如果没有DUB蛋白的预先修饰,Ubl不能从E1蛋白中以活性形式被释放,也不能够观察到被修饰的目标蛋白,解释了DUB蛋白的重要性。
两篇文章都匠心独运的介绍了各自在BilABCD类防御系统中的工作,让我们对原核生物的泛素化修饰系统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种共存于真核与原核之间的体系总是让人不住的联想,二者之间谁是祖先?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ISG15系统是BilABCD演化而来,但是不妨碍我们震惊于这种进化的趋同之美!希望今后有更多研究能够进一步阐明原核泛素化防御系统的详尽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730-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16-5

如有叙述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文字:刘霁

编辑校对:Chirs

报道热点资讯  解读前沿进展 分享科研资料  


微信加群

我们组建了50余个交流群、资料分享群,欢迎大家进群交流。添加公众号博主微信:BioSpace(下方二维码),邀你进群。温馨提示:添加博主时,请备注一下研究方向+单位/学校!

转载、合作、广告请联系微信BioSpace

在看,也是一种习惯

BioMan
兴趣与乐趣同在的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