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大闫方友/上交周寅宁团队: 依托数据科学发现 9 种新材料

学术   2025-01-10 10:31   中国香港  

研究背景

随着半导体、储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介电材料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聚酰亚胺 (PI) 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合理的介电损耗和较高的击穿强度,是储能领域的重要介电材料之一。

然而,由于 PI 包含许多高度共轭结构,导致传导损耗随着温度和电场的升高而呈指数级增长;同时,不同领域所需的介电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介电性能等目标各不相同。因此,仅依赖人工设计结构、实验测量性质的方式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新型介电材料需求。

研究内容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闫方友和上海交通大学周寅宁团队结合定量构效关系(QSPR)模型提出了一种以数据科学为中心的“设计-发现-评估”方案,并从设计的 10 万多种具备可合成性聚酰亚胺的虚拟结构库中确定了 9 种适合应用于高温储能电介质的新型聚酰亚胺。

  • 图 1. 新型高介电常数 (ε) 可合成聚酰亚胺 (PI) 的 “设计-发现-评估 ”方案。包括:(1)建立与频率相关的 ε 定量结构-性能关系(QSPR)模型;(2)提出 “逆向生成组合设计”方法建立虚拟结构库;(3)提出采用原子邻接基团(AAG)表示法评估高通量筛选结果的可靠性;(4)利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验证候选 PI 的 ε。其中,应用 QSPR 模型对已建立的虚拟结构库进行高通量筛选,以获得具有高 ε 的候选 PI;借助 AAG 评估的模型适用结构域,以确认高通量筛选结果的可靠性。

该成果以 “Data science-centric design, discovery,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synthetically accessible polyimides with desired dielectric constants” (《以数据科学为中心,设计、发现和评估具有所需介电常数的新型可合成聚酰亚胺》) 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Chemical Science 上。







  • 图 2. 具备可合成性的新型聚酰亚胺 (PI) 虚拟库的开发过程。

该工作首先提出了一种“逆向生成组合设计”方法来开发具备可合成性的新型 PI 虚拟库。通过收集已报道的 PI,将其结构近似为环状重复单元(RRU),拆分为二胺和二酐分子,然后将二胺和二酐分子虚拟缩聚,组合生成了 102270 种新型 PI。建立频率相关的 ε-QSPR 模型,用于筛选上述虚拟库中具有潜在高 ε 的新型 PI。所建立的 ε-QSPR 模型 R2 为 0.9768,QLOPO2QLODPO2 分别为 0.9654 和 0.9743,证实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 图 3. a 将原子邻接基团(AAG)方法用于评估高通量筛选结果可靠性流程示意;b 应用 AAG 评估高通量筛选虚拟库可靠性的结果;c 被评为“高可靠性”的 PI 在六个特定频率(101 Hz、102 Hz、103 Hz、104 Hz、105 Hz 和 106 Hz)上的介电常数 (ε) 分布统计。

考虑到所设计的大量新型 PI 结构有可能超出模型可预测的结构范围,因此将先前工作提出的原子邻接基团(AAG)方法用于评估高通量筛选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建模数据集中结构的 AAG 分布情况,对虚拟库中的 102270 个 PI 进行了 AAG 分析。结果如图 3b 所示,被评为“高可靠性”的 PI 的 ε-频率关系曲线的 k 值小于 0,与实际情况相符,b 值在 2 到 7 之间,与建模数据集的 ε 范围(即 1.49 到 6.53)偏离较小。相较之下,被评估为“低可靠性”和“中可靠性”的 PI 的 ε-频率关系曲线的异常值过多。结合高通量筛选和 AAG 分析的结果,该工作确定了 9 种具有高 ε 和“高可靠性”的新型 PI。并通过分子动力学 (MD) 模拟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模型验证及预测了它们的 ε 和 Tg

该工作所提出的基于 AAG 评估高通量筛选结果可靠性的方式进一步减轻了新型材料的验证工作;同时,所提出的“设计-发现-评估”方案有可能用于设计其他线性缩聚聚合物。

论文信息

  • Data science-centric design, discovery,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synthetically accessible polyimides with desired dielectric constants
    Mengxian Yu, Qingzhu Jia, Qiang Wang, Zheng-Hong Luo, Fangyou Yan*闫方友,天津科技大学), Yin-Ning Zhou*周寅宁,上海交通大学)
    Chem. Sci., 2024, 15, 18099–18110
    https://doi.org/10.1039/D4SC05000B

作者简介

闫方友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智能设计、构效关系、化工热力学、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 Chem. Sci.、AIChE J.、Chem. Eng. Sci.、Chem. Eng. J.、J. Chem. Inf. Model.、Small、Macromolecules、Digital Discovery 等期刊发表论文 70 余篇。






周寅宁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辅助的聚合反应机理辨析、聚合反应强化原理及精确聚合物与新型催化剂设计研究。

期刊介绍

Home to exceptional research and thought-provoking ideas. Open and free, for authors and readers.

rsc.li/chemical-science

Chem. Sci.

2-年影响因子*7.6
5-年影响因子*8.0
JCR 分区*Q1 化学-综合
CiteScore 分14.4
中位一审周期33 


Chemical Science 是涵盖化学科学各领域的跨学科综合性期刊,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旗舰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不仅要在相应的领域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应能引起化学科学其它领域的读者的广泛兴趣。所发表的论文应包含重大进展、概念上的创新与进步或者是对领域发展的真知灼见。发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催化、化学生物学、分析化学、超分子化学、理论化学、计算化学、绿色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等。作为一本钻石开放获取的期刊,读者可以免费获取所发表论文的全文,同时从该刊的论文版面费由英国皇家化学会承担,论文作者无需付费。

Editor-in-Chief

  • Andrew Cooper
    🇬🇧 利物浦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 Vincent Artero
    🇫🇷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 Luis M. Campos
    🇺🇸 哥伦比亚大学

  • Lin Chen
    🇺🇸 西北大学

  • Graeme Day
    🇬🇧 南安普敦大学

  • Mircea Dincă
    🇺🇸 麻省理工学院

  • François Gabbaï
    🇺🇸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

  • Subi George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级科学研究中心

  • Ryan Gilmour
    🇩🇪 明斯特大学

  • Stephen Goldup
    🇬🇧 伯明翰大学

  • Jinlong Gong (巩金龙)
    🇨🇳 天津大学

  • Zaiping Guo (郭再萍)
    🇦🇺 阿德莱德大学

  • Christian Hackenberger
    🇩🇪 德国莱布尼茨分子药理学研究所

  • Malika Jeffries-EL
    🇺🇸 波士顿大学

  • Ning Jiao (焦宁)
    🇨🇳 北京大学

  • Tanja Junkers
    🇦🇺 莫纳什大学

  • Hemamala Karunadasa
    🇺🇸 斯坦福大学

  • Maja Köhn
    🇩🇪 弗莱堡大学

  • Yi-Tao Long (龙亿涛)
    🇨🇳 南京大学

  • James K McCusker
    🇺🇸 密歇根州立大学

  • Thomas J Meade
    🇺🇸 西北大学

  • Paolo Melchiorre
    🇮🇹 博洛尼亚大学

  • Gabriel Merino
    🇲🇽 墨西哥国家理工学院科研和高级研究中心

  • Hannah Shafaat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Dmitri Talapin
    🇺🇸 芝加哥大学

  • Toshiharu Teranishi
    🇯🇵 京都大学

  • Andrei Yudin
    🇨🇦 多伦多大学

* 202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4)

 CiteScore 2023 by Elsevier

 中位数,仅统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稿件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RSCChina@rs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的卓越发展。推送最新的国际化学新闻,分享顶尖的化学科研成果及丰富的化学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