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英国人眼里的中国茶

教育   2024-11-21 08:38   江苏  

编者按:本文原载《农业考古》2018年第5期,原题名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茶文化》,现经作者刘章才教授授权转发。文中提及沈弘及其他作者编译出版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已出版多部,部分请参见附图。

创办于1842年的《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为世界上最早以图像为主的画报,它不仅关注国内大事,同时亦展示国际风云。其中关于近代中国的图像达1000余幅,文字资料多达数十万字,从域外视角展示了当时中国的方方面面。这些重要资料长期尘封于图书馆的书架之上,沈弘教授予以悉心整理,最终编译出版了《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这些珍贵资料中的若干篇章,对中国社会的饮茶习俗亦多次提及乃至予以形象展示,目前尚无学者关注,本文拟给予系统梳理,不当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伦敦新闻画报》作为以图像为主的画报,其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关注颇为广泛,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饮茶情形,主要为正式宴会、日常生活与科举考试。根据画报中的图片抑或文字记述,其大致情形如下:

画报中涉及宴会时饮茶情形的报道刊于第8卷第197号上,内容为清钦差大臣耆英访问香港之时的情况。耆英受到了隆重接待,所以回请英方人士进行答谢,除了总督外的官员被安置于屋子两侧的座椅上,座椅之间安放有小茶桌,众人喝到了一等的好茶。“饮茶时每一位客人都分到一个小茶杯,在西方通常放在杯子下面的小碟子被用来盖在茶杯上,以保存茶叶的香味”。宴会开始之后,“在这个极其奢华的宴会过程中,仆人们还要给客人们续好几次茶” [1] (P132)。画报虽然没有配饮茶有关图片,但通过简单的语言即揭示了当时宴会与茶文化的密切关系:宴会进行前饮茶等待,宴会进行时亦伴以饮茶。同时,它亦揭示了中英饮茶方式的不同。英国人饮茶所用茶具中包含茶杯与托盘,甚至曾经将茶水由杯中倒入托盘,较快地晾凉便于饮用,英文习语a dish of tea(一碟茶)即来源于此。文中所描述的中国式饮茶所用茶具应为盖碗,作者对中国饮茶的认识有些想当然,误将带有圈形抓钮的盖子与托盘混同起来,不过对其基本功用的认识还是颇为准确:盖子盖在茶杯上可以保存茶叶的香气,但并无更多介绍,说明盖子更丰富的功用为西方人所不知。

画报中多次涉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日常饮食、日常待客、游逛购物与饮茶的关联。根据画报文章,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往往与饮茶有关。比如,画报中登载的1857年目睹在香港的普通劳动者吃饭场景,“中国人正在吃chow-chow,这是一种用筷子吃的食物。‘北京号’上有这样的乘客。他们的小烹调锅在右侧,茶具在左侧,香蕉挂在墙上,菠萝作为甜点。”[1](P380)

而在居家日常生活的其他时刻,画报中亦展示了其与饮茶的关系。当有(女性)客人来访的时候,处于社会上层的妇女邀请客人一起坐在桌边,边喝茶边吃糖果,“桌子上那个盒子分有不同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不同的糖果。图2中央那个老妇人手里拿着筷子,以便给客人们分糖果;坐在右边的那位妇人正要去抽一口在小婢女手里拿着并刚刚用火点着的水烟筒。客人们一到马上就会上茶。过一会儿,女主人就会分糖果、添新茶”[1](P463)。可以看出,女性客人进行日常拜访时,主人招待以喝茶吃糖果,尽自己的地主之谊。

根据画报中的记述,中国人在逛古玩街时也会饮茶。画报中有文章显示,北京的古玩街颇为繁华,街边还有古香古色的戏楼,人们可以一边坐着吃喝抽烟,一边观赏戏剧表演。而街边的店铺,经营方式亦颇有特色,在店铺前面都摆放着桌椅,这样方便顾客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慢慢观赏感兴趣的商品[1](P470)。笔者未见其他材料,是否当时购物时亦会饮茶,此处饮茶可能缘于古玩类商品需要仔细赏鉴,才能决定是否成交,所以店铺备有桌椅,首先能够邀请客人坐下来,才能为成交奠定基础。对顾客而言,喝茶小憩并观赏商品,亦为颇有乐趣的事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画报还展示了科举考试中不易引起关注的一个侧面:考生须饮茶。科举考试开始于隋朝,为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一大创造,至明代进入鼎盛时期,清朝亦长期延续。考生在贡院中考试时,由于时间较长,自然疲惫不堪,难以应对。按照画报中的描绘,考生在考试时“每人都发给盖过官印的纸,以防考生作弊。书桌上有一块砚台、毛笔、一个茶壶和茶杯——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考取功名的”[1](P614)。众所周知,饮茶可以提神醒脑,考生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而饮茶,正是伴着茶水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求取功名利禄。此细节丰富了人们对科举考试的认知。

可以看出,画报从多个方面展示了茶的影响,不论是招待宴会还是日常饮食,乃至在科举考试之时,均与饮茶密切关联,甚至可以说,茶与中国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成为其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在宴会、日常生活与科举考试这些场景中,中国人与饮茶密不可分。此外,中国古代更有专门的饮茶场所即茶馆,画报对此亦有关注,分别介绍了北京与上海的茶馆,而且配有颇为逼真的插图,对其中的情形予以形象展示。

按照画报中的描述,该时期茶馆与饭馆常常合二为一。“中国城市里到处都是餐馆,或者叫做茶馆”[1](P475),说明茶馆与餐馆往往难以区分,或者说本来即为一体,而且数量较多,到处可见。数量众多的茶馆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与上海等城市中更是如此。根据画报中的记述,“北京的市民们酷爱泡茶馆,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凝神注视着街上的情景,有的嘴里叨着烟杆,跟别人聊得起劲。”[1](P476)可以看出,市民们喜欢在茶馆中喝茶聊天抑或交际。此外,茶馆亦是理想的休闲之地,人们遛鸟之后来此闲坐,还把喜爱的鸟带在身边。“有一个男人手里用木棍举着一只鸟,端坐在中间那个茶桌边。中国人更喜欢这样把鸟儿带在身边,而不喜欢拎着鸟笼。在鸟的翅膀下面拴着一根线,这样它虽然有活动的自由,却不能从主人身边逃走”[1](P476),市民在茶馆休闲娱乐的情景跃然纸上。

至于上海的茶馆,画报中用图画展示了“城隍庙茶馆”的情形,还言明了“图画根据英国人桑德斯先生的照片所绘制,而这个茶馆最近为在上海的法国军队所占据,所以此时变身为军营了”[1](P513)。画报中没有对其多加说明。画报中所谓“城隍庙茶馆”实为著名的“湖心亭茶楼”,本人在此略作介绍。茶馆最早出现于上海大概始于咸丰元年,湖心亭设为茶楼为清咸丰五年(1855)。湖心亭这一建筑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改建而成,此处原为凫佚亭旧址,是著名的豫园胜景之一。设为茶楼时,最初名为“也是轩”,后更名“宛在轩”。整个建筑古色古香,颇具中国古典风格,是老上海的标志之一,可能正是这一原因,画报才将其作为插图加以登载,尽管未做更多说明,但对其代表性还是颇为认同的。

饮茶在中国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国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叶甚至被西方人视为中国的象征,所以,“插图之中出现采茶这个题材是合适而有趣的”[1](P256)。画报对中国的采茶、制茶不仅绘制了精美图片,更是配有详细文字说明。

在正式介绍茶叶种植与制造之前,画报简要介绍了中国的饮茶文化,认为中国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茶叶的种植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见于著名哲学家和伟大的伦理学家孔子编纂的《诗经》之中”。这一说法可能并不为今天的研究者所认同,但毕竟代表了当时部分外国人士的看法。画报中认为,茶叶在中国社会广受喜爱,“既是庄稼汉的最爱,也是皇帝、朝廷极为珍视的贡品”。进而述及,在英国的情形已与中国相类,“它为富人们提供了一种奢侈品,也为穷人带来了一份祝福。这种饮料减少了人们对于烈酒的依赖,因而它对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可以看出,茶叶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倘若剥夺了这个商品的话,也将会是一场非同小可的灾难”。

接下来,画报中即开始记述有关采茶的内容:在温暖适中的春季,茶树开始发芽,这是采摘新茶的最佳时节。谷雨之后数日所采之茶为“头春”,醇厚芬芳,口感很香;而至芒种左右采摘的茶叶为“二春”;到了夏至的时候还会长出茶叶,即“三春”,茶叶质量已然严重下降,“呈淡绿色,口感较差”。对西方人颇感兴趣的小种红茶,画报中对其采摘亦有介绍:头等的小种红茶必须晴天采摘,而且质量头等的还须在连续睛好的天气下,在一天中最热的下午采摘,如果是在阴天时采摘,则茶叶难以达到上乘,只能制作优质小种红茶。

按照画报中的记述,不仅采摘时间关系甚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的质量,同时亦须注意植株选择与采摘方式。关于植株选择,制作优质茶叶需要选择“最佳最多汁”者,茶商对此极为重视,每一片茶叶都是单独从茶树上采摘,风味相同的茶叶被混杂在一起,炒制过程都是单独进行,制成后用小纸包包装。关于采茶,画报还有特别介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微妙而重要的过程”,所以极为讲究,“采茶女的双手要保持干净,在采摘某些优质的茶叶时,采摘者几乎不敢朝茶树呼气”。为了形象的体现茶树优美的姿态与采茶女的绰约风姿,画报特意配有精美插图,在想象中展示着优质茶叶不易言说的玄妙之处。

概而言之,《伦敦新闻画报》出于满足英国社会了解新闻大事的需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其中涉及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多个方面,不仅展示了在宴会、日常生活与科举考试这些场景中,中国人如何与饮茶密不可分,亦图文并茂展现了中国茶馆的风情,还对采茶制茶给以描述,试图触摸中国茶文化中的玄妙之处,从异域视角记录了中国茶文化的若干侧面,相信这对今日更好地认识茶文化亦有助益。

参考文献:

[1]沈弘编译,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高中历史教研
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前沿,整合优质资源,秉承“分享、交流、学习、共进”的宗旨,推送精选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