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日特辑:波罗的海面临的多重挑战

文化   2024-06-08 17:16   芬兰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芬兰海岸线被波罗的海环绕,这不仅带来了令人赞叹的美景,还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波罗的海是在冰河时期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内陆海。它不仅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内陆海之一,而且含盐量极低,因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海洋和淡水的物种共同生活在这片海域。然而,气候变化、入侵物种和塑料废弃物给这个海域带来了多重挑战。

图片来源:Aku Pöllänen | Visit Finland


但是,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波罗的海的平均水温和覆冰量;这影响了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生存。近几十年来,波罗的海的表面水温上升速度超过了全球海洋的平均温度。专家预计暖水物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由于繁殖速度加快,可能会发生暖水物种取代冷水物的转变。温度的变化也将对商业渔业产生影响。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会影响鱼类的进食、繁殖和生长;鳕鱼、鲱鱼、鲑鱼、白鱼等以前常见的鱼类的数量会减少。


图片来源:Otto Turunen/Lehtikuva


根据总部设在赫尔辛基的波罗的海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统计,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包括藻类、甲壳类、蜗牛和蠕虫在内的十几个海洋物种被引入波罗的海。这些入侵物种构成了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的一个方面;它们也是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世界各地鱼类的生命周期、迁移模式和生存的部分写照。


由于冬季较为温和,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得以在波罗的海茁壮成长。这对数千年来一直在波罗的海栖息地居住的本地鱼类物种造成了干扰。黑口新虾虎鱼是一个受益于水温升高的入侵物种的例子。它原产于黑海和里海地区,然而波罗的海的条件适宜,让它们能够在冬季生存。1990年,黑口新虾虎鱼首次在波罗的海被发现,后来数量成倍地增长。虽然它看着可爱,但它会与波罗的海本地的鱼类 -- 如比目鱼进行竞争。

图片来源:Paul Van Hoof/NatureInStock/Lehtikuva


除了气候变化,波罗的海鱼类的其他压力因素包括富营养化(营养水平过高,通常来自农业化肥径流)、接触危险化学品,偶尔的过度捕捞,以及塑料废弃物。


芬兰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汉科有着非常美丽的海滩,生活在这里的志愿者英凯丽·佩卡宁的使命是保持海滩的清洁,同时宣传波罗的海的脆弱性以及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汉科常年刮西南风,将波罗的海其他海区的垃圾也带到这里,因此垃圾的来源是广泛的。佩卡宁通过一个颇有人气的社交媒体账户“来自汉科的垃圾邮件”,揭示了波罗的海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


佩卡宁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芬兰环境研究所合作,让人们了解 “胶粒”(直径1至5毫米的塑料颗粒,用来制造塑料制品的微小塑料颗粒)是如何被意外或故意当作废弃物进入到海洋生态系统中去的。在水中,它们还会吸引并积聚有毒化学物质。鸟类和鱼类会误以为这些颗粒是食物,结果对它们自己、它们的后代和食物链中的其他环节造成可怕的后果。

图片来源:Tim Bird


佩卡宁在她的反垃圾运动中还与她的朋友、自然摄影师约安娜·桑丁合作。后者将海滩上发现的塑料物品制作成精致的图像,拍成艺术照片。她曾在赫尔辛基的日报大厦和芬兰南部城市科特卡的维拉莫海洋中心等地举办题为《冲上海滩》的展览,展出这些照片。


艺术品制作兼摄影:约安娜·桑丁


那么,除了一开始就不要乱丢垃圾,我们还能做什么来促进这种情况的改善呢?佩卡宁说“你不一定非要像我们这样做。但是,在你出去散步的时候,记得随手捡起垃圾。这会让你感觉良好,而且任何点滴帮助都是有益的!”


这就是芬兰
由芬兰外交部新闻文化司负责的全方位了解芬兰的窗口,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与旅游,最新最热的消息,图文、活动信息分享。更多资讯:www.finland.fi/zhongwe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