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情紫意 | 点亮心中那盏灯:听“组团式”帮扶教师孙建荣公开课有感

教育   2024-11-18 17:40   江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多少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那么,怎么在课堂上唤醒学生、激励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近日,紫阳中学地理教研组和曾先武地理工作坊成员一起聆听了“组团式”帮扶教师孙建荣的公开课。



NO.01

新颖别致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上《常见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时,很多老师用“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等诗歌,还有些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故事片段,最后聚焦到天气,开始本节的新课。但是孙老师以航拍秦岭云墙图引入思考:1.给图片补充完整主题。2.哪侧是南?哪侧是北?对我们的天气带来什么影响?这种时鲜且来源生活图片导入,新颖别致,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干净利索,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显示老师的教学智慧。

导课有千万种,怎么导入最恰当?孙老师的课告诉我们:导入要短小精湛,时间不宜过长;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能够推动课程进程,促进目标的达成;要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



NO.02

紧扣课眼,建构有序课堂

“课眼”即主题,是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扩散点和聚焦点。孙老师以“天气”为课眼,围绕着“气团性质——锋的特点——锋与天气——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为课脉,成功地实现课堂的整体性教学,一气呵成。

从孙老师的课中会发现,找到课眼,教师就可以依次引发开去,纵向或横向地建构整个课堂,让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清晰明朗又不失趣味。

因此,我们拿到教材不要急于参考教师用书,搜集课外资料或“研读”名师教案,一定要“研”课标,“啃”教材,钻进去,找到课眼,然后在进行创意和设计。



NO.03

巧设核心问题,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节课巧在细节,孙老师的教学很细腻,借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领学生直奔主题。自主学习三个问题:1.什么是气团?2.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类?有没有其他的分类?3.气团的尺度有多大?合作探究三个问题:1.什么是冷气锋?2.怎么形成的?3.有什么天气特点?雨区在哪里?通过这些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的设问,将学生思维活动外显,其独特在于引领学生在读图、识图、说图、用图中寻找锋及天气的本质特征,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突破知识的重点,使模糊的认识不断清晰,使地理变得“简单些”。

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也要设计了几个主线提问,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将这节课的魂抓住,“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思维的光波,点亮孩子心灯,使课堂变得简单、明朗。


华东师大教师叶澜认为,一节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一些基本的要素,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生成性,即丰实;常态性,即平实;有待完善,即真实。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遗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课堂就是“点亮”,用教师的智慧点亮孩子们的智慧,点亮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点亮孩子们对生命充满希望。教育就是“点燃”,用教师的真情点燃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点燃孩子们学习的执着追求,点燃孩子们的无限创造。

来源:紫阳中学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新桥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确立了在本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地位,铸就了“自强不息,勇于争先”的新中精神,培育了“正直、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