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长文,值得你看:做到这四点,你的孩子也会热爱写作

文摘   教育培训   2025-01-09 12:29   河南  

八年,5000多位写作课老师,50000多孩子共同发现和检验过的四条写作规律。


按照这四点做,你的孩子也会热爱写作。


童书妈妈写作课的孩子们,刚开始来课堂,会问:“老师,什么时候茶歇啊?”“老师,什么时候下课?”“老师,可不可以不写作文?”“老师,作文写多少字?”“老师,写不出来怎么办?”

上了三、四次课之后,孩子们经常问的问题是“老师,什么时候才开始写作文啊?” “老师,今天怎么还没有作文反馈啊?”,一副随时准备开动写作、热爱写作的样子。

写完作文之后,都下课了,还有孩子一直停留在教室附近。他们一会儿进来喝口水,一会儿过来给老师擦黑板,一会儿趴在教室的窗口看……

最后,实在憋不住进来问“老师,你怎么还不看作文呢?你应该立刻马上 right now 看作文啊!”

老师只好当场看完,说出哪里道理讲得好,哪里比喻句非常精妙,哪里的情感极具感染力,以及为什么……总之说出文章的道道之后 ,孩子才会心满意足,恋恋不舍地走了。

孩子的妈妈经常跟我们说,以前孩子写作可发愁了,现在在学校被老师当范文读,不但愿意写学校的作文了,自己还很爱写写日记,读后感。

有时候,还会带着全家连写带画做一本小书,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一种娱乐。

一个班级的孩子,怎么从集体讨厌写作,讨厌老师改作文,到流行写作,认为写作光荣、写作很酷,写作很快乐,盼望老师讲评作文呢?

这是童书妈妈写作课老师每周都会讨论的话题。

每个星期三,老师们会聚在一起,先是晒娃大会,拿出一叠孩子们写的文章来,显摆给其他老师看,有时候甚至还会激动得读几段;之后谈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最后的成果。

往往是一位老师讲完,其他老师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周末上课去试一试,然后到周三的时候跟大家“对一对答案”。

童书妈妈写作课已经有八年时间,培养过5000多名老师,参加过我们写作营地、活动的孩子有50000多人。

我分析完他们的经验之谈之后,发现让学生爱上写作并不难,做到下面四点就可以,下面我一条一条说给大家听。


让孩子热爱写作之一
元认知
跟孩子透彻讨论写作教育本身

在童书妈妈写作课堂上,我们会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面自由走动,大概走上一分钟左右,我们会突然说停,孩子们就会站到一个数字的旁边去。

原来,我们在教室地上用圆形纸贴了五个数字:1、2、3、4、5,这代表着孩子对写作的喜爱程度(请注意,不是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你觉得你对写作有多喜欢,在一分钟自由走动之后,就站到那个数字旁边去。

使用五个圆点是为了让孩子把自己对写作的喜好程度清晰化、可视化,这样讨论起来清晰有效;

让孩子在教室里走动一分钟,并时刻注意老师的口令,这个行为能够启动孩子思考,很多孩子说不出来写不出来是因为思考没有启动;

用身体站位来表示分数,孩子往往会比直接回答问题诚实,因为这不需要他们解释。

等大家都站好位置了,我会请大家在原地席地而坐,然后开始提问:

为什么对写作的喜爱只打一分?你有什么要吐槽的吗?

为什么那么喜欢写作达到了五分?你有什么经验要分享给大家吗?

让你讨厌的写作课,做过些什么?

让你喜欢的写作课,做过些什么?

我们如果要建一个我们百分之百喜欢的写作课,必须做到什么?

开始,关于写作课本身的讨论,我们只计划了20分钟,只是作为我们对孩子写作情况的摸底;后来,我们增加到一小时,甚至两个小时。

我们发现,花越多的时间讨论写作本身,孩子将来就越愿意写作,越容易热爱写作。

在7、8岁孩子的课堂里,孩子们集体为写作写了一首诗:

让我们告诉你
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诗歌创作:感官写作营(海淀)

孩子和大人都不喜欢写作,为什么?

因为有人觉得无聊,

想不出来写什么,

每天的生活很平常,根本写不出来,

写出来又不生动,慢慢这样就没有信心了,

有什么办法吗?

可以写你喜欢的事,但是不能瞎写,

瞎写一千次也没用,瞎写等于没写!

可以静下心来写,

会让你的字更漂亮,

会慢慢感受到快乐。

你还可以写深刻的东西,

深刻的东西都会被记住的。

你写着写着会不知不觉进步,

所以不用没有信心,

你会看见自己的进步!

你们为什么喜欢写作?

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

你可以提问,还能解答

不开心的、

不敢说的、

说不好的事情,

都可以写下来,

现在,

你知道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了吗?

在11、12岁孩子的课堂里,他们告诉我,如果写作做到了自由,所有人都会愿意写作。

写作自由包括三部分:

题材自由:想写什么由学生决定,而不是老师决定;

形式自由:想写多少字,分几段,写不写好词好句成语故事,用不用比喻排比夸张……由学生自己决定;

观点自由:写什么样的观点,都不会被大人批,这样我们就敢写真实的想法,我们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

孩子们经常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我也听着听着鼻子一酸:孩子们讨厌写作,惧怕写作,总写不好,把写作当差事,当成是煎熬,很大的原因是在于他们无法写自己的感兴趣的生活,无法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他们被迫想象大人们希望他们想什么、写什么,有什么样的情感(比如感恩),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而这些想象往往是错误的,并没有想到大人的心坎里,所以他们无从下手,非常挫败!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应试作文训练久了,我们的孩子就慢慢变成了一个习惯性揣摩别人意图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的喜好、个性、甚至信念——那就是一个失去自我的孩子。

让孩子开始写作之前,我们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接纳孩子所有的想法,不做评判。孩子只有在感到心灵安全之后,才愿意理性地讨论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的讨论过程对老师和家长也非常有用,你和孩子会同时发现,你们并不是对方想象的那样,你们赞同的、反对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一致的。

在这种安全的、互相信任的氛围之下,孩子进行的写作是心甘情愿的,他们会为高质量的写作付出耐心和努力。

写作是人类典型的高智力活动,写作绝非易事,写作需要付出很多,不心甘情愿,不热爱,而想拥有一个爱写作的孩子,难!不可能!


让孩子热爱写作之二
积蓄丰沛的水流
让孩子有源源不断、滔滔不绝的话可说

很多人以为写作课最应该教的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我可以不客气地说那是废大道而用小术。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要生孩子,最重要的是肚子里面要有孩子,肚子里面没有孩子,学习什么深呼吸、肌肉如何用力这类生产技术没有用,遇到世界上最厉害的产科医生也无法让你生出孩子来。

而人类从古至今,绵绵不绝活到现在,大多数母亲是不用别人教,也不用医生帮忙,自己就会生孩子的——只要肚子里面有孩子。

在哈佛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怀特海说:“教育本质上必定是有序的整理头脑中那些活跃而纷乱的思想。你无法教育一个头脑空无一物的学生。”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教写作约等于教技术呢?

我曾经在教师培训的时候,让老师们进行辩论“写作可以教吗?”,他们激辩之后给我解惑:因为写作技巧容易教,而大脑里面形成思想很难教。

但不能因为形成思想很难就不去教。我把写作的过程形容成瀑布飞流,而在瀑布的源头积蓄丰沛的水流是写作课的重点,要占每次课程的二分之一。

蓄起丰沛的水流:感受、理解、思考

首先,是感受这个世界。

罗丹说,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真正贫乏到无话可说,缺的是感知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我曾经在《一个玻璃瓶打开的感受力》里面讲述了感官写作课的一个教学活动,让孩子带一个玻璃瓶出去,用一天时间去收集这个世界的气味。

晚间复课的时候,我回顾孩子们收集回来几黑板的味道,突然掉下了眼泪,我说:

“这可能是人一生中特别奢侈的一天,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去感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味道,它们可能有什么名字,留给我们什么记忆,我们如何歌唱这些看不见的气味……”

同样的生活,同样的一次经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有丰富细腻的感受,有些人却熟视无睹,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源于是否花时间去感受,是否有方法去感受,是否有感受的习惯。

感官写作法是我经常给孩子们用的方法,有时候我也给家长用。

当家长们用感官写作法回忆刚出生的孩子闻起来是什么味道、摸起来是什么手感、听起来是什么声音……的时候,他们就如此轻易地流下眼泪,我经常看见一个教室的大人们泣不成声。

▲写作课上刚刚读完自己诗歌的家长。


第二,是理解这个世界。

我女儿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跟她说,笔顺是不值得学习的知识点。为什么呢?比如说那个文武的武,最后一笔是一点还是一勾,有意义吗?

有人说它唯一的意义就是考试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答案。有人说,那样写可能写得快一点,但其实写得慢也挺好的。还有人说那样写可能字能漂亮一点,但是我问了很多书法家,他们说字写得漂亮跟笔顺毫无关系,甚至他们还经常乱写笔顺。

那什么东西值得记下来?会反复验证、会反复起作用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理解,才值得我们记下来。

人类理解世界的过程,就是我们记住世界的过程,也是我们懂得这个世界的过程。

比如,笔顺,先左后右,先内后外,这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孩子理解了就行了。个别的、例外的没有规律性的笔顺不值得记,也不应该考。

在写作课堂上,我会有意训练孩子们去发现规律。在外貌写作这一课,孩子们告诉我“总是微笑的人家庭关系总是和睦的”,我问为什么,他们说见过每个爱笑的人都去问过了,果真如此!

儿童哲学家奥斯卡·伯尼菲是个观察大师,他跟我们说:“一个人说不清楚,很大可能是没有想清楚”“一个人发言的声音小,吐字模糊,往往是他对自己说的内容不自信”……这些有趣的观察,可以精准地理解到人物的内心。

第三,是思考这个世界。

我曾经贴了我女儿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题目是《宗教和科学哪一个让人更幸福》,收到了好几百个赞,还有上百个评论。

这些评论出奇一致,而且非常真诚,他们说:“小丸子真厉害,思考问题这么深刻!”“你是怎么做到让她可以写出这么深刻的文章的?”“我活了半辈子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其实,这是丸子在写作课的命题作文,她的文章在写作课班级里面也仅仅是普通。

我做的事情仅仅是:信任孩子们可以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而且相信他们有自己的判断。

丸子在写作课上还写过的题目有《好学校只收成绩好的学生,这还是好学校吗?》《自由是什么?》《朋友是什么?》……

我始终坚信,一个一周思考一次这样问题的孩子,在一年后、六年后,成年后,她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她的人生会不会因为思考而有所不同?

苏格拉底说: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

孩子感受、理解、思考过这个世界,他自然就会有滔滔不绝的话可以去写作,他自然觉得写作没有那么费劲,甚至会有抒发胸臆的快乐。

我也相信,如此思考过的孩子们,不仅能够写好美国高考、中国高考、法国高考以及任何一个国家的高考题目,也能写好《如何过一生》这样的人生题目。

▲童书妈妈儿童写作的瀑布流教育法。



让孩子热爱写作之三
筑起瀑布的高坝
把握写作的欲望和时机

我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在课堂上写完文章之后再离开的。我才不相信回去“沉淀”一下会写得更好。

一个刚刚收集完气味,说出了满满几黑板的气味的孩子们,兴奋地要跟全世界分享自己气味瓶的孩子,肯定是最适合写作气味的孩子!

刚刚参加了辩论赛,为《父母是否应该给我一键定制完美童年》这个题目收集了大量例子、数据,辩论赛结束还拉着同学老师喋喋不休的孩子,肯定是最适合写作完美童年有没有意思的孩子!

一个参加了价值观拍卖会,刚刚为自己的妈妈拍到一颗长生不老仙丹,感动得眼眶都红了的孩子,肯定是世界上最适合写作《我爱妈妈》的孩子!

在童书妈妈课堂上,有一个黄金的“递纸时间”——递上写作纸让孩子开始写作的时间,说的就是这样的时间。

孩子们往往在这个时间点上,最多沸腾两分钟,就一头扎进写作的状态,整个教室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如果你闭上眼睛,甚至能听见孩子们思想流动的声音,甚至是丰沛的想法奔流直下的轰鸣之声……那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

▲瀑布之下,必有深潭。孩子宁静的写作过程如同瀑布之下的思想深潭。


现场写作除了把握到最好的写作时机之外,我们还做一些清除写作障碍的工作。

比如开不了头,千头万绪无处奔流而出,考虑这考虑那考虑得自己和老师都快要崩溃的完美主义,画画、收拾教室、给老师捶背等等愿意做一切就是不愿意写作拖延症患者……如此种种,我们找到了很有趣有用的方法。

《三分钟不停笔治疗孩子写作障碍》是在我喜马拉雅写作课免费试听的一堂课,你可以去听听,很多人告诉我“疗效很显著”。其他大量的方法也在线上课有讲。


让孩子热爱写作之四
共鸣与回响
用反馈传递写作标准,激励孩子写作

孩子喜欢鼓励需要鼓励,就好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在写作教学中,鼓励最适合运用的地方,是文章的反馈。

我对孩子们的作文反馈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规定,我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做到:

不许说孩子们写的有什么不好。只许说孩子们写得好,而且要“无底线地去表扬孩子们”。

第一,要求所有的老师都要看见孩子们的“敢”。

“敢”做一件事情的敢,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写什么事情都不会被骂,都不会被批,所以我敢写下来。

为什么要这一条?这是因为我观察到很多孩子在写作的时候,他们一直不动笔,或者动了笔,写几行又涂掉,反复的在那里做煎熬,最后甚至放弃不写。

我后来经过详细的询问和观察,发现他们不是肚子里面没有货,写不出来,而是因为他们不敢写,他们心里面的担心太多了。他们担心写错了,担心写歪了,担心写得不好。

所以,不管孩子们最后应该写出多好的文章,第一个动作是要让他敢写,他只有敢写,他才会有后面的东西。所以第一个我们会表扬孩子的是“敢写”。

第二,要看见孩子的优点。

看孩子文章的优点是我们对老师的一个训练项目。

你看见一篇文章,你发现他有什么优点,你把它总结出来说出来。我们会说它的比喻非常生动,它的条理很清晰……他写得非常感人,字写得很漂亮,这些都是看见孩子的优点。

这是第二点,应该大家都很容易理解。

第三,是看见孩子的进步。

孩子这一次做跟上一次做有什么样的进步?比如说他的错别字比上次少了,他写得比上次长了,他上次没有用老师教的方法,这次运用了……这些都是孩子的进步。

其实你如果天天跟孩子呆在一起,发现进步一点都不难。

▲一个孩子的文章被老师反馈到心坎里了。这个孩子第一天是气鼓鼓来上写作课的,写作反馈之后一天比一天写得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


第四,要看见孩子的特点。

我经常发现,孩子们才华溢出来的时候,非常耀眼,非常特别。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们有一次让孩子们写“夏天”,让大家回忆各种各样的、你记得起来的所有关于“夏天”的词,比如说有西瓜,有防晒霜,有游泳,有蚊子,类似于这样子的东西,我们整整头脑风暴了一黑板,再加一黑板才把它写下来。

我让孩子们自己随机在上面去找十几、二十个词,组成你的文章,谈谈你的夏天的印象是什么。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文章,他是怎么说的呢?

他把“防晒霜、西瓜、小孩、工厂、商店、死亡”等等都放到了文章里面。

他说有一个工厂,他们发现把防晒霜如果像打针一样打到西瓜里面去,味道就会变得特别好,味道很特别。然后全城的人都排队去买打了防晒霜的西瓜,简直是万人空巷,全部都变成了吃瓜群众。

但是“防晒霜西瓜”很可怕,吃完之后小孩们不但生病了,而且还会死。所以,你会发现一波一波全城的小朋友都去买西瓜,结果第二天他们全部都死了。

你看,这是一个极其幽默和黑色的故事。文章还写了工厂是怎么安排生产的,西瓜店老板是怎么抢货的……孩子在写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创意乐不可支,一直满意地笑。

我想在传统的课堂里面,这篇文章绝对会是被批的。但是这篇文章被我评为那一天最好的文章。

为什么?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第一,文章具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我喜欢这样的想象力,这样的想象力是非常伟大的。第二,他还写了经济的规律,我说这看得出来他是真正去分析过一个店是怎么经营的,一个工厂是怎么经营的。

结果后来我一问这个孩子,他的爸爸果然是一个企业家,自己运营了一个很不错的企业,所以孩子耳濡目染写出这些来。

而一个小孩能写出这些东西来,就是他的特点就是他的才华所在,我们不能让他不写。

就像我们看电影,也会有犯罪电影、黑色电影,有世界性的大灾难,有坏人赢得了好人的故事情节。

我认为这篇文章本身的创造性是很好的。

最后,我就跟这个孩子说,我说我觉得你的文章太好了,想象力太丰富了,运用经济学原理很多。

然后,我说我对你有一个建议,你可不可以听一下?因为我长篇大论地表扬了他这么多,当我说我有一个建议给他的时候,他马上就站直了他的身体,很热情地说:三川玲老师,你说。
  
我说,你看你用很伟大的想象力,很了不起的能力去做了一个“防晒霜西瓜”,还毒死了那么多小朋友。我说你要是把同样的想象力,同样的大的能量放到一个正义的人身上怎么样?

比如说像超人那样拯救世界,像蜘蛛侠一样拯救整个人类。你觉得这样怎么样?你的所有的想象力还在,那些优点还在。你来做这件事情可不可以?

男孩点点头说,当然可以,我下次就要写一个拯救世界的“防晒霜西瓜”。


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视给孩子们鼓励性反馈?

其一、我们让孩子们心理上觉得安全,受到激励,越来越爱写,越来越享受写,写得越来越满足,越来越有成就感,这是我特别追求的。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种点对点的,分毫不差地去鼓励孩子的进步,赞美孩子的优点,孩子们是非常受用的,这真的能激励他。
  
我亲眼看见孩子们收到激励之后,在两个小时之后,当再次写作的时候,他们会比以前努力得多,奋勇得多。

其二、从写文章的角度,我们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反馈,清晰准确地去传递标准。一定要去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珍贵的,什么是难得的,什么是老师看见之后激动的。

什么是你身上的才华?这就是你的才华,你一定要保存,一定要发扬,如果是一把刀,你一定要把它磨得更快。

这个标准我们一定要通过反馈传递出来。

有几个不要批评孩子的:

第一,不要批评孩子的错别字。

第二,不要说孩子的写字写得太大太小,写得不工整。

第三,不要批评孩子,在写作的时候,想不出那个字之后写拼音,甚至画个图形。
这些都不值得批评。

为什么不要批评他的书写?因为,你可以通过表扬去传递你想要什么东西,不要通过批评去传递你不想要什么东西,因为这个会挫败他。

既然孩子们那么惧怕写作,你为什么还要去挫败他?这是我要求大家不要去批评的。

我举一个例子,你马上就能明白。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是用的湖南口音,他的普通话一点儿都不标准。但是这能影响毛泽东宣布这件事情的伟大性吗?

如果你觉得标准的普通话那么重要,那就请一个普通话特别标准的人来宣布,你觉得跟带湖南口音的毛泽东宣布他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然后,你就知道我们要去吹毛求疵地看孩子的错别字之类有多么可笑了。

可能这个时候就有家长跟我说,如果孩子写错别字,卷面不工整写拼音的话,孩子会被老师批评会被扣分,我该怎么办?

怎么办?这是修改环节的事情,而不是创作环节的事情。你应该给孩子专门的修改时间,而不是挫败他的创作。

▲童书妈妈儿童写作的教育模型。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和生命
都和写作息息相关

八年前的夏天,我写下《童书妈妈想亲自教孩子们写作这件高级的事情》这篇招募文,开始探索真正的写作教育究竟是怎么样的。

八年过去,童书妈妈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四城开课,培养了5000多个老师,全国一共有50000多个孩子走进了写作课堂。

瀑布流的写作教育模型是我和这些老师、孩子们共同发明和实践的。我在2019年六月的博鳌写作教育论坛上做了专题演讲。来自哈佛大学的写作名师史蒂夫、来自澳大利亚的创新学校FCS的校长听完我的演讲之后,告诉我,他们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教授写作。

“你的学生把他的心拿出来,摆在课桌上,就看你能不能看见它。”史蒂夫跟我说,比起教授英语、数学这些的知识性的学科,教授写作是更加让教育者幸福的,有时候甚至幸福得让你颤抖。

北京的老师大白菜,曾经在一次教师培训上读过一个7岁孩子写的文章,孩子能够写出这样的句子,让所有的大人都泪流满面:

我是一朵向日葵,我记得我活过来的那天非常有趣。
 
那天我和其他向日葵睡在花店的瓶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神仙,他让我长出了眼睛、嘴巴。
 
我看到有其他花有:康乃馨、黄月季、蕾丝、葱花等……我有点困了,我恍恍惚惚听见神仙说“我要走了”,说完我就睡着了。
 
到了早上,我想起晚上神仙说的话,左右看了看,神仙已经走了。
 
我最好的朋友是太阳,没有嘴巴的时候只能听着她说,现在我可以走到她旁边跟她玩了。
 
现在我要跳下瓶子,去找太阳一起玩,我找到太阳后,和她玩得可开心了。就这样每天和太阳玩。
 
如果可以,我想和神仙说:“谢谢你,赋予我生命”。

七岁的彭彦博刚刚学会认字,刚刚能会写字,他来写作课的时候,还不会写作。看见孩子写出这样的神作时,真的是跟孩子的生命在对话。

孩子写完这篇文章,来问大白菜,“老师,我不知道怎么给文章取题目”。

大白菜老师本来想给孩子取一个题目,后来想想,说:“我相信你能取一个很好的题目”,之后孩子来交稿了,题目叫《我活起来的那晚》。

  

童书妈妈寒假营已经进入捡漏
春季营今晚直播间开售
欢迎大家预约今晚和下周三的直播

有惊喜福利!
报名请进儿童营资讯群


欢迎加入童书妈妈全支持社群
我们抱团取暖,共同成长!






童书妈妈三川玲
童书妈妈使命:教育使人类更幸福。 愿景:让幸福教育成为时代主流。 擅长:以读写入道,用阅读写作做幸福的教育。目前已经带领6万名孩子幸福读写,培养5000名读写导师。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