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中国VS马来西亚:谁的春节更有年味?

2024-12-05 18:18   马来西亚  












2024年,中国春节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重要传统节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精神信仰,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文化纽带。此次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肯定,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然而,有趣的是,春节这一在中国境内家喻户晓的节日,却在马来西亚展现出更加热烈与浓厚的节日氛围




01

中国春节的申遗过程历经数年,早在2006年,春节就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故事,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在2024年1月透露,中国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春节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这一努力最终在12月4日得到了回报,春节成功申遗,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春节春节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图央视新闻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


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央视网)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欢乐、祝福和团圆的氛围。在这个大年初一到十五的期间,人们会返乡团圆、拜年祭祖、放鞭炮、观赏盛装游行等各种活动,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场面。


春节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


|春节春节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图央视新闻


这一成就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02

尽管春节起源于中国,但在马来西亚,这一节日的氛围却表现得尤为浓厚。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人口中马来人占70%,华人占22.7%,印度人占6.6%,其他种族占0.7%。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为春节在马来西亚的广泛传播和庆祝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的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但大规模移民发生在19世纪的英殖民时期。


|吉隆坡天后宫(图新华社


当时,许多中国南方移民(尤其是福建、广东、海南籍贯)来到马来西亚谋生。他们不仅带来了劳动技能,还将传统习俗一同带入了这片土地。


华人移民虽然身处异乡,但始终保持着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春节正是这一认同的重要体现。春节期间,华人会通过传统仪式、家族聚会、舞龙舞狮等活动,展现对中华文化的坚守,这些活动在多代传承中形成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03

马来西亚华人不仅完整地继承了春节文化,还有不少创造性的发挥。例如,结合了华人传统工艺和马来西亚风味的各类糕点,给当地春节带来了别样的年味。


吉隆坡本地买年货的摊位上,有“鸡丝蛋扁”“龙饼”等适合当年生肖的糕点,还有“椰糖炭烧番婆饼”等特色小吃。


|马来西亚当地新春年货市场(图新华社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说,春节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马来西亚过春节的习俗跟中国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除夕夜团圆饭他们不会吃饺子。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的祖辈多来自于中国福建,受闽南文化的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


在闽南语中“凤梨”和“旺来”谐音,因此凤梨就成了马来西亚春节必不可少的“吉祥果”,同时菠萝饭也是马来西亚的一道美食,所以也有人说到马来西亚过年就像是在福建省。(南洋商报)


除了美食和装饰,马来西亚的春节庆祝活动还包括舞龙舞狮表演、花市和灯光秀等。


春节期间,欢腾、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在各地轮番上演,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马来西亚雪兰莪巴生舞龙表演(图新华社


|马来西亚槟城庙会舞狮表演(图新华社


花市也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来西亚的花市不仅有各种鲜花和植物,还有从中国进口的花卉,如兰花和绣球花等。


这些花卉经过精心包装和运输,保证了品质和造型,成为春节期间人们争相购买的年货之一。


春节期间,马来西亚的商场、街道和社区会装饰大量的红灯笼、对联和传统年画。购物中心举办的舞龙舞狮表演、传统年货市场的热闹场景,以及各地的庙会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吉隆坡茨厂街舞龙表演

|吉隆坡柏威年购物广场(图新华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的庙宇如槟城的极乐寺、吉隆坡的天后宫等,在春节期间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包括点灯仪式和祈福活动。


这些庙宇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农历新年极乐寺灯会已是槟州年度新年盛会,在新年期间许多槟城在地人及游客,都会专门到极乐寺观赏超过万盏灯,兼拍照打卡。


一如往常,今年极乐寺也办灯会活动。虽然极乐寺是在今晚进行亮灯仪式,但极乐寺会在2月9日(除夕夜)才开放给予民众入内参观拍照打卡,而灯会一直到3月7日结束。(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吉隆坡天后宫元宵节烟花燃放表演(图新华社



04

春节在马来西亚的广泛传播和庆祝,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结果。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华人群体在保留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华人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定居并繁衍生息。他们带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包括春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和习俗逐渐与马来西亚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春节庆祝方式。


|马来西亚华人春节习俗“捞生”


马来西亚华人在春节期间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祖等。这些活动不仅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俗,还融入了马来西亚的元素。


例如,春联和福字的设计中常常融入中英文结合的创意,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展示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特点。


马来西亚华人不仅完整地继承了春节文化,还有不少创造性的发挥。


例如,春节期间在当地经常可以看到造型独特、中英结合的春联和福字。如这样一幅由“旺、得、福”组成的合体字,英文的意思就是Wonderful。


融合了当地风情的年货,是当地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结合了华人传统工艺和马来西亚风味的各类糕点,给当地春节带来了别样的年味。(央视新闻)

|马来西亚“旺德福”福字(图央视新闻


除了华人群体,马来西亚的其他民族也逐渐接受和融入了春节文化。


在春节期间,马来西亚的商场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也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打折促销、特色美食等,吸引了更多马来人和印度人等其他民族的参与。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春节在马来西亚成为了一个全民共享的节日。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次重要胜利,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可。


而马来西亚作为春节文化的海外典范,展示了这一传统节日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焕发新的生机。


春节在马来西亚浓厚的节日氛围,不仅是华人坚守文化的体现,华人群体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成功案例。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END-



推荐阅读


刑事法庭屁股!马来西亚至今保留鞭刑

马来西亚护照:免签国家数量,竟如此惊人!

中国人叶亚来:吉隆坡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

马来西亚百年华文媒体《南洋商报》,它如何成为时代的见证者



在线预约



城市漫步




行在大马
吉隆坡Citywalk讲解|博物馆讲解|地陪讲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