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四驾马车”已经配齐

财富   财经   2024-11-22 12:01   中国澳门  

导读:越南政治体制评述

【正文】

本文聚焦越南政治体制。

一、越南“四驾马车”配齐:两位来自军方安全系统、三位来自北方

(一)2024年10月21日,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八次会议投票选举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陆军大将梁强为越南国家主席,意味着越南“四驾马车”配齐,依次为越共总书记苏林(兼任中央军委书记)、越南国家主席梁强、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和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

(二)一直以来,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被称为越南政坛的四大支柱。阮富仲于今年7月去世后,苏林一度身兼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两职,此次苏林放弃国家主席一职,一定程度上说明越南中央内部的权力共享与妥协。

特别是,梁强在就职演说中特别提及感谢党及苏林总书记的信任,表明总书记目前在越南中央体制中仍位居核心中枢位置。此次出身于军方背景的梁强上来,加上苏林也出身于公安系统,意味着越南“四驾马车”中有两位来源于军方及安全系统。

(三)目前基本上可以认为,同为军队安全系统的苏林和梁强为同一派系,且位居越南“四驾马车”中的前两位。与此同时,本次选举之后,越南新的四驾马车将维持至2026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的越共十四大,届时将会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

二、越南“四驾马车”的历史沿革简析

(一)越南“四驾马车”的产生方式不同

越南“四驾马车”又称越南“四柱”(可追溯至越南阮朝时期的“朝廷四柱”),包括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等四个职位,特指排名最前和权力最大的前四位政治局委员。根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必须是国会议员(越共总书记豁免),而越共总书记由越共中央委员会全会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由国会选举产生,政府总理则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国会批准后任命。

(二)越南“四驾马车”的由来

越南虽然为一党专政,但更加强调集体领导。

1、1976年7月2日,统一的越南国会决定将国家的名称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越共中央初步形成了由总书记、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组织的“三驾马车”集体领导体制。

2、1991年和1997年杜梅和黎可漂先后担任总书记期间,越共仿效中国和朝鲜的做法,设立了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使得国会主席跃升为政治局常委,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三驾马车”体制正式变为“四驾马车”。

3、2001年农德孟出任总书记后,废除了政治局常委会,重新设置中央书记处作为政治局的执行机制,改制后新组成的领导集体被称为“四柱”,一直延续至今。

(三)越南“四驾马车”的权力划分:总书记最大、国家主席其次、政府总理第三

从越南“四驾马车”的排位便可以看出权力等级,即从高到低依次为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具体看,

1、越南人民军名义上由国家主席领导,且由国家主席担任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但实际上,越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才是最高军事领导机构,而越共总书记则通过兼任越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掌握最高军权。

2、越南国家主席可以向国会提出选举、任免副主席、总理、最高院院长和最高检检察长提出建议,这使得越南国家主席拥有政府总理的提名权。

3、国会主席则主要负责主持国会会议,签发法律和国会的决议,指导国会常委会的工作,组织处理国会的对外关系,以及与国会代表保持联系等。

4、政府(总理)则需要向国会、国会常委会和国家主席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历史上看,总书记最稳定,总理和国会主席其次,国家主席变动最大

从越南“四驾马车”的变动情况来看,位于顶层的总书记是最为稳定的,说明越南政治体制总体是稳定的;而位居第二层的国家主席则变动较大,说明越南政治体制内部又存在比较明显的博弈;位居第三且专职政府及经济事务的总理和国会事务的国会主席同样较稳定。

1、历史上看,越南总书记一职先后由胡志明、长征、黎笋、阮文灵、杜梅、黎可漂、农德孟、阮富仲和苏林等9位担任。其中,除阮文灵、杜梅、黎可漂均只担任一届外,其余六位均至少担任两届(黎笋最为夸张)。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越共总书记职位在过去也曾受到各种干扰,博弈激烈。例如,1986年在长征扶持下接替黎笋上任的阮文灵于1991年因健康原因辞职;1991年上任的杜梅则在1997年党内改革派的压力之下辞职;1997年上任的黎可漂则于2001年被罢免。

2、历史上看,越南总理一职先后由胡志明、范文同、范雄、武文杰、杜梅、武文杰、潘文凯、阮晋勇、阮春福和范明政等9位担任,同样比较稳定。

3、相较而言,越南国家主席的变动就比较频繁些。例如,仅2018年9月以来,便先后经历了邓氏玉盛、阮富促、阮春富、武氏映春、武文赏、苏林、梁强等7位人选的轮替。其中,武氏映春、武文赏、苏林等分别只做短暂停留。

三、越南近现代历史沿革简述:南北派系的由来

(一)越南宪法将越南近现代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越南宪法的“序言”部分看,其大致将越南近现代历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30年越南共产党成立至1945年9月2日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期间,该阶段为越南共产常的创立及初步发展时期。

2、第二阶段为1945年9月2日至1976年7月2日实现越南统一并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期间,该阶段越南先后取得了奠边府战役和胡志明战役的胜利,赶走了法国和美国,实现了越南的统一。

3、第三阶段为1976年7月至1986年黎笋逝世期间,该阶段为越南对华关系恶化时期(期间发生了中越战争),越南宪法有意忽略了这段时期。

4、第四阶段为1986年越共六代提出全面改革和更新至今,期间越共重心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越共成立与港澳之间具有一定渊源

从越共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与港澳之间具有一定渊源。

1、20世纪20年代末,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出现东洋共产党、东洋共产联团和安南共产党3个组织,1930年2月3日胡志明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在香港九龙华仁书院召集上述3个组织的代表举行会议,决定将3个组织合并为越南共产党。

2、1930年10月,越共在香港召开临时中央委员第一次会议,将党名改为“印度支那共产党”。随后印度支那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1934年3月27日至31日期间,以胡志明为首的海外领导委员会在澳门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可见,越南共产党是在香港成立的,而越共一大是在澳门召开的。

(三)越南的南北派系简述(派于黎笋与长征)

一直以来,越南政治体系便有着“南北派系”之争,其最早可追溯至越共一大时。

1、1945年,胡志明作为“国际派”代表回国,与作为南方派的黎笋、北方派的长征共同组成“三驾马车”,这被视为越南“南北派系”之争的最早雏形。由于作为“国际派”代表的胡志明又为北方派系,故越南“南北派系”之争的结果实际上一直是偏向北方的。

2、南北派系之争又称革新派(激进改革)与保守派(温和改革)之争,按地域划分为南方派与北方派。其中,南方派系大多衍生于黎笋,深受西方体制影响,主张推进经济政治体制自由化,又称本土派、亲美派;而北方派系大多衍生于长征,深受中国体制影响,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又称老亲苏派、亲华派或国际派。

3、黎笋逝世和苏联解体后,北方派系重新回归越共领导核心地位。不过,自1981年杜梅担任越共总书记以来,越共体制一直延续着总书记由北方派担任、总理由南方派担任的格局,这使得越南能够在经济上逐步革新开放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

4、2010年12月, 越南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主席阮文安在“Vietnam Net”上发表“修正主义”观点,建议将国名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恢复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推行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遭到越共元老杜梅、黎可漂、阮德平的猛烈抨击。随着北方派代表阮富仲于2011年接任越共总书记,越共政治体制才算得以稳定下来

四、结语

(一)相较于中国,越南的政治体制很有意思,南北派系之争较为明显,不过近年来随着北方派系力量的增强,其政治体制的稳定性较以前也有所增强。

(二)越南新的“四驾马车”的政治体制已经形成,意味着短期内越南权力分配之争已经稳定下来,接下来需要观察越南的外交及经济改革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过去在黎笋执政时期,越南一直将其视为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的共主,尝试在原法属印度支那地域称雄,但这种地缘战略显然无法获得东方大国的认同。

五、附表:越南历史沿革时间轴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有货有料有依靠,包含全部公众号文章的完整电子版(含被删文章)及其它有价值的观点与信息,且通常会早几天在星球发布、内容也会更完整。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梧桐樹智庫
出戶方知是黃葉,更無一片在梧桐——讓梧桐群再次偉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