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危机的根源与财政干预的必要性

文摘   2024-11-12 22:12   江苏  

最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困境。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低迷期,尽管政府出台了形象政策支持房地产,但市场状况无明显改善。

一、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反应

2021年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高库存和大量预售订单无法交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各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停工、延期现象普遍存在,购房者的不满情绪高涨,购买需求也随之下降。尽管政府推出“三支箭”政策,意在通过放宽融资条件、减免部分税费以及增加信贷支持等手段帮助地产企业渡过难关,但整体效果有限。高库存问题未根本解决,部分项目因为流动性紧张而无法继续建设,资金链危机导致地产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

政策支持的效果不佳,一些支持性政策往往存在盈亏平衡的要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地产项目的回款风险更加严格,进一步限制了地产企业融资的渠道。同时,政府对地方房地产价格的稳定的要求,未能充分释放市场的价格调节功能,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难以快速消化。截至2024年3月,虽然已有数千亿的授信,但实际放款还不到一半。可见,这些贫困政策能从根本上缓解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危机。

二、问题根源:资产负债表危机与市场结构失衡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供求失衡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恶化。房地产公司在过去依赖高杠杆进行扩张,在流动性危机出现后,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地产公司的财务压力,使其资产负债表恶化。在某些地区,地产项目的盈利消失,导致一些企业资不抵债,即将处于破产边缘。此外,由于贷款对地价、房价的高度依赖,其在调控中往往对房价扣减损失保留,防止房价进一步进一步上涨。这种市场定价机制的扭曲,使得市场难以实现自然的出清,未售和已售未交付项目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获得新生。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在1990年代也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日本通过土地、房产的价格逐步增量,实现市场出清,历时十多年才将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有效缓解。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部分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价格大幅下跌会显著影响财政收入,这导致房地产市场始终无法彻底“出清”。政策的束缚、对市场信心的损害也进一步拖累了地产企业的恢复能力,形成循环。

三、财政支持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难以实现市场化出清、大量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下,财政部门的介入介入成为破局的关键。财政支持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道义责任。

1.稳定房价,修复资产负债表
可通过收储土地和未出售住房,略以市场清算价进行收购。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能够减少库存、稳定价格,并消除房地产市场的下游压力虽然可能会造成部分财政赤字,但随着房价渐趋稳定,居民和企业的资产储备表有望得到修复,市场信心有望回升,从而支撑整体经济。

2.保障交底未交付项目,买家考虑
已售未交付的项目的人权益,中央财政可以提供部分财务兜底,尤其是用于项目完成的需求资金。这种模式在“保交楼”目标贷款中中已取得验证,通过专项债券申购资金,以优先交付购房者担保为目标。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财政压力,但能减少购房者损失,避免社会稳定风险,促进市场正常运转。

3.承担责任,发挥道义
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前期一些调控政策调控密不可分,政府对市场流动性问题有一定责任。此前的政策使得地产公司流动性迅速枯竭,因此其低价资产出售、用大幅减免债务,进一步增强了资产负另外,中国的预售制度在全球少见,购房者需全额政府付款但交房无,对预售资金的监管不力也是烂尾问题频出的原因之一。因此,从道义角度财政救助的启动不仅是稳定市场的必要举措,也是政府责任的支持。

四、未来展望与风险管理

如果财政能够通过收储高库存、扶持项目等措施,使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重新平衡,同时对购房者的预期积极做出引导,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逐渐得到改善。当然,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财政风险,避免大规模注资导致财政负担过重,或者造成地方债务风险。

长期来看,财政支持应是阶段性的过渡手段。在市场信心恢复后,逐步退出以财政支持的救助模式,转向市场化运作,推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对未来的房地产再次进行补贴制度,如改进预售制度、加强地方财政的诚信收入结构,减少对土地出让收入的过度依赖。


经管联盟
MEGA:Management \x26amp; Economics Global Alliance。主要分享经济管理方面的软件资料、学习资料以及经管资讯,欢迎交流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