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平原的万亩农田里“藏”着一个千年古县——滑县。
“古今共融”是滑县建设最大的特点,信步其间,能看到被现代化建筑围绕的千年寺塔;还能在古镇的石板街上吃到传承数百年的“道口烧鸡”。
本期《长青地理·手机版》,我们跟随滑县项目小伙伴的脚步,一同来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位于河南上官镇专业园区内的滑县项目,是当下长青在河南片区最“年轻”的项目。
该项目现已投产,为当地输送绿色能源;未来将成为园区内工业用汽的主要供应商,推进该工业园区向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的新型示范园区转型。
大家好,我是滑县推荐官都豫。
欢迎来到滑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道口古镇,古色古香,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体验滑县的独特魅力吧!
看:咱自有的污水处理服务
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有“豫北粮仓”之称。当地有着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为长青滑县项目提供了燃料保障。
特别的是,长青在滑县项目所在的工业园内还投资、运行一个污水处理厂,可集中处理整个工业园的工业废水以及周边的居民生活用水。
品:《秋声赋》里的书院历史
从滑县项目出发一路向北,穿过滑县的闹市区,即可直抵滑县森林公园。在这里,没有“钢筋混凝土森林”,所见之处,尽是秋风赋予的斑斓色彩:金黄、深红、橙黄、墨绿……大自然仿佛是色彩的综合体。
这儿还是集中了花木、果树、林木为一体的“百木百果园”。信步其中,阵阵秋槐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各种果实压满枝头,丰收的喜悦填满视线;头顶还不时传来飞鸟的鸣叫声;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赏:森林里的多色之秋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这句经典诗文出自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
文中所描绘的秋夜心境,恰是他在滑州担任通判时的某个秋夜之感悟。而当年的滑州,就是今天的滑县。
在今日的滑县城里,欧阳书院与明福寺塔、唐文化和佛文化游览区等历史建筑合称大云寺文化项目。为后人们讲述唐宋文化兴盛的故事。
金朝时期,一户李姓人家在滑县境内的黄河古道岸边摆渡便民,形成了:李家道口。久而久之,道口成为了商贾云集之地。明朝时期,此地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贸集镇。
时至今日,道口古镇陪伴滑县已逾千年,给我们留下了近20条老胡同、还有北大王庙,老票号,绸缎庄,火神庙遗址等。古镇旁的河道依然保留原始历史风貌,临河的3000多米古城依然完整。城墙脚下,卸货、上客、排水、防御等多个用途不一的古码头依旧守在岸边,述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
木版年画是我国文化传衍最有份量的载体之一,多以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吉祥图案等传统内容为题材。
滑县的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武宗年间,多集中在滑县东南部地区,以慈周寨乡前二村为代表。与其他地区木版年画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年画有族谱、中堂、对联等百余种表现形式。
它采用上等梨木板材雕版,印制工序细致繁复,画面构图均衡匀称,造型夸张简括,形象饱满敦实,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明艳鲜亮,呈现出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普遍具有的粗犷豪放品格
道口烧鸡有着独特的元宝造型;那肉烂脱骨、皮黄肉白的口感,更是从清朝顺治年间起传承至今,未曾改变。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牛屯火烧是烧饼界里难得一见的“带肉火烧”,其以细碎的五花肉或羊肉为主,加入各种功能香料拌匀后,经过煎烤而成。这一技法已传承数百年,保留了焦酥口感,泌人心脾。
滑县老庙乡的牛肉,以木炭火煮制而成,色鲜味美、风味独特,现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来到滑县,不要错过这一口牛肉哦!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赏秋色,逛古镇的滑县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可惜还没来得及听大弦戏、大平调和二夹弦呢!
说好了,咱下次再约,来看春天麦田里的绿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