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村无姓颜,马村无姓马——漫谈会文地区村庄及地方的命名

文化   社会   2024-12-16 00:11   海南  

大凡村庄及地方的命名,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根据和原由,会文地区也不例外:


(一)以姓氏命名。


(1)比如颜村村,最早是颜姓(来自河南)人入住,故谓之颜村。后引入山飞村邢姓入来。还有钱姓林姓等陆续加入。大约清代初、中期吧,颜姓几户人家出于某种风水原因全都搬迁到横山、芒花村一带居住。留住的人应颜姓人嘱咐,保留村名不改一直至今。故颜村无颜姓。上世纪50年代中,横(鸿)山村颜姓公尾公在我村上江坡祭墓,我去讨粺珍时他知道我母亲外家在横山,感到开心,给了我一个粺珍和一小块三层肉,同去的童友只得粺珍,并对我说了颜姓搬迁的事。

公尾公(横山村人)个子较矮小,但目光有神,举动利落,着装讲究,常爱戴一圆顶毡帽,好一派马来归侨打扮。他待人和蔼热情,每当在白延街市上见到我,都远远招手叫我过去寒暄一会儿才道别。有一年大约是夏天吧,母亲回横山外家归来,悄声痛心告诉我,说:公尾过身了。顿时使我感到难过和惋惜。几十年过去了,公尾的音容笑貌仍活在我心中!


图为颜村村路牌。(会文网群组曹显荣摄)


(2)比如冠南的欧村村、柳家村,按推理都是以姓氏命名的。惟后来全都人去楼空,只留异姓人居住。故至今欧村无姓欧,柳家无姓柳。甚么原由搬迁?还待进一步查考。

(3)比如冯家村,原有姓冯人(驻军小头目)及家属居住。当年发生烟墩(烽火台)火灾事故,为逃避责任而全家迁徙。据了解,冯姓后人几经辗转现在居住重庆市。

(4)比如陈散村,意指陈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金玉满堂。还有迈号蔡村村,也是以姓氏命名。我村有位蔡村婆,外家就是在蔡村,但她姓陈。

(5)比如后芳园村,清初由胡姓人入住,叫后坑胡村(小时候伯祖母冯家婆曾对我说过胡姓人入住后转侯姓人居住事)。后胡姓人搬迁边头岭村,此地出让给侯(侯元峰村)姓人入住,改叫侯坑园村。后张姓人于清顺治年间即系公元1644--1661期间,从琼山县莲塘搬迁入住,村名照旧。惟解放初村人全体会议几次讨论达成共识,改叫后芳园村至今。

(6)比如北方的张家口、周口店,也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大地方。


(二)以地理环境命名。


(1)比如湖峰村,以湖泊、山峰优美宜居环境命名。芒花村是以周围环境遍长芒花草景象而命名。芒花城村亦然(城,驻兵所城另有所说)。

(2)比如文林莲(排)崀村,从小时候就知道此村名。崀,池塘。莲崀,种有莲花荷花的池塘。七月里荷花盛开一派美景也。


图为侯堂村路牌。民间通常叫后塘村。(会文网图片)


(3)比如后塘村、后田村,都与水域池塘田野相关。后塘的塘,以地理环境命名顺其自然,可能是最早入住村民命名之。林姓可能是后来入住者,故以侯堂(似是官爵之气)命名之。因为历史人文的演变吧?!

(4)比如宝峙村,按梁定民兄撰文称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名为白渚村,白渚是古名。白,白色的海沙;渚,江渚/zhǔ/名词,多用于文言文,意思指水中的小块陆地。后改名为宝峙。宝,宝贝、宝藏。峙,原义耸立、对立、对峙,引伸义:水中高土。寓意此高地尽出宝贵物产(海特产丰富,著名狗呛蟹)。

据观察,这片地的地质地貌地形,是由千百年来长圮溪水的日以继夜冲刷的沙土和海水涨潮落潮来回吞噬的海沙交叉磨合,长年累月回旋堆积凸出而形成的一块海上高土。从地理概念看,宝峙村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

记得有一年台风过后的第二天,我有事从哥村走向宝峙村,临近村边横卧一条低洼的长满青草的坳道,只见一道泉水清悠流动着向大海而去。我问随行人此水路从哪里来?答道:台风天长圮溪水涨满寻道从此处流出海。我惊道:如此这般你们村里不是全淹没了?答道:说来奇怪,多少年来多大台风都不淹村庄,这条坡坳最大水

信时也只过脚膝。她接着说:刮特大风几天内仅有的陆路坡坳也水深至膝,此时此刻四面环水变成了“孤岛”!

又记得是1977年我在白延公社团委工作期間,曾听说宝峙村在一次特大台风中真的被海水围困成“孤”,使得村民几天都无法出村,公社要派人派船运送物资进行救援呢!

(5)比如宝峙大队/边海大队。哥村白渚一带所属大队,1954年从琼东县划归文昌县白延第三区管辖原来叫宝峙乡。冯家湾渔业人民公社撤销后叫宝峙大队,哥村人不服气,进行投票也几次不果。后来在公社领导协商下,不用现成村名重新起名叫“边海大队”(现为边海村委会)。小学也改叫边海小学。边海,意义即系在最靠海的边界上。


(三)以人文驻军历史命名。


(1)比如沙港的上旗村、中旗村、下旗村,清代驻军为八旗兵,故名。后避讳,改为圮字。改革开放后,又改为旗字。

(2)比如马映(马营)村,与排崀村隔着莲崀相望,因明清代这里驻扎骑兵营,故名。清末民初,未有明显的理由被改为:迈仍村。与迈仍头村、迈号、迈南、迈众等都以一个“迈”字为首。解放初(50年代中)父亲似曾与马映村林方伦兄(东方师范校长)来我村探亲偶遇时,对其村名的改变作了探讨。我估计马营(maying)与迈仍(maireng)是为谐音(淡化“马”字眼)。迈(mài),本义为抬起腿来跨步、迈步远行,引申为豪迈、超然不俗。仍(réng),沿袭,依照,接连不断,持续。有云:“则三王可迈,五帝可越”。此之意也。

图为上旗(圮)村路牌。(会文网图片)

(3)比如西山村。小时候造访西山村堂姐家,其家公煞有介事对我说,姑爹虎,你知现在好多人把岐山写作西山,是只图方便吧,其实是大错特错。当时我才七八岁,虽一头雾水,但仍记下来了。文化传承啊,与陕西的岐山一脉相承。前些时候本人已有专文述说。

(4)比如家屯村、白延墩村、大有(围/园)村、龙所园(围)村,都与驻军(屯田)及解甲归田相关。

(5)比如马村村,是清代骑兵营放养军马的地方,清廷覆灭,军人就地解甲归田,此地就叫马村。与姓氏的马字毫无相关。故马村无姓马人。后改名:迈洲村。

(6)比如横山村(我母亲外家),是个古老名字,有浓厚人文历史传承概念,近在文城镇旁边就有一个横山村,一条横山桥(横山渡)。远在全国不少地方也存在横山地名称谓,这地名不可小觑。

首先是在陕西省榆林市的横山县,这是最古远的横山地名概念。横山是北宋时期,宋朝和西夏两国之间的边界山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横亘今日的陕西省北部,自陕西省东北部往西南方向延伸。横山山区延袤千里,境内盛产良马,适宜稼耕,邻近的盐州,有盐铁之利。

此外,在重庆、山东、东莞以至台湾甚至上海也都有横山地名。这是历史文化观念的传承。新名鸿山村,具美好憧憬概念,寓意鸿运到来、大展鸿图。故此出了个副省级人才。鸿山村建有林氏大宗祠堂。


(四)以古民居独特建筑风格命名。


比如十八行村,具地方独特色彩的乡村文化旅游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十八行村的最大特色是现存古民居建筑规模大,较为完整。十八行房屋在村中形成扇形分布,每行六七间房屋前后对齐、高低有序、房屋相连而围着的一个完整封闭院落,因而得名,每行院落中都住着六七户人家。村里房子按十八行形成扇形排列建造,寓意“兄弟同心,邻里不欺”。


(五)以经营行业命名。


(1)比如官仙上苑村,小时候父亲考问我:你可知道咱家上园村小姑妈(儿子黄循举/队长)的村名如何写?我说:上下的上字,园地的园字。父亲说:园字对,上字不对应为芭蕉的蕉,因为此地以种植芭蕉出名。当时我半信半疑。演变过程:蕉园~上园~上苑。前些年,有位黄××先生(曾任文昌市政府办公室干事)写了发仙昌军坡的文章,说他们是从白延蕉园搬迁蓬莱高金的。用的就是蕉园老村名。此佐证也。而海圮上村村的“上”,是否也是香蕉的“蕉”的谐音?值得探讨。

(2)白延地区自古以来有三个“上园”,一是官仙上园(蕉园)~上苑。二是海圮上园~福园。三是竹林(养成)岭上园(白延宣传队靓女阿霞夫家/校长伋夫人姐霞外家)~养成岭上园据林氏族谱是”岭上梅村"。


图为阳光村庄门楼。(大有村吕烈群摄)


(六)“阳光村庄”何解?


经历三个层次:首个层次意义,说白了就是阳光大队(现称村委会)的代名词。

其二,该片地域(包括边海大队亦然)1954年才从琼东县划归文昌管辖。当年各村民开会讨论,有人提议叫冯家(古老)乡,大园(村大人多)人不服气,但经区公所领导调停定下叫冯家乡。1958年成立公社体制时,叫冯家湾渔业人民公社。后渔业公社被撤销,要成立大队,究竟叫冯家大队还是大园大队?又起争议。经公社领导调停,认为不用自然村名,另起一个金色的名字:阳光大队。小学也叫阳光小学。

其三,改革开放后,冯家人在与大园村交叉通往烟墩的路口处建立了一个写有“冯家村”(紧挨着大园村)。似乎有人不高兴不服气,在高人指点下略施小计,走出靠近烟墩市路边建立起一座四柱三拱的门楼,气势雄伟,写上四个大字:阳光村庄(意为阳光普照,生活充满阳光)。据闻,不知何时,冯家村的路牌也销声匿迹了。而大有(大园)村村里仍保留着大有一队、大有二队、大有三队、大有四队的路牌,像给路人诉说那即将逝去的悠悠的历程。


(七)大白延地区村名地名之演变。


关于村名地名的变更,都是从寻求口头语的谐音出发,达到幸福祈望的寄托和慰藉,书面上看来也脱俗文雅美丽惹人。比如(据久久见提供资料整理):


边海上园村→福园村


马驻(白渚)村→宝峙村


大围村→大园村→大有村


盐灶村→养教村


上拿村→昌郎村


红土村→鸿图村


芒花村→凤会村


后塘村→侯堂村


高边(沟边)村→高第村(清末有吴氏族人高中举人,故改名之)


山尾村→梅山村


横山村→鸿山村


排田村→蓝田村


荔枝山→凤岐山


竹林/养成岭上园村→岭上梅村


北布村→百福村


打碗村→文苑村


打鸟村→鳯鸟村


昂(翁)楼村→芳流村


马村村→迈洲村


马营村→马映村→迈仍村


排崀村→莲崀村


上山村→象山村


鸡姑村→佳固村


剪罗园村→蛟龙园村


罗放村→流芳村


芒花城村→红城村→榜花城村(城,驻军所城,另有古子)


马送(丧)村→宝藏村(宝马下丧的地方,另有古子)


白洋头村→迈仍头村


红(洪)头岭村→满潮堂村(与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的洪姓相关,另有古子)


军屯村→家屯村(军队屯田/俞氏人落户成家/多家俞氏人成屯/迁入吴氏后成村)


另比如打铁树村、铁炉村,村名奇特,都有一个铁字,是否来自清朝铸铁做锅或打铁造武器或民用刀具行业(待再探究)。


(八/附表)


会文镇各村委会村名从口头俗语到书面文字的演变一览表。详述如下(身在曹营提供):


(1)边海村委会有:白驻(白渚)村—宝峙村,新哥村—新科村,老哥村—南兴村,上园村—福园村。


(2)阳光村委会有:大园(大围)村—大有村,盐灶村—养教村,排溪村—宝溪村。


(3)烟墩村委会有:上轿村—上国村,红土村—鸿图村,土尾村—桃梅村,上拿村—昌郎村。


(4)凤会村委会有:芒花村—凤会村。


(5)会文村委会有:铺坑村—福坑村,山尾村—梅山村,坡后村—福厚村,后塘村→侯堂村。


(6)湖峰村委会有:湖村村一湖峰村,横山村—鸿山村,南坡良宵村—良潮村。


(7)白延村委会有:芒花城村—红城村—榜花城村,坡上村—福上村,下园村—翰园村,陈竹家村—福家村,后坑园(后坑胡)村—后芳园村,(林)竹家村—笃家村,排田村—蓝田村,红(洪)头岭村—满潮堂村,侯头岭村—侯元峰村。


(8)官新村委会有:下铺(下福)村—遐福村,上园村—上苑村,后昌村—厚昌村,白石村—宝石村,满山坑村—宝山坑村。


(9)官公铺村委会有:罗放村—流芳村,翁楼村—芳流村,北埇村—福昌村,村头村—春桃村,打铁树村→发里洲村。


(10)文林村委会有:马村村—迈洲村,马映(马营)村—迈仍村,白柱(洋)头村—迈仍头村,排崀村—莲崀村。


(11)李桃村委会有:西排园村—西边园村,下水屯村—夏水屯村,马送村—宝藏村。


(12)龙家村委会有:姐头村—寨头村,马龙村—宝龙村。


(13)冠南村委会有:下东村—港东村,坡田园村—福田园村,山口村—山宝村。


鸣谢:承蒙群组友人久久见、身在曹营、俞自来兄、王绥芳兄及鱼童等的鼎力支持!

于香港菊园18/11/2024

作者简介

张德虎:文昌中学校友,籍贯文昌市会文镇白延墟后芳园村。曾参军,是海南军区业余文艺宣传队队员,退伍后任白延公社团委干部,通什汽车站政工员,海南运输公司自治州分公司政工科干事。

87年居港,91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遥距课程修业证明书,01年获颁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和岭南大学主办的企业管理高级文凭课程结业证书(大专)。历任香港交银总经理办公室高级文员,兼交银刊物《交通简讯》主责编辑,香港中银集团《中苑》、中国交行《交银》撰稿人。

09年11月(交行退休后)被聘任香港《东方日报》集团编辑部校对员。现任香港的士司机从业员总会文档主任。是香港书法协会暨香港硬笔书艺会副会长,香港文昌社团联会(香港文昌同乡会)会董。喜爱诗歌文学,喜爱音乐摄影和书法;曾在香港《紫荆》杂志、《大公报》发表诗文。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作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只为学习交流,图片、视频及肖像、隐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即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谢谢。


邀请函

乡亲们,朋友们,侬是会文人征稿活动得到了你们的支持,踊跃投稿,内容广泛,深受读者喜欢,网站征稿活动开展9年来,收到作品1800篇,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小编在此深表感谢!

今天,征稿活动一如既往开展,希望您把您心中的乡音习俗、历史故事、家乡风情、敬老爱幼事迹、创业经历、优秀学生作文、孩童校园往事等即将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陈年往事用文字记录下来,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13976361888@163.com



星月菩提
星月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加上您的细心呵护和耐心盘玩,最后变得美轮美奂,让人无法自拔。这种美是需要功夫和时间的,所以文玩最忌急功近利,静下心来静静盘玩,感受着它的变化,磨炼自己的性格,才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
更多的会文星月菩提佛珠资讯,业内行情,文玩趋势,欢迎加上以下会文佛珠大咖啡微信了解。
文昌市会文佛珠协会

本会是覆盖文昌市会文镇佛珠行业的协会,主要是由会文镇辖区内从事佛珠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企业单位、个体户、相关机构及知名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本会宗旨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风尚,贯彻行业相关政策,进行行业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搞好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调职能,为推动和振兴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佛珠行业服务。

侬是会文人
侬是会文人,侬讲家乡故事。爱上会文,从阅读侬是会文人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