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24年度佛山十件民生实事中,涉及卫生健康的有4项。近一年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以“事事落实到位”的使命感,在行动上铆足劲,将惠民生、顺民意的工作办到群众心坎上。
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就医体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促进卫生健康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三剂良方”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积极行动消除肝炎……这份试卷写满了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的民生答案。时间的检验,以及市民的锦旗和笑容,是这份答卷的高分。
以患者为中心 提升就医体验
2024年7月2日下午,56岁的市民马先生来到市二医院就诊。马先生一个月前在家中不慎摔倒,休息了一个月也不见好转,总感觉膝盖隐隐作痛,医生建议他做一个MR(核磁共振成像)。“我去医院比较晚,拍完已经是接近下午下班时间,没法找到当天的医生看结果。当时心想还要再挂一次号来看,没想到医生告诉我,在3天以内直接拿报告去找他或者骨科其他医生看就行,省钱又省了许多麻烦。”马先生说,自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知道很多医院一般挂号仅限当日当次有效,复诊看结果需要再次挂号,没想到现在市二医院挂一次号,只要检查结果没出,3天之内都有效。
2024年,市二医院率先开展“挂号一次管用3天”便民服务
为了切实提升市民就医体验,佛山市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现场调研,全流程体验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登革热疾病诊疗高峰期,市卫生健康局多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医院门急诊现场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督促整改完善。同时举办“医悦心灵 患畅体验”佛山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典型案例擂台赛,鼓励各医院围绕提升患者门诊体验、提升患者急诊急救体验、提升患者住院体验、提升患者诊后体验、优质护理服务提质扩面、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增强后勤保障及人文建设等内容分享工作经验,比赛结束后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在全市推广。此外,新媒体端检验“自助开单”、夜间心理治疗等一批优化患者就诊体验的措施纷纷出台和推广落实。
为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无效流动及等候,佛山市卫生健康局还统筹推动市一医院、市中医院等51家医院建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或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报告打印、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等服务。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通过安装自助机,加强线上挂号、支付、查看检验等功能建设,压缩门诊就诊时间,让患者一次实现“全包”就诊,尽量不跑第二次,不用第二天再来。
市一医院内,志愿者正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一站式”服务
佛山还积极构建融合预防、筛查、救治、康复为一体的分级防治网络,让胸痛、创伤、卒中患者,以及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能够得到及时、规范、有效、连续的诊疗服务。建设应用国家级“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南海区“5G+区域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全面提升区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除了打通医院机构的各处“隐形堵点”,提升诊疗服务质量和体验外,更从患者角度出发,将各种贴心服务细节拉满。部分医院设立志愿者服务中心提供免费陪诊服务;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开设地铁口至医院的接驳巴士等缓解停车难问题;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增加大型墙面智慧指引对患者实现精准导航……
市妇幼保健院新城院区内,工作人员指引就诊市民通过手机使用医院便捷就医服务
只有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才能真正担起市民的守护责任。这句话不仅是佛山卫健人对市民健康的承诺,更是坚守的初心。
用好“三剂良方” 中西医协同发展
2024年国庆节后,佛山市中医院收到一名莫桑比克患者送来的锦旗。原来,该患者因为长期在睡觉过程中打呼噜憋醒,睡眠质量变得很差,白天犯困、时常乏力。莫桑比克医生建议他接受手术治疗,他慕名来到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市中医院团队采用口服中药和穴位贴敷以及耳针介入,结合改良鼾症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为他解除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这是近年来佛山用好固本、创新、传承“三剂良方”,以中西医协同优势加快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到诊疗过程中产生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
佛山作为岭南中医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和组成部分,中医人才集聚,中医资源丰厚。依托独特的先发优势,佛山制定并实施了中西医协同发展方案。目前,全市注册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备案中西医结合诊所24家,实现了全市100%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设立中医科。创新中西医协作模式,名中医深度参与疑难重症救治。结合中医优势病种,设立专病、专家、专台、专术、专药的中医特色诊疗体系,建立起中西协同诊疗标准操作流程。
2023年,佛山市中医类医疗机构同比增加19.1%,全市中医诊疗量1981.75万人次,中医住院服务人次增长18.46%,医保中医优势住院病种病例数量比上年增长107.92%。
在科技与中医融合和应用方面,佛山也是下足功夫。佛山市中医院为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创建单位,建立了华南地区5G+骨科机器人手术应用中心和培训基地。2023年完成机器人手术1651台,手术总量位居全国中医系统和华南地区综合医院首位。佛山市中医院获批授牌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验方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传承中医优秀成功经验,开展深度研究,对院内制剂进行孵育和转化。
市中医院手术室内,专家团队正在进行机器人辅助下的骨关节置换手术
“让中医发挥在‘治未病’和康复调理的头尾作用,同时探索中医和西医在诊疗过程中的融合,真正做到‘双剑合璧’,才是最佳的状态。”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继洪说。
优质资源下沉 城乡融合发展
洪伯是顺德勒流稔海社区的一名长者,既往有脑卒中、腰椎骨折史,3年前因前列腺增生出现排尿困难,长期更换导尿管来回奔波,使他和家人身心俱疲。近期,勒流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吴海锋副主任医师来到稔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洪伯家属闻讯前来咨询,很快吴海锋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为洪伯解决了这个烦恼。“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有专家看病。”洪伯说。
为了解决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问题,推进市直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拓展下沉,全市建成医联体29个、专科(专病)联盟80个,全市84%的镇(街道)建有二级及以上医院,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对口协作关系,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卫生技术人员“上派下挂”双向流动,促进区域内医疗资源统筹管理、集约使用、服务同质。2024年完成72个基层慢性病管理、中医馆(阁)、急救抢救等项目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已为45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为超过50万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随访和健康指导。
位于禅城区南庄镇的市二医院新院区已基本建成,正按计划进行设备采购进场调试,届时将提高南庄镇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市一医院全面托管高明区人民医院、三水区乐平镇人民医院,让当地群众也能享受到市级优质医疗服务;市中医院结对共建高明区中医院、三水区中医院,派出管理、专业团队下沉到当地医疗机构,推动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跃升。
让基层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不仅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公平覆盖,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感,更是佛山打造“市优、区强、镇活、村稳”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的有力举措。
立体防控体系 全力消除肝炎
2024年佛山市民生实事“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项目于7月25日正式启动,佛山成为全省率先启动的城市。项目启动以来,市、区、镇(街道)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筛查动员,组织发动辖区内20~70岁目标人群在知情同意、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丙肝病毒抗体免费筛查。同时采取“双普双免双融”(人员普查、患者普治,免费检测、免费接种,医防融合)的防治策略,计划年内完成10万名20~70岁目标人群乙肝、丙肝筛查,强化肝炎患者的规范诊治和随访管理,倡导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组织开展筛查活动500余场次。截至11月24日,累计为114748名20~70岁人群提供免费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丙肝抗体筛查,超额完成原计划筛查任务。同时,为23632名群众提供了免费的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有效提升了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帮助市民降低乙肝感染和发病风险,减少因罹患相关疾病导致的负担,助力早日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目标。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还将建立完善市、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机制,落实“筛、防、管、治”项目闭环管理,扩大筛查和乙肝疫苗接种覆盖面,强化肝炎患者的规范诊治和随访管理。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群众肝病防治知识普及率。
2024年的终点就在眼前,但是对于守护市民健康这个目标来说,2024年是一座口碑,也是一个里程碑,终点还远,行者无疆。
来源 |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佛山+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