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四教 | 述而第七㉓-㉔

文摘   2024-11-04 06:00   山东  




讲述人 | 虚空先生




㉓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㉔子以四教:文 信。


二三子是指的孔夫子的学生们,这段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讲的一段话,说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呢?其实我是没有任何事情隐瞒你们的,我所有的行为都是公开的。是丘也,这是我孔丘的为人。


为什么会讲这句话,我们从中来体会,首先道之大,理之深,总会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不是没教,是不是老师把高深的道理都教给了其他的学生,而没有教给我呢。尤其是孔夫子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孔夫子会对他讲不同的话。


比如说弟子们问孝,每个人的阶段不同,对孝的理解不同,故而孔夫子的回答就不同。学生们问仁,同样,每个人的阶段不同,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每个人当下的智慧和境界都不相同,所以孔夫子会给不同的答案。


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学生不解了,说孔子对颜回是那样讲的,对子贡是那样讲的,为什么对我是这样讲的呢?为什么老师好像对于颜回讲的比较多,对于子游和子夏讲的比较多,对于我讲的比较少,为什么老师对于颜回赞美的比较多,对于子路比较严格,可是对于我好像都没有。


做学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其实在我们现在的人生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会觉得老师似乎对我们讲的不一样,似乎对我们每个人的态度也不一样。在一个团队当中也是一样的,这个老板这个经理,为什么对每个人的态度各不相同呢?


我们在人生当中碰到的这些事情,我们无法说处上位的人是绝对的公正的,但是在孔夫子这里绝对是这样的,我是没有隐瞒的,其实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一样,只不过你们在不同的阶段问不同的事情,我会给不同的答案,因为道太大,理太深,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尽。


孔子在河流之上,会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时候跟在身边的弟子就听到了这句话。比如说孔子看到这里有一只鸟,就会讲“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发出了这样一句感叹!


这个时候在身边的弟子,可能就听到了这句话。而没有在身边的,是不是就会认为,老师好像多教给他什么样的东西,多教给他什么样的内容,实则是道太大,理太深,他在不经意之间就会讲很多的道理。


这是关于言传,关于讲的道,关于讲的理,关于因材施教,每个人不同,所以所讲的道理各不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下,自己发出的感叹和讲的道也各不相同。我们接下来再讲身教,孔子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你们都能看得到,这就是身教。


比如说我对自己生活的要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夫子说我这一生的追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每天的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你们都是能看得到的,所以我每天就是这样学习的,就是这样吃饭饮水和这样睡觉这样休息的。


包括平时在家闲居的样子,“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所以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公开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被所有的学生看到的。注意,这里关键的问题来了,孔夫子讲的是一样的话,孔夫子做的是一样的行为,但是每个人理解和看到的却不相同。


因为每个人当下的境界不同,当下的智慧不同,当下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孔夫子讲的是一样的话,做的是一样的行为,作为学生的我们,看到的却不一样,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当下在什么样的境界,当下是有什么样的思维。


我们现在也是如此,比如说我们现在一百个人坐在这里,一百个人听到同一段话,会有一百种理解。会有一百种思考。我们读了一段文字,比如说读《论语》的一句话,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理解。因为自己观察事物的角度,自己当下的认知,当下的智慧,各不相同。


我们再举个例子,即使是同样一段话,我们现在读和一个月以后读,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我们一直在变化,我们一直在学习,我们的认识境界,思维模式都在默默的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是讲的一样,即使行为一样,但是其他人看到以后,所产生的体悟各不相同。


这句话我们再来体会孔子的深意,他在告诉我们,我讲的一样,我的行为一样,但是能看到什么,实则取决于你们,我并没有什么隐瞒,我讲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根据你们不同的阶段,我讲了不同的方法,给了不同的智慧,但是这个时候,你们看到什么,取决于你们自己当下的修为,取决于你们自己当下的智慧。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这四个方面来教育教导自己的学生。文:文献典籍。行:就指的我们的行为了。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我们在内心的叫德,但是我们把内心的德,行出来的时候,施出来的时候,做出来的时候,就叫行,所以是德行。指的我们日常的行为。忠:尽心为忠。信:不欺为信,我们是不欺骗不欺诈的,这个称为信。


孔夫子说教导学生从这四个方面,文行忠信,同时它也是一种次第,我们来体会其中的次第,首先是文,博学于文,我们通过文献,通过经典,通过典籍,来学文,增长我们的学识,增长我们的知识,所以文也是学。


行就是习,我们学了知识,学了文化以后用来做什么呢?用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告诉自己如何去做事情,同时它也是习。


当我们博学于文,有了知识以后,接下来我们要去践行的,要去习的,把它变成了我们的行为,当我们通过了学,通过了习,把它变成我们的行为以后,接下来以行制心,接下来讲心了。


什么叫心呢?忠,信,都是内心的作用,说我们做一件事情,什么叫做忠呢,尽己之能,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件事情,这个叫做忠。比如说我们去学习,有没有忠,有没有尽己之能,刻苦努力地去学习。


比如说我们参加一个工作,有没有尽己之能,尽心尽力地去做事情,所以这个叫做忠,这是内心的。信,同样也是内心的,说我们做一件事情是否可以不欺诈,不欺骗,讲诚信,这些都是在心,所以刚才讲在心为德。


我们在心里是德,做出来的,呈现出来的叫做行,同样我们在心里的叫做忠,忠心,在心里的叫做信,当我们有了忠,有了信,做出来的时候,就是表现出来的行为。


说一个人有没有德行,首先看你内心有没有德,内心有没有忠,内心有没有信,内心有没有诚,内心有没有敬,内心有没有爱,内心有没有仁,当我们内心有这些内在的态度,在用出来的时候,通过行为来显现。


所以这四点是相互作用,我们再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相互作用,既是次第,同时又是循环反复地起作用,这是我们一生要践行的四个字,也是我们一生可以相互成长的地方。


我们先来学,我们学了知识,学了智慧,我们才可以用来行,也就是用来习,当我们习了以后,我们内在的心会开始有忠,开始有信,当我们内在有忠有信的时候,它又返回到我们的行为当中来。


通过行为我们又可以有新的体悟,又学到了新的文,而这个文是自己悟到的,当我们悟到了新的文,我们开始让自己变得去行,去习,我们行得越多,习得越多,我们内心更加的有忠,有信。


它再返回来产生作用,又落到了我们的行上,所以这四个字是我们一生要去修行的方向,它是循环反复的发生作用,不分先后的顺序。


文、行、忠、信的相互作用,什么叫信呢?说我不欺骗不欺诈,它从哪里来,是不是从心里来,它是从心里来,我不愿意去欺骗和欺诈别人,是不是你的行为就是不欺人的,如果你心里是有欺骗他人的想法,是不是你的行为自然就是欺骗他人的,注意,这里不光是欺骗他人,还有自欺的问题。


举个例子,说我心里明明就是想欺骗他人的,但是我表面上又想呈现出来不骗人,你看你又自欺又欺人,注意,我们的忠和信从哪里来,是不是我们一开始不通过学习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理解忠和信。


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圣贤的文化,一边学一边修正自己的行为,称为学习,然后习了一段时间,是不是我们内在就会越来越忠,越来越信。大家想一想,没有学习过圣贤文化的人,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忠?


做事情尽己之能,学习尽己之能,做生意尽己之能的去帮助客户,有几个人做得到,是不是做不到,所以它要通过我们的学和习,让自己有忠有信,接下来它开始再返回来产生作用,我们有忠有信的时候,是不是又回到自己的行为上呢?


然后通过行为,是不是我们又会有新的体悟,说我又悟到了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感受,这个是不是文,所以它就又回到了文。文、行、忠、信,又是次第,又会反复地发生作用,所以其实我们这一生不就修这四个字吗?


我们到现在为止,是不是还要不停地学,然后不停地去行,也就是不停地去习,我们越是学,越是习,这个时候,内心的忠和信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不光忠信,还有很多。


比如说诚,比如德,比如说敬,比如说爱,比如说仁,当你这些都有了以后,这是内心的状态,是不是它又回到我们的行为当中来,说你内心有忠,内心有诚,内心有敬,是不是我们的行为就是敬畏的,我们的行为就是有诚意的,我们的行为就是忠的。


当我们的行为越忠,越诚,越敬,是不是你又会有新的体悟,原来忠是这样的,原来敬可以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原来爱可以愉悦他人,原来信可以让他人变得相信我们,是不是你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所以它是反复的作用。






本文稿,取自虚空济app线上课《论语》,主讲人:虚空先生。

整理 | 虚空编辑部

定稿 | 虚空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每日直播


白天:07:00-19:00

晚上:20:00-23:00

虚空先生/学生们直播

分享学习和修身之道



抖音

快手


扫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虚空先生

线上课程APP:虚空济

客服小济:15628903791(同微信)

咨询电话:13573193791(同微信)

预约小住:18615536701(同微信)


虚空济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