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述而篇第七⑦-⑧

文摘   2024-10-21 06:02   山东  




讲述人 | 虚空先生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脩:干肉。我们现在说一条干肉,古时不叫条,叫一脡。束是一个量词,十条为一束。束脩,就是十条干肉。自行:主动。主动拿着十条干肉来找我的人。


吾未尝无诲焉。我从来没有不去教诲他的。这句话很容易被误解,说:你看,孔子也必须要带十条干肉,才能去教学生。这是颇有争议的一句话。我们讲一下历史背景,就会更好地理解这句话。


古者相见,执贽为礼 。这个贽是贝字底,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贝字就明白了,有价值的物品。在古时候见他人的时候要带礼品的,尤其是见长辈和处上位之人,或者说是拜师,都要执贽为礼的,那是一种礼节。所以那个时候不带礼物去拜师,来求教,是不合礼法的。


见不同的人,礼有不同的规格。见天子,见诸侯是要带玉器的;见卿大夫要带羔(羔羊);见大夫,要带大雁;见士,带雉(野鸡);见庶人,带鹜(野鸭)。再往下就是束脩了,束脩在那个时候代表的是最轻的礼物,是最基本的礼节。就是无论我们见任何人,起码都是要带束脩的。


我们现在听上去束脩 ,十条干肉是不是很多的样子?实则不是。我们再来看这句话的意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你带一点东西,带任何礼品,我都会教诲于你的。因为它有时代的背景,已经是最低的礼仪和基本。


我们用现在的话说:你只要想来主动学习,我从来没有不去教的。我们再来看关键的地方,自行。什么叫自行?是自己主动要来的,说明有需求,我是主动地想要去学习。只要你带束脩以上,带什么礼品都无所谓,我都会来教诲于他的。所以这是孔子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接收学生的唯一条件。


注意,唯一的条件不在束脩,在自行。所以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是没有分别的,不分男女老少、尊卑贵贱,但是你要有教,就是你自己想要学习,你主动地想要受教,所以这里关键的地方在于自行。


看看我们现在是不是一样的?如果对方没有主动想要学习的意愿,我们想去教诲又有什么意义?他听不进去的,也不懂得珍惜。


我们再往生活当中去延伸,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其他的事情,我们思考一下是不是皆如此?都要自行。


比如说在一个企业,在一个团队当中,如果一个员工他不主动、不自行地去努力,不自行地去上进,又能带动多少?对一个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靠我们看着去学习,如果他自己没有主动的思维,他没有主动的需求,他又怎么可能把它学好呢?


包括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努力都一样,我们想要去帮助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引导激发他自己想要去进步,他自己想要去成长。如果他没有这种主动的意识,我们是帮不了别人的。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自助者天助。天都会帮助那些自己主动地、努力地、刻苦地去做事情的人。所以从这里面我们要有这样的思维,只要是别人主动地想要去学习,这个时候我们要想教诲于他会很容易。


同时我们要反观自省,当我们自己想要让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想让别人来教诲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要主动的。我们如果不去主动学习,没有自行的精神,即使孔夫子也是无奈。


我们再来看看教诲,说别人教我们,教我们是辅助我们成长,是引导我们成长,是启发我们成长,但是最后能学习到什么程度?我们的人生可以过成什么样子?我们的修为可以到达什么样的境界?还要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本身,取决于我们自己主动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努力的程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刚才说到了,只要主动想要来学习的,孔夫子说他都会去教诲,那么接下来就开始指导我们要如何去教诲他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叫做愤?我努力地在学习并且在思考,但是没有得到那个结果,这叫愤。


我们再举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愤”这个字。比如说我们在做数学题,我很努力地在思考,但是我始终算不出来,不知道它的正确答案。


再比如我看别人这道菜做的特别好吃,然后我就努力地去学习,思考他要如何做?但是怎么做似乎都不能满意,这个味道都不够,这个时候我们才去启发、开导、引导、启示。所以叫不愤不启,不到这个火候,我们是不去启发和引导的。


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呢?比如说我们正在努力地做一道题,不会了,我们来找人问,是不是一说就通?


比如说我们正在学习做这道菜,怎么也做不明白,是不是这个时候别人来指点一下,三言两语,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的,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有收获。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主动地去思考,自己都没有想过,别人的启发又有什么用呢?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去和别人讲传统文化,他明明不感兴趣,我们就从头到尾地给他讲,他没有反应的,这个时候会发现,你讲了又有何用呢?反而让他人产生反感。


我们再举刚才做饭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他没有主动去学习,没有去思考,无果的状态下,我们就跟他讲,说这个菜从头到尾每一步要怎么做,会发现他即使听了又如何呢?他不感兴趣,也记不住,记不牢固。因为他自己并没有想去做这件事情,没有到那个火候。


所以孔夫子告诉我们:不愤不启,还是告诉每一个人要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思考,当想不清楚、想不通透的时候,没有结果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只要去启示、指点和引导,对方瞬间就会明白。


不悱不发,什么叫做悱?有所得,但是表达不出来。为何表达不出来呢?内在不明了。我们来体会在生活当中,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时候?说我明明有所得,我有所经历,有所感受,有所体会,但是总是差一点,不够明达,没有彻底地明白,让我说我又说不出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要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们才去开发,我们才去启发他。


举两个例子好理解。我们小的时候都学习过“龟兔赛跑”,兔子跑得快,快它就停下睡觉,最后总是跑不过乌龟,乌龟总得第一名。当一个孩子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知不知道故事在讲什么?知道。虽然知道,但是不够明达,这个时候我们大人就要启发他了。


如何启发?说:你看,这个故事像不像我们的人生?不怕慢,就怕站。不能停下来,只要你坚持努力,哪怕不是那么聪明,哪怕跑的不是那么快,也终究可以达到终点。哦,原来这个故事讲的是这个道理,这个时候他才会变得明达。


比如说我们看了一个电影,电影当中有二八自行车,有胜利化工厂,有供销社。当我们看到这一幕的人,小的时候有共同经历的人就会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感动。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师者或者是一个智者,跟我们讲背后的原理,说为什么会这样?内外相感,称为受。


外是什么?通过看到了这样一个片段。内在的是什么?是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内外相感我们那个受就产生了,我们就会感动,就会觉得亲切。知道这个道理的时候,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时候原理懂了,是不是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他也可以去对比?


我们看了一个电视特别伤心,为什么呢?有可能是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看到一个人特别可怜,我们也跟着痛心,因为可能回忆的是自己的过往。如果自己内在没有那个过往,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痛苦。


再举个例子,看到一个负能量的东西,我们可能也相应了,甚至我们也觉得很好,为什么?因为我们内在还有负能量。所以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变得明达。如果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不明达,就是悱的状态。虽然有所得,但是不明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我们要主动学习,主动提升,主动思考,但是并没有结果,我想不明白,这是愤。那悱呢?是我正在经历着什么事情,我是有所得的,但是还不够明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对方是在愤的状态,是在悱的状态,我们才去启发和引导,这个时候他更容易记得住,也更容易有深刻地体会。


这里再讲一个重点:当我们修行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要学会自悱自发。


我们生活中正在经历的当下的事情,自己要有所察觉,然后用我们从《论语》当中学到的知识,学到的智慧,自我引领,自我启发,这个时候我们每天才能更好地去进步。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什么叫做隅?比如说我们面前这是一张桌子,四方的角称为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我们讲了一个角,讲了一个方面,如果不能以其他方面再来返回。“则不复也”,我就不再说了。


这句话简单来讲就是:不能举一反三,我就不再说了。为什么会这样?任何事情都是有来有往,再往返。


我们举个例子,说和一个学生交流学问、交流文化,我们讲了一句,他没有回应,说明什么?不感兴趣。


不光是学习如此,生活当中事事皆如此。比如说和朋友在聊一件事情,我们讲了一件事情,讲了一个方面以后,对方没有回应,说明什么?他不感兴趣。这个时候还有必要再说下去吗?


两个人谈感情也是一样的,我们自顾自地在表达自己的感情,对方没有反应说明什么?对方并不喜欢,那还有说下去的必要吗?


所以这句话看上去好像怎么这么有个性呢?说一句话不返回来就不再说了。不是这样的,这个时候我们看清楚了很多事情。


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说我们和他人讲传统文化,和他人讲修身之道,他人完全是没有反应的,他不往回返,这个时候就知道了,这个话题就不要再说了,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别人倍加反感。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一样,当我们讲出去的时候,他没有返回来就知道了,这个时间段可能不合适,可能他的心情不好,可能这会他听不进去,可能他正在打游戏,或者是我的方法不对,所以我们要懂得及时去调整。


如果我们不懂得去调整,只自顾自地说,我们自己觉得说得很好,觉得我们讲的很有道理,觉得我是为他好,可是对方没有反应,就知道当下他是不感兴趣的,也就是说他是没有需求的。


当我们说出去一句话的时候,对方没有思考,没有领会,我们就不要再讲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我们说出去一句话的时候,对方即使没有领会、没有思考,他有可能在问,这个说明他是感兴趣的。


举个例子,我们和对方讲传统文化的好,即使他没有领会,他会有反应,说好在哪里?你可以跟我讲一讲吗?我通过什么渠道可以去学?我可以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他是有反应的,他是往回来的,说明我们可以继续了。


包括和朋友谈一件事情,我们讲了一件事情,他可能会问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他将来的结果会是怎么样?他的过程会是如何?只要他是感兴趣的,说明我们可以继续聊下去,可以继续去引导,直到他自己产生思考和领会为止,如果没有返回就不要再说了。


孔子首先告诉给我们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说了。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刻的道理:我们想让别人来启发我们,想让别人来指点我们,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怎么办呢?我们自己要主动去思考,我们要愤,我们要悱,我们要懂得举一反三,我们要懂得别人说话的时候给反应,这个时候别人才能更好地说下去。


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看到一个规律。比如说我们总认为老师偏向好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好学生他努力学习,努力思考,看看是不是愤和悱的样子?


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也能看到,老板好像总是偏爱那些问题多的员工,偏爱那些努力的员工,偏爱那些围在老板身边的员工。为什么?我们看看他们是不是愤和悱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深刻明白这背后的道理,才能得到别人更好的帮助,才能得到别人更好的指点。






本文稿,取自虚空济app线上课《论语》,主讲人:虚空先生。

整理 | 虚空编辑部

定稿 | 虚空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每日直播


白天:07:00-19:00

晚上:20:00-23:00

虚空先生/学生们直播

分享学习和修身之道



抖音

快手


扫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虚空先生

线上课程APP:虚空济

客服小济:15628903791(同微信)

咨询电话:13573193791(同微信)

预约小住:18615536701(同微信)


虚空济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