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01.06
2025
海关总署十五项措施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
长江航运数据中心正式启用
洋浦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
南昌九江赣江新区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
江苏印发港口岸电信息化建设指南
苏北运河去年货物运量达3.27亿吨
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超2.24亿吨
上海探索海船转籍“一件事”服务
2024年宁波水运运力规模突破1200万载重吨
星旅远洋邮轮“鼓浪屿”号在三亚首航
2024年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破136万人次
天津港集装箱作业效率再创世界纪录
辽宁港口集团2024年实现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双增长
“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开通
世界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轮在江苏启东交付
美国FMC就Premier联盟重新公开征求意见
海关总署十五项措施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
围绕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筑牢国门安全屏障、支持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海关总署5日公布出台15项措施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具体措施包括:支持确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地区按规定程序申请口岸开放或扩大开放,支持智慧口岸建设,丰富和完善口岸功能;探索创新江海联运、铁海联运等海关监管便利化措施,支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加大特色农食产品品牌培育力度,推动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酒类等优势特色产品扩大出口;支持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在西部地区落地;加大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培育力度,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长江航运数据中心正式启用
日前从长江水上交通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获悉:经3年多建设和1年试运行,长江航运数据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长江航运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长江航运数据中心汇聚了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系统及沿江航运管理单位的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建成船舶、船员、船公司、港口、船载货物、航道、水文、航运基础设施设备等核心要素资源库,涉及数据表1015张,存储数据19.67亿条,日均新增基础数据超过60万条、AIS(自动识别系统)动态数据3000余万条,是长江航运各类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共享的核心枢纽。
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刘亮说,数据已成为形成航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要素,长江航运数据中心将为智慧长江各类信息系统建设、长江航运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赋能航运经济发展。
洋浦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
2024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00万标箱,同比增长6.2%,水运周转量突破万亿吨公里,跻身全国主要港口20强。
2024年,儋州全力推进封关运作“一号工程”压力测试,洋浦港封关项目和配套工程顺利完成验收。洋浦保税港区首批扩区政策累计落地8项,新增业务53单、增长4.8倍,全国首个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在洋浦正式运行。“中国洋浦港”新增国际船舶6艘,新开通航线5条,进口原油“三定管理”措施落地实施,“一线”放开取得实质性突破。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洋浦港已经突破200万标箱,同比增长6.2%,水运周转量突破万亿吨公里,首次跻身全国主要港口20强,其中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吞吐量达180万标箱,同比增长10%,再获新突破。
新的一年,儋州洋浦将根据洋浦港“双向双枢纽港”的战略定位(“双向”即东西航向和南北航向,“双枢纽”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港、面向RCEP和印度洋的物流枢纽),围绕其总体规划,从加快建设港航基础设施、加密内外贸航线、推动航运要素加速集聚等方面全面推进港口软硬件建设,加快打造海南自贸港链接全球的重要门户,争取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50万标箱以上。
南昌九江赣江新区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
近日,《南昌市、九江市、赣江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签署,地域相邻、水系相通、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南昌、九江、赣江新区三地,将因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的构建,联系得更加紧密。
根据协议,南昌市、九江市、赣江新区将一体化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铁路、公路、水路、城市道路等连接互通,进一步畅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运输通道,持续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逐步降低区域综合物流成本。协议提出,在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普通公路、水运等六个方面,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铁路方面,将携手推进昌九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常岳九铁路前期工作;水运方面,共同推动深水航道建设,完善鄱阳湖区高等级航道网络,促进三地物流互联互通。
根据协议,三地将加快实施南昌-九江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昌九一体、双驱并进、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打造区域性重要农产品农资生产集散关键节点、重要能源产品加工消费中心、国家重要矿产品原材料流通核心枢纽。协议还提到,将结合三地山水优势,开发昌九往返水上旅游路线,谋划推动赣江深度游,开通南昌至都昌老爷庙、湖口石钟山、鄱阳湖、庐山等景区景点航线。
江苏印发港口岸电信息化建设指南
日前,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制的《江苏省港口岸电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正式印发。《指南》具体内容共分八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总体要求、码头岸电设施智能化、岸电设施运营系统、岸电设施监管系统、网络安全体系八部分。《指南》发布的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将积极争取“两新”资金补助,全面推动我省港口岸电设施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我省港口信息化建设水平,助力“水运江苏”高质量发展。
苏北运河去年货物运量达3.27亿吨
从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获悉:2024年,苏北运河10个梯级船闸累计开放闸次30.4万次,货物运量3.27亿吨,连续11年突破3亿吨大关。2024年,苏北运河船闸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全线航闸持续满负荷运行,其中煤炭运量1.05亿吨,同比增长1.6%,为多家大型企业应急保障电煤运输;集装箱运量达到73.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
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超2.24亿吨
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2024年,西江航运干线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超2.24亿吨,同比增长22.1%。2024年11月20日,长洲船闸年过货量突破2亿吨,是年过货量首个突破2亿吨的国内天然河流船闸。
从2018年年过货量超1亿吨到2024年超2.24亿吨,长洲船闸仅用6年时间。特别是《长洲船闸过闸船舶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施行1年多来,过闸效率明显提升,过货量呈明显增长态势,船舶过闸时间普遍缩短约20分钟。交通部门测算,预计长洲船闸全年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16.87亿元,为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
上海探索海船转籍“一件事”服务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上海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与上海海事局携手并进,积极探索海船转籍“一件事”服务创新机制,成功破解了船舶办证耗时长、多路跑、成本高的难题。
此次海船转籍“一件事”服务是在内河船舶“开航一件事”基础上的能效再升级。港航中心与上海海事局加强联动,深化船检、海事间合作,依托海事协同平台,实现了申请船舶信息的互通共享。同时,两部门主动服务,优化办理期限,减少船东线下跑动次数。港航中心验船师加班加点,高效完成了船检证书核发,满足了船东多证联办、一次办成的办理需求。
在港航中心和上海海事局的共同努力下,“蓄辉航海”轮成功领取了本市第一条通过海船转籍“一件事”服务核发的船检证书。这一成果标志着海船转籍服务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24年宁波水运运力规模突破1200万载重吨
从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获悉,截至2024年12月底,该市营运船舶运力已达1227.1万载重吨,沿海船舶运力规模约占全省沿海总运力40%,居浙江省首位。
2024年以来,宁波市交通港航部门通力合作做大航运规模,尤其是在新政策出台之后,该市运力投放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共引进航运企业27家,净增船舶运力95.6万载重吨。宁波水路运输生产形势也是节节攀高,1至11月,宁波市水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2.4%,超过省平均5.5个百分点。
星旅远洋邮轮“鼓浪屿”号在三亚首航
1月3日,从中国香港出发的星旅远洋邮轮“鼓浪屿”号搭载着456名旅客首航成功,停靠在海南三亚凤凰岛邮轮码头。该邮轮航线连接香港、三亚与越南,首次尝试采取了香港、三亚两地上客的“双母港”运营模式。
截至2024年12月,凤凰岛邮轮港累计接待邮轮超1600艘次、接待游客203万人次。2023年9月份国际航线恢复以来共运营航线7条,其中国际航线6条、国内航线1条;2024年度境外始发的国际邮轮访问港旅客吞吐量达5.46万人次,首次居全国第一,访问港及母港旅客总吞吐量达5.92万人次,居全国第五,是三亚近十年国际邮轮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2026年末,三亚还将建成1个10万吨级邮轮泊位,建成后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预计达42万人次。
2024年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破136万人次
从福建海事局获悉,2024年全年,厦门至金门、泉州至金门、福州马尾至马祖、福州黄岐至马祖等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共发航8986班次,发送旅客136.73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71.16%和78.82%。
其中,厦金航线发送旅客125.34万人次,同比增长74.93%;泉金航线发送旅客4.85万人次,同比增长347%;两马航线发送旅客2.69万人次,同比增长35%;黄马航线发送旅客3.85万人次,同比增长122%。
2025年元旦前后,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日均旅客量超5000人次,预计春运期间共将发送旅客达20万人次左右。目前,福建海事局已提前完成“小三通”客运航线春运安全检查,将全力以赴保障两岸同胞水上出行安全。
天津港集装箱作业效率再创世界纪录
日前,随着2M北欧Ⅱ线“莫斯科马士基”轮最后一根缆绳解离,天津港太平洋国际公司以每小时506自然箱的在泊船时效率,刷新该航线的全球最高纪录,同时创造了天津港集装箱船舶作业在泊船时效率新纪录。
辽宁港口集团2024年实现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双增长
2024年,辽宁港口集团实现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双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82亿吨,同比增长1.9%;完成集装箱量1162万TEU(标箱),同比增长6%。
新增航线方面,2024年,辽宁港口集团全年新开4条外贸、5条内贸集装箱航线。其中,“大连—南美”“大连—印度”“大连—墨西哥”3条外贸干线有效填补了直航服务的空白。内贸集装箱航线方面,开通“大连—武汉”江海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进一步畅通东北地区与长江经济带的水上物流通道。开辟“营口—重庆”“营口—南通”“丹东—蛇口”散粮航线,助力“北粮南运”通道畅通;开通“绥中—上海”钢材航线,积极构建辽西钢材出海新通道。
2024年以来,新开一汽红旗中东航线,一汽“大连—波斯湾”班轮航线首航,助力国产商品车扬帆出海。其中,一汽“大连—波斯湾”班轮航线的成功首航,填补了大连汽车码头中东区域班轮航线的空白。
陆向方面,2024年全年新开行5条海铁联运班列线路,升级3条精品班列线路,常态化班列总计开行115条,发运量保持稳定增长,在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中占比超10%,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开通
“长江班列+”又添新通道。1月3日,一船经长江班列从四川运抵湖北的医药物品,在武汉阳逻港下水,将直达日本大阪。这标志着“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正式开通。
此次四川和湖北携手,创新打造“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将两条重要的物流通道紧密相连,开启“铁江海”联运“一箱制”新模式。未来,随着该通道的稳定运行,“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将实现每周一班,10天即可抵达日韩,较原有非联运模式,可节约时间15至20天,节约成本20%至25%。
世界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轮在江苏启东交付
1月5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二航局建造的世界桩架最高、吊桩能力最大、施打桩长最长、抗风浪能力最强的150米打桩船“二航长青”轮在振华启东海工交付。
“二航长青”轮于2024年1月18日开工建造,5月22日进行坞内搭载,11月14日顺利吉水,该轮总长130.5米,型宽40.8米,型深8.4米,桩架高度150米,可打最大桩重700吨、直径7米的桩基。“二航长青”轮交付后,将应用于大型桩基、群桩式基础、风电导管架桩、风电单桩等施工,在大型港口、跨海大桥、海上风电等工程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我国深远海水工工程建设及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再添核心装备。
美国FMC就Premier联盟重新公开征求意见
当地时间1月3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官网公告称,就三家亚洲班轮公司海洋网联船务(ONE)、阳明海运和韩新海运(HMM)新提交的“Premier Alliance”协议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5年1月21日。
此前,美国FMC曾要求“Premier Alliance”提交补充信息,并称在FMC收到完全合规答复之前,不会开始重新审查该协议。在FMC确定收集完整信息后,将在45天内正式批准该协议。
(中华航运网 收集、整理)